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新增47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4个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在这些新增的本科专业或学位中,有一个受到笔者强烈关注新增项目,这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艺术”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工学与艺术学的学科融合交叉培养。

一所纯艺术类高校和一所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主的理工类高校一起合作?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美术生都会觉得无法想象,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异常遥远。其实,这两所高校的合作历史已经非常久了,这个项目的起源时间也至少达到了6年以上。
早在2019年3月初,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就发起了“电子信息+实验艺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学校为此开设了“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次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新工科和艺术科学之间的交融,培养更多跨界创新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在2020年起开始展开“新工科、新艺科”跨界学科合作,已经共同举办过4届7场展览,通过双方的合作,电子科大的“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产生出了不少人与作品的互动体验、装置艺术作品。通过虚实共生、超感体验、人机互动等多种交互装置,将数字技术融入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领域,以AI、AR、XR、VR等方式促成跨界合作,让人们看到科技与艺术相互碰撞所带来的更多美的享受。
电子科技大学给“电子信息工程+实验艺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给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又具有广泛的艺术创作能力、审美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合作项目由电子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四川美院实验艺术学院联合举办。

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特别是文化生甚至部分美术生都不清楚实验艺术专业学什么?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下设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和摄影专业,其中实验艺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学院包含有基础与理论、艺术与社会、跨媒体艺术、科技艺术、动态影像、图片摄影等6个教研室。
四川美院的实验艺术专业培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的当代艺术创新人才,注重不同媒介之间的联合共生与交叉发展,注重新视觉经验的研究发现与运用,体验新科技与传统媒介形式语言当代艺术表达的可能性,注重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创新与融合。其核心课程包含了3D软件技术、互动媒体技术、网络与编程基础、实验动画、数字与交互、视觉思维转换(平面、空间到多维)、艺术装置、公共艺术与社群艺术、图像当代性研究等。

电子科技大学的“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是2019年联合推出,格拉斯哥学院支持、强调“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且兼备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全新型工程师,该专业每年面向全校招生60人,培养周期两年半,该专业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艺术类高校和腾讯、完美、威爱等企业合作,培养内容覆盖了工科学科、艺术基础、管理基础、人文选修课以及交互技术类课程,并支持作品创作。
从上面两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培养内容来看,两者之间的联合培养项目有着天然的互补性,能将各自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只是有一个疑问,对于四川美术学院来说,当然依旧是招收美术类艺考生群体,但电子科技大学招收的很可能依旧还是理工类文化生,这一类学生在后期的艺术类专业的培养上会怎么操作?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