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军:毛主席和朱老总的一次争论

赵连军探史 2025-02-16 03:08:25

1931年10月毛泽东与苏区中央局委员在瑞金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毛主席和朱老总的一次争论

“朱不离毛,毛不离朱,朱离了毛,过不了冬。”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据说当时毛主席对与朱老总的见面非常重视,连夜为自己赶做了一套新军装。部队会师后,“朱毛”两个字成为红军的象征。在新中国的史册上,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毛泽东和朱德两位领袖的画像并列悬挂在高大的建筑物上,悬挂在庄严的大会主席台上;到处有人民高举两位领袖的画像在欢庆胜利,欢呼解放;在历史纪录片里,我们看到毛泽东和朱德并肩走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在缔造人民共和国的血与火的岁月里,“朱毛”成为中国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英勇战斗的胜利的旗帜。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对亲密战友,在井冈山会师不到一年时就产生过一次争论。曾跟随毛主席东参加过井冈山三次反“会剿”等战斗、解放后任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江华就回忆了他们之间的这次争论: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至今永远不忘。我们离开东固,经过永丰藤田,即往东打,沿山区走了三天,到了广昌、石城交界的白沙镇。这天晚上,毛泽东同志听说,有一猪贩子从石城赶着十几头猪到广昌,被三十一团军需处长杨立三同志截留下来,给部队宰杀吃子,他立即派人把三十一团军需处长杨立三同志找来,问明了情况,严厉批评说:“这哪里是革命军队,简直是绿林,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还能战胜敌人?”并且让连夜出布告,四处张贴,公开承认错误,赔偿猪款。这次毛泽东同志真是气愤极了,还接连说要撤杨三立同志的职。我们在一边都不敢说话,朱德同志忙讲情说:“猪已经吃了,就算了。”毛泽东同志一听这个话,很严肃地说:“哪有这样的事,吃了还能就算了?这么大方!”

江华同志所记毛主席和朱老总之间的这次争论,根据资料记载应该是在1929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之间。在此之前,为打破国民党反动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红军决定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出击赣南,采取“围魏救赵”方略以解井冈山之围。红四军于1月中旬向南挺进后,一直处于敌人围追堵截之中,直到2月10日大年初一大柏地战役方解红四军之困,成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红军士气为之大振。当时战争环境之艰难残酷,非我们今天所能想象。南下后为摆脱强敌追踪,红四军指战员冒着风雪严寒以每日平均90里以上的速度急行军,因遭遇敌人偷袭,毛主席、朱老总、陈毅等都陷入过敌人重围。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四军全体指战员“经过三十日左右之长途急行军已属难支,但皆能一致团结奋勇直前无怨言,从未发生叛变逃跑等事”。就是在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红军部队中,毛主席却在行军途中为了区区几头猪而大动肝火,不给朱老总一点面子,还要撤军需处长杨立三的职,这说明了什么?

还是江华在回忆中说:“从我在前委工作的实际接触中,毛泽东同志一贯注意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民群众利益,强调严格遵守纪律,他亲自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建军原则,并且始终把军纪问题作为红军的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来抓。对破坏军纪的问题,他一贯主张从严处理。对上述一类的具体事件,他从不轻易放过,总是及时抓住,用来教育干部,教育部队。”而那位差点被撤职的军需处长杨立三,后来曾任红军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等职,始终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克自奉公,为人民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54年病逝,周恩来等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领导人亲自在前面执绋引棺送灵,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

事实证明,不是毛主席不尊敬朱老总,而是因为毛主席的治军原则不容许有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秋收起义后不久,毛主席即在三湾改编时确定了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在赴井冈山的途中,他又确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之后不久又规定“六项注意”,最终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之一。毛主席和朱老总的这次争论表明,在党和人民军队的纪律面前不能有任何特殊情况存在,任何人违犯党纪党规都必须受到惩处,从严治党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法宝。

2 阅读:100

评论列表

乆亍

乆亍

3
2025-02-21 11:37

中国历史上从未有治军如此严格的队伍,直到共产党、毛主席开始

赵连军探史

赵连军探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