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城里老人回农村养老?4个难题很现实,说到心坎上了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5-01-18 10:06:46

近些年来,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老年人越来越多了?在传统文化里是好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生活很直接的问题就是”养老“。有养老配套设施、养老地点选择、养老生活调剂等各个方面。

实际上,现阶段我国“老龄社会”结构已初具规模,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披露,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相当于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老年人。而《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8.6岁,老年人越来越多,是社会发展趋势。

老人里面,既有农民,也有居民,有一个群体比较特殊:先是在农村生活了一些年头,而后因各种机会到城里发展,同时具有农村和城里的生活经历和阅历,这部分人的比例还不小,至少有4类人:

1、考学走出农村、走出大山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体现。

2、特殊年代顶替父母亲戚城市工作岗位的,人生轨迹也有所改变。

3、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留在城市生活的,户籍在农村,实为城里人。

4、因子女在城市落户,父母随迁到城市的,这部分人数量也较多。

这4类人年纪大了以后,严格来说都是“城里老人”,但在农村仍有一定根基,一些人还有田地、老宅,若是问他们想不想乡下老家,答案是肯定的,但进一步问到有没有回乡下养老的意愿,很多人都犹豫了,甚至明确回答“不”。

为什么在城市里生活一些年头以后,老人不愿意回乡下养老?

首先要承认一点,大部分地区城乡差距还是不小的,这里说的“乡下”,不是城乡结合部,更不是“城中村”,而是出了城,至少还有30到50公里路程,有的超过数百公里。

其次是乡下养老真的不好吗?并不是,从自然环境、生活成本、生活节奏、亲情联系、心情安宁等方面看,乡下养老具有不错的优势,养生、减压、轻松、绿色等是主旋律。

再次是农村老人寿命比城里人差一些吗?不一定,实际上很多八十、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甚至百岁老人,是生活在农村的。

让老人不愿回乡下养老的原因,或有4个。

1、医疗设施与老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这是最大的担忧。

养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养生”、“养病”,让衰退的器官组织,在相对平缓的环境,降低老去的速度,各种闷、疼、酸、麻、喘等捣乱的频率少一些,日子少一些折磨。

老了以后,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有问题,各种慢病风险不请自来,需要到医院问诊开药,如果在城里,这个问题较好解决,到了乡下,虽然有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但医护基础设施、医疗条件、药物保障、经验水平等都比不上城里。

养老最怕一些突发情况、临时恶化病症,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代价都比较沉重,在乡下路途远,救治难度大,比城里有差距。

2、卫生条件与老人养老标准有较大差距,这是最大的不足。

乡下有鸡叫、狗吵、娃娃闹等生活气息,同样有粪尿、蚊虫、蚁鼠等干扰,回乡下养老不同于休养,养老是长期住,至少好几个月,休养是体验生活十天半个月。

如果是夏天,光是蚊虫的袭扰就让人烦不胜烦,不留心就被咬好几个大包;南方冬天经常遇到湿冷天气,山区气温比城里还要低,那种寒入骨髓的滋味,老人可能扛不住。

如果是长期在农村生活的人,卫生条件不算啥事,身体早就适应了,而城里老人再回农村,很可能要调整很长时间,对健康也是一个大考验。

3、生活便利性与老人养老细致性有较大差距,这是最大的麻烦。

绝大部分农村已经通水、通电、通网、通路,生活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便利性比起来,还是差得比较多。久居城里的老人回到乡下,可能真的不适应,尤其是自理能力不好的老人,回乡下真的很不方便。

比如,买东西不方便,没有超市和夜市,一般只能等集市,越是小乡村越明显;日用品坏了也不好修,没有叫维修师傅上门的说法;有的老人长期有便秘、漏尿等隐疾,物资用完了还不好买,去镇上不算近,比较头疼。

老人越是年纪大,养老的细致性要求越高,但乡下的生活便利性确实仍差得比较远。

4、环境安静与老人养老趣味性有较大差距,这是最大的困扰。

老人养老讲究“安静”,但严格来说是“动静结合”,该动要动起来,不能久坐,该静要静下心,不可操劳。主要突出一个“趣味”,在城里,养老的趣味性要好于乡下。

农村这些年人烟普遍减少,留守的中老年人居多,白天见不到几个人,晚上早早休息了,除了鸡鸭狗的叫声,整个环境很安静,如果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回到乡下真的不习惯,甚至会失眠。

城里老人回乡下,一旦习惯安静,意味着省会趣味性大大减少,而且孤独感很快就来了,对身心调养不利。

这4个原因是养老的“拦路虎”,另外还有一些人情世故、不良攀比、家里长短等事务要应对,一个不慎可能会留下话柄,对农村生活造成不少纷扰。

所以,城里老人回农村养老,除非是真的图清净,能适应农村生活,身体完全能自理,没有什么身体疾患,而且心情又放得开,回农村能聊得开,这样有可能过得比较舒心,否则还是要慎重考虑和决定。

0 阅读:2
李大哥知识分享

李大哥知识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