《极限挑战》第九季:历9弥新的国民议题,一往无前的全新破题

传媒1号 2023-04-25 23:00:41

「极限」的意义,往往不是尽头,是而起点。

就像上野千鹤子的那本《始于极限》,意在个体需要立于极限的处境中,去审视自己的过去。

某种意义上,综艺的长青,其实也需要始于极限:它始终需要在对极限的突破中,去拓展新的表达空间与价值空间。

而在这样的「极限哲学理念」中,自然而然地长出了第9季「极限精神呼号」——

「历9弥新、一往无前」。

那么,从极限哲学、到极限精神、到极限挑战,落在行动之处,在每一期的践行中,每一次挑战中,每一场人与人的碰撞中,究竟是如何「历9弥新」,又是如何「一往无前」呢?

上篇:

历9弥新的国民议题

八年九季,总计体量已经达到百期节目的它,早已把社会万象、人间千面,掰开、揉碎了,做过一遭。

然而,《极限挑战》却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新要求——

「历9弥新」。

越是做得长久,越要保持新鲜。其实,世人所关心的话题,来来去去、往往复复,不外如此,古今同理。只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新颖的视角,来探讨这些亘古的议题。

《极限挑战》这个「历9弥新」的新视角,就是打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通道:新一季《极限挑战》总是能够透过无数真实的「个体困扰」,去切入到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里所说的「公共议题」的探讨。

比如第一期的主题是「焦虑」。

它便在微博发起#生活中让人emo的瞬间#话题大赛,有的人的焦虑,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感分不清,比如单位要求周末团建还要自费参加;有的人的崩溃,就是压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通宵工作一整夜结果忘了点击保存。

《极限挑战》就把这些征集而来无数个体表达,变成一种集体叙事,巧妙地将焦虑转化为各式各样的烦恼,比如「为什么会失眠」「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头秃」「当你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愈」等等,它们都是大多数人在学习、职场、情感生活中会遭遇到的「烦恼因子」,从而让焦虑这个普遍的大众心理变成可感知的存在状态。

比如第二期的主题是「恋爱」。

它便邀请了20+、30+、40+的三位带有不同年龄段「个体困扰」女性,成为当今婚恋「公共问题」的具象表达:

20岁单身女性的困扰多在于迷茫,自信与自卑、好奇与迷茫,都在她们身上一体两面地显现,没有完全成熟的她们,容易格局不够、总是抓小放大;

30岁单身女性的困扰多在于过度理性,不是理性不好,而是当理性压倒性地盖过感性,那么,就无法从感性中萌生出感情,从感性中觉察到感受;

40岁单身女性的困扰多在于疲惫,来到这个年龄的女性们,也会陷入「中年女性危机」,他们三头六臂地照顾好父母、打点好工作,却剩下了一身疲惫的自己、一声叹息的无奈。

因此,这样一个以具体的人、鲜活的人来探讨的大众的议题、国民的焦点,犹如创建了一个真实的人类学式的田野,从而让内容剔除了悬浮感,多了共情感——

这是鲜活的个体生命力,赋予群体议题的生命力。

有批评家曾指出:当今知识分子的问题在于,他们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了,他们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普通人的焦虑是怎样的,所以给出的建议、探讨的内容,往往大而失当,这便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而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其实综艺之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就是它部分地承担了这样一些社会功能:它创造了一种社会议题的「附近感」,它要求综艺所讨论与传递的话题具有足够的穿透力,从而能够始终突破圈层壁垒,传递到国民这个广袤的群体维度。

而这,就是从八年前第一季延续到八年后第九季,《极限挑战》一以贯之的「国民路线」,只有跟国民们贴得够近、走得够亲,国民话题才能历久弥新,每一年、每一季,都能借由个体国民的参与,讲出集体国民的精神。

下篇:

「一往无前」的全新破题

一往无前,指向的则是一种锐利的、进取的、果决的破题态度。

所谓「一往无前」,有着「两重破题」。

第一重,是要以「一往无前」的创新力,破内容的题、破表达的题。

「我们将从高热度话题、强剧情设定、新娱乐玩法三方面进行设置,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会进一步增加内容上的颗粒度」,本季《极限挑战》主创表示。

「高热度话题」已在上篇予以阐释,而「强剧情设定」与「新娱乐玩法」也在第一期、第二期中,逐一揭晓面纱:

第一期节目是以「强剧情设定」来破题「高热度话题」。

它将抽象概念的「焦虑」具象化、拟人化演绎为「烦恼怪」,它盘踞在城市上空,捕猎「烦恼因子」,使更多人陷入烦恼。人们之所以会睡不着,就是因为「烦恼怪」在作祟,于是演绎出了「睡眠挑战」的游戏;人们之所以会头秃,是因为「烦恼怪」潜入生活、工作、情感,于是演绎出了「烦恼故事接龙」的游戏。而整期节目的主线,就是要消灭100个「烦恼因子」,击碎「烦恼怪」的本体。

这样一种「强剧情设定」,不但把宏大的话题具象化,还把烦躁的话题热血化。

第二期节目是以「新娱乐玩法」来破题「高热度话题」。

它将恋爱话题变成一个恋爱游戏——虚拟社交游戏《爱情画手》。相比于以往艺人作为玩家、素人作为NPC不同,这次节目却反其道而行之,艺人作为NPC、素人作为玩家,以此体验《秘密花园》《蒙眼相识》《心有灵犀》《心动体验》四个章节,最终为素人玩家形成一个理想恋人画像与游戏体验报告。

这种「新娱乐玩法」,既是新颖的,以女性群体中颇有用户基础的游戏品类作为蓝本,依次让七位艺人创建七个角色:不一样的霸总、犬系治愈弟弟、工装酷盖、痞帅潮男、IQ200高智商、阳光开朗大男孩、居家好男人,同时让东方卫视超写实虚拟主持人东方嫒参与本期节目录制,更是把这种未来风、新玩法,发挥到了极致;

又是深刻的,它没有为了「形式的新」而丢失了「内涵的深」,甚至上溯到了古希腊哲学中,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麦穗理论」为支撑,设计了《秘密花园》秘密花园章节;以精神分析学的「镜像理论测试」,成为贯穿《秘密花园》与《蒙眼相识》章节的底层逻辑;以心理学的「吊桥效应」,设计了《心动体验》章节。

所以,用「新娱乐玩法」不但回应了「高热度话题」,也回应了「深层次探讨」。

第二重,是要以「一往无前」的责任感,破现实的题、破社会的题。

只要看过前两期的节目,就会发现,《极限挑战》第九季非常注重节目的「现实落点」:

第一期节目,它的创意胎心始于网友们的真实焦虑,它的节目主体把「焦虑感」虚拟化为「烦恼怪」,但在最终落点,又从虚拟回到现实,有游戏回归人间,让「极挑团」走上街头,学者一则国外博主拍摄的视频,给街头偶遇的人们,点赞、加油、给予善意,用快乐消灭焦虑。

这也像是一个社会学实验,你会发现,相比于欧美人开放的性格,相对腼腆的中国人,刚刚开始这项行动之时,艺人也很不好意思,路人也很不好意思,镜头真实纪录了中国人这种不善于在陌生街头互相释放善意的初始状态。

但是,请注意,当时间适当拉长,当艺人们更打开自己地释放善意,路人们也更敞开地接受善意,善意便在人与人间自然地流动起来。

但是,还请注意,这个时间还要继续拉长,它不能只限于「综艺时间」,而要融入「现实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紧张就会制造焦虑,如果友善则会制造爱意。

这就是《极限挑战》第九季要通过这个现实落点,完成「综艺」与「现实」的接驳。

第二期节目,它的起点,是三位20+、30+、40+女性,通过一场虚拟游戏,描绘未来爱情的理想先生;但是,它的落点,却是从一个现实之中理想男性的视角,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诉说了他对自己相濡以沫一生、如今年逾古稀的妻子的爱恋。

这是一组非常有心的对仗——

虚拟游戏里,是女性对男性的向往;

现实世界里,是男性对女性的回应。

现实世界仿佛是对虚拟世界的一种回应,也在祝福20+、30+、40+的女性们,你们在登出这个虚拟游戏之后的现实世界里,终将会遇到那个真实的、细腻的,爱着你们一辈子那个理想的他。

所以,为什么这一期节目叫做《他的样子》,就是因为在虚拟游戏阶段,这些迷茫中的女性看不清楚那个未出现的人,「他的样子」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有了「爱情画手」的设定,有了「理想画像」的设定——这一阶段的落点,是在要让「他的样子」从模糊变得清晰;

但是,当从虚拟来到现实,当人们度过真实的一生,也许因为年纪大了、功能退化了,「他的样子」可能又会渐渐模糊,但是,不要害怕,不要难过,脑子忘了,心也不会忘了——这一阶段的落点,是要让我们抽离出对「他的样子」的执念,从一个物象到心象。

1号结语

「历9弥新,一往无前」,这两句话合起来,表达了一层意思:

经过9季时光,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因为无所畏惧地一直向前,反而变得更新、更好。

观摩前两期的《极限挑战》,它的确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了这一季节目,准确而非空泛的注脚。

所以,其实准确理解一档节目,我们甚至要把这一季的理念一起带上。

完整形态的它,是《<极限挑战>第九季:历9弥新,一往无前》。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