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岳飞后代写信给中央,希望得到照顾,毛主席知道后这样回应

扶苏过去录 2025-03-19 08:41:21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个酷爱读诗书的人,同时他也很喜欢读历史故事,而在一众经典人物中,岳飞是毛主席十分敬仰的人。

在面对侵略者时,岳飞将军的英勇无畏,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坚定了他要励志报国的信念,多年后,毛主席即使忙于国事,仍不忘托人在岳王坟前敬献花圈。

而这个给毛主席发来求助信的人,名叫岳昌烈,他就是岳飞将军的第27代后人。

岳昌烈刚出生之时,家境还算殷实,由于是书香世家,因此他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他还不负众望在12岁那年考中了秀才。

然而时运不济的是,在他考中秀才不久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随后清政府被推翻,而他的“秀才”名头,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一时间,岳昌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于是决定继续求学,之后他就辗转来到了杭州深造,并在绍兴等地的学堂私塾中任教。

但是,刻板迂腐的他,很难与周围的人相处,久而久之,也很少有富贵人家愿意请他当老师,为了能生活下去,他又尝试在新式学堂当教师。

可长久以来的老旧教学模式,让他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不久后他就被校长解聘了。

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日本侵略者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包装自己,侵略者打算在我们的土地上开设学校,用本国的文化来进行渗透。

之后,精通中英日三国语言的岳昌烈,便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于是,就有人上门来请岳昌烈去日本人开设的学校教书。

面对着日本人的高薪厚禄,即使囊中羞涩,岳昌烈也坚决不肯去。

因为饱读多年诗书,而且还是岳飞后代的他,不愿意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不愿意成为一名卖国求荣的汉奸,更不愿意帮助些侵略者,来祸害我们自己的老百姓。

但由于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岳昌烈的日子变得越发难过。

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老家,可当岳昌烈回到家里时,才发现家中早已败落,甚至已经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只能勉强度日,渐渐的,岳昌烈的身体变得越发消瘦,病痛不断。

好不容易挨到了侵略者被打跑,新中国建立了,但岳昌烈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好转起来,甚至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悲惨境地。

无奈之下,岳昌烈想到了毛主席,因为毛主席十分敬佩岳飞,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岳昌烈最终决定要给毛主席写一封求助信,希望主席能帮助他们一家人,度过这样的难熬日子。

但当信发出很长时间后,都没有得到回应,之后,岳昌烈又写了第二封信。

好在这第二封信,终于到达了毛主席的手中,不过,在看到信中的文字之后,毛主席才了解了原本有着极高才华,却潦倒度日的岳昌烈,过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于是,他不禁开始连连叹息。

但毛主席是一个十分公正的人,即使是亲近的人求他帮助,他也从来只是拒绝,因为他认为权利是平等的,不应该为某个人谋取私利。

但是在看到岳昌烈信中的内容之后,他还是决定要给予帮助,于是就在回信中写下了5个字“可适当照顾”,并让人交给了岳昌烈所在地的政府工作人员。

后来,当地政府就给岳昌烈一家送去了一笔钱,但岳昌烈却觉得无功不受禄,他必须要用同等的工作来偿还,毛主席得知此事之后倍感欣慰,连连称赞他不愧是岳飞将军的后代。

之后,岳昌烈就被安排到了文史研究馆担任研究员,在那里,他的多年学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并为当地的文史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在毛主席喜欢的众多诗歌里,有一首让他终身难忘的佳作,那就是岳飞的《满江红》,当年毛主席被剥夺了指挥权,他曾朗诵岳飞的满江红自勉。

后来在巡查河南时,他还特地前往了岳庙和岳飞故里参观,1975年,在毛主席接受白内障手术时,还让秘书取来了有关于岳飞满江红的弹词,在这激昂的朗诵声中,完成了手术。

满江红

不得不说,岳飞将军的事迹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即使相隔千年仍让人充满力量,而不管在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有这种英勇精神,相信即使再过千年,也仍然会有人记得岳飞将军!

1 阅读:22
扶苏过去录

扶苏过去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