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为何要放走曹操

阿莫莫解说 2023-05-31 11:29:32

依照《三国志》上的说法,赤壁之战曹操的确是经过了华容道,不过却没有在华容道上遇到过关羽。从这一点来看,关羽放走曹操之事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故事。虽然《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撰写的一本书,但是却将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在三国之中,有太多的故事情节,都是相关联的,关羽放走了曹操,又是什么原因?究其理由,一方面是关羽性格所致,另一方面则是整个三国形势所迫的,迫使关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连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创造者,对于这一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关羽必须放走曹操的原因

1、论关羽的性格特征

赤壁之战,曹操带着三百多人逃走,到了华容道之后,曹操叹了口气,说自己不该命丧于此,还看不起诸葛亮和周瑜,说他们的智慧都是浮云,所以才认为华容道上没有设伏。

不料关羽却忽然率军杀到于此,本来曹军就已经是军心涣散,硬碰硬根本不可能战胜关羽,于是曹操在程昱的授意下,直接去找关羽求饶。程昱认为关羽向来是个恩将仇报的人,所以只要曹操开口,关羽肯定会给曹操一条活的。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

曹操觉得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主意,索性就按照程昱的建议去做,于是他策马上前,与关羽寒暄了几句,然后单刀直入地说道:过五关斩六将,你可还记得?关羽一听此事,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许多往事,自己曾是被迫着加入曹操的,曹操不但给自己汉寿亭侯的封号,还将所有人都喜欢的赤兔马赠与了自己,可以说是恩重如山,最后自己带着大帅之印离开了曹操,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还是回到了刘备身边。

他对刘备有义,可是对曹操却有恩情,如今曹操在大庭广众之下提起这件事情,他自然是记在了心中。关羽若是那种白眼狼,绝对不会因为曹操的话语而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但他却正是程昱口中所谓的恩仇分明的人,原著中关羽做了很多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这件事情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算是还了曹操当年的人情。

2、当时的情况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的局面就显现了出来,曹操依旧是三国时期的霸主,赤壁之战虽然让曹操元气大伤,但是并未受到严重的损伤。其次就是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欲占江南,却被其所破,更是救下了江东父老与水深火热之中,声威大震,整个江东局势都变得好起来。

最弱小的就是刘备了,他说自己积累了一些人脉,有了一些人脉,有了一些人才,勉强能在荆州立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情况就是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这样自己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时间,否则曹操和孙权肯定不会让自己上位。

若是关羽不肯放过曹操,那该怎么办?曹操一方或许会有一段混乱时期,不过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毕竟其子曹丕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况且那时曹军的骨干大部分都是曹氏、夏侯氏的将军,孙权一方肯定不会满足于现在的局面,只有向北发展或向西发展,两种选择。这样便不怕曹操在里面从中作梗,最起码还能够与曹操平分秋色。

如果孙权真的选择了向西发展,那么刘备绝对不会有什么安宁可言,别说发展了,就算是保住自己的地盘都不错了。而且,刘备也会因为这件事,与曹操有很大的恩怨,到时候可就真的成了过街老鼠了。所以,关羽想要让刘备有足够的发展机会,必须要将曹操放走。

二、让关羽去救曹操的,是罗贯中

1、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作为一个处于元代末年和明朝初期的角色,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不仅参照了官方的历史记载,还融入了一些民俗故事,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他自己的主观想法。

最后到了南宋,朱熹等一批学者表示,在蜀汉王朝建立起来之前,蜀汉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曹魏王朝则是撺夺大汉江山的一方乱党,这样的观点,与儒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因而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也因此,人们对蜀汉王朝的评价也越来越高,甚至于将一些与蜀国有关的事情,都搬到了他们的头上。

特别是到了南宋末期,文天祥等少数几个大臣,几乎都是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一个豪杰挺身而出,而这个时候,普通民众之中,既然没有,那就只能从历史上找一个能够让他们满意的人,同时也能够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于是,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北方的诸葛亮,自然而然蜀汉就成了普通民众的一种心理安慰。

到了元代末期,民众又一直在动荡不安中生存,人们迫切地希望出现一位诸葛亮那样的英雄,能够打倒鞑靼人,光复中华。罗贯中是土生土长的人,怎么可能不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呢?作为一个从小就爱看故事的人,他也很想成为像诸葛亮一样的人物。所以,诸葛亮虽然算准了曹操会选择华容道,也算准了关羽可能会放过曹操,却还是要关羽留在华容道,以此来展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显现了关羽对刘备的忠诚

关羽在历史上的形象中代表了一个“忠”字,与刘备分开之后,投奔曹操,受到曹操的器重,却依旧是"亡归先主"想法。这样的忠心,才是每一位君主都要推崇的,再加上三国中的人物和事件,也是众说纷纭,到了宋代,每一位皇帝都会将关羽奉为神明,用来树立一个忠心的榜样。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元代的皇帝已经把关羽的称号变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有了"灵佑"这个称号,关羽就像是真正的神明一样,很多人都在为关羽盖庙供奉。罗贯中自幼便耳濡目染,怎能不在心中对关羽更加认同,更加崇拜关羽?

所有人都将关羽奉为神灵,那么罗贯中更绝不会例外。要知道,关羽和罗贯中都是山西人,,难道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能不特殊强调关羽是忠勇之人么?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关羽就是曹操的救世主。

结尾部分

总而言之,在《三国演义》本身的情节之中,都可以看出关羽必须释放曹操过华容道。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若是不放过曹操,又怎么能被称为"忠勇"呢?

再者,罗贯中以他生活的的环境来看,三国在每个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蜀汉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认可,关羽已经被传成了神话,怎么可能不强调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关羽的忠诚呢?当他说到曹操落荒而逃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将关羽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名字放在了一起,于是,关羽就放过了曹操。

1 阅读:72

阿莫莫解说

简介:历史科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