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那群星璀璨的文坛里,杜牧绝对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要是论会玩,他妥妥能进前三。这哥们儿的一生,那叫一个精彩纷呈,白天在官场里混得风生水起,晚上就跑到青楼里潇洒快活,顺手还写下一堆流传千古的好文章,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斜杠青年”,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你知道吗?杜牧这“杜十三”(他在家里排行十三),开局可一点都不顺。他本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祖父是宰相,家里藏书万卷,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前途一片光明。
可老天爷偏偏跟他开了个大玩笑,15岁那年,祖父和父亲接连去世,一夜之间,他就从豪门公子哥变成了破庙里啃野菜的穷小子。换一般人,这从天堂到地狱的打击,估计就直接躺平了,可杜牧偏不!
他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主儿,十年寒窗苦读,那叫一个刻苦。野菜就野菜,照吃不误,反正不影响他读书。最后,凭一篇《阿房宫赋》,直接惊艳了所有考官,考了个进士第五名。这操作,简直比现代的“逆袭”故事还精彩,堪称古代版“逆袭”教科书。
按理说,有了这成绩,杜牧应该开启一路升官发财、位极人臣的模式了吧?可他偏不走寻常路。他看透了官场那些尔虞我诈的套路,觉得没意思,决定玩点不一样的。

于是,他就跑到扬州待了好几年,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上午打卡上班,那基本就是去衙门里“摸鱼”,下午处理公务,继续“摸鱼”,到了晚上,那才是他真正的工作,直奔青楼觅诗去。
你别说,这杜牧在青楼里过得那叫一个潇洒,还写下了好多千古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意境,美得让人陶醉;“借问春风何处好,绿杨深巷马头斜”,这格调,简直绝了!
有人背后说他放浪形骸,可人家那是真有实力的放浪。三十年的青楼生活,不但没把他给“掏空”,反而让他的诗作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这境界,简直就是“及时行乐”的最高追求。
不过,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生活方式,也让杜牧在仕途上吃了不少苦头。可他压根不在乎,你们在官场玩你们的套路,我自岿然不动,该咋玩还咋玩。这种“我就是玩,还玩得特别有水平”的态度,说实话,还挺让人佩服的。

最厉害的是,杜牧愣是把“风流”和“才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能跟“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咖扯上关系,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哥们儿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放浪形骸,也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50岁那年,杜牧潇洒地离开了人间,留下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后人对他的评价那叫一个多,有人说他误入歧途,有人说他放浪不羁,还有人说他是文人典范。
可仔细想想,一个能在青楼写出千古名篇的人,一个能在纸醉金迷中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一个敢于做自己、不随波逐流的人,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比那些循规蹈矩、为名利折腰的人更有看头?
所以说,评价一个人,千万别太死板。杜牧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的精彩,从来不在乎你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而在乎你走出了怎样的风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放飞自我,但请保持优雅”,这门课,杜牧可以说是满分毕业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假如你是杜牧,你会向他这样潇洒生活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