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军区原副政委冯志祥
冯志祥,曾用名冯致祥、冯志湘、冯锡梅。190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镇神坛村。7岁时,去邻近八石村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后,因义父在兰溪开柴行,又转校去兰溪读完小学。小学毕业后,到兰溪一家书店做学徒,在书店学会了印刷技术。15岁时,冯志祥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带着他回到神坛村。回村后,给人放牛。1922年,冯志祥离家出走参加国民党部队,曾任连长。
1931年9月,冯志祥在江西参加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后,任红军第一军团十一师三十一团战士,第一军团政治部油印员,第一军团十一师三十一团股长,第一军团第二师股长,第二师四团党总支书记、特派员。冯志祥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长征途中,冯志祥参加了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取腊子口等战斗。除行军、打仗,还要完成上级交给的编排、印制红军小报的任务。这份红军报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军区《战士报》的前身。

冯志祥故居(图源网络,下同)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冯志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特派员。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激战中中弹负伤,右手食指、中指失去功能,造成终身残疾。1938年12月,随部队转战苏鲁边。1939年初,八路军第六八五团与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称苏鲁支队,之后又改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同年冬,冯志祥任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三大队政委。1940年6月,任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委。12月,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二团政委。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冯志祥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委。参加了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加强曹甸等战役战斗。1943年3月,冯志祥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初被增选为党的第七大代表,4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冯志祥奉命赴东北,1945年12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副旅长。1947年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1948年7月,任辽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后勤部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衡宝和解放广西等战役战斗。

冯志祥全家福
1950年3月,冯志祥任广西省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5月任第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兼广西省桂林军分区副政委。1951年6月,任桂林军分区副政委。1952年9月,任桂林军分区第一政委。参加组织了桂林地区剿匪斗争。1953年9月,冯志祥任广西军区干部部部长。1956年,任广州军区军事法院副院长。1961年12月,任广西军区副政委。
1955年,冯志祥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7月,冯志祥离职休养。
1987年8月13日,冯志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
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