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2025年,要想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小阳春的成色很重要。
2023年小阳春,成色不错,但没能撑多久。
2024年小阳春,春色稀薄,风雨无情。

按当前的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周期的基本情况,今年房地产的春季行动,难以奢望全国总动员,只能寄希望于少数城市,作为特攻队,率先实现楼市止跌回稳。
春节已经过去两周多了,而观察春节后的住宅成交量的变化,非常关键。
今年,咱们就结合上周重点城市的住宅网签数据,做些具有时间跨度的比对性分析,以期从中洞察出今年小阳春的成色。
1、春节后第二周,成交已超过去年
2025年第7周(上周),也即春节后第2周,重点城市的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反弹。
不过,环比大增速,属于季节性现象,没什么研究价值。
而与去年同期对比,则具有较高的分析价值。
今年节后第二周同比去年节后第二周:
全国17个重点城市新房网签量同比下降25%;
全国18个城市二手房同比增长5%;
可见,二手房表现较强,新房表现较弱。
新房的高频成交数据,容易受供应量的影响,尤其是过去三四年房企拿地很少,新上市的楼盘也越来越少。
因此,在做周度和月度成交趋势分析时,应以二手房交易为主。
下为18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的周度走势图,今年第二周成交量强于去年第二周。
开局不错,预计未来几周还将继续强于去年同期。

但相比2023年节后第2周,18城总体成交量下降8%。
2023年的楼市小阳春,冲得比较猛,主要是疫情防控解除后购房需求集中释放。
不过,先别急,我估计未来几周,成交将小幅超过2023年同期。
后第9周见到顶部,能量较强。
2024年春节后第6周,成交量见到小阳春的顶部;
2023年春节后第9周,成交量见到小阳春的顶部;
今年,老杨预计可能冲至第9周左右见顶,预计届时将创近两年周度新高!
2、部分城市,初露上攻能量
二手房成交量相比新房,更能体现市场高频变化。
这里,拿今年节后第2周成交量,同比去年节后第2周:
上海、资阳、杭州、成都、东莞涨幅明显,表现很强。
其中资阳网签数量很小,可能存在异动。
其他四城皆高能级城市,东莞能级不算太高,但属于深圳的首席跟班。
北京、深圳、苏州、厦门、郑州同比小增,表现略强。
宁波、无锡、渭南、南京、芜湖、南宁同比下降,表现较弱,其中多数城市能级,明显低前面两类城市。

3、特攻队队长,已经亮相了
上图中已有显示,上海今年节后第2周,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去年增速排第一。
以此指标来看,入列今年春季特攻队队员,肯定没问题了。
但仅看一个同比增速,还不能掌握上海二手房成交的全貌。
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数据链拉长,从中寻找特征与规律:
今年节后第2周,二手房网签量,明显高于2024年节后第2周,小幅高于2023节后第2周。
2024年四季度成交明显超2023年小阳春,5.17新政效果持续时间较短,但9月底的新政相当不错。
总体来看,上海楼市趋势明显向上。
预计今年小阳春,量能将明显超2023年小阳春,形势较为乐观。
一线城市当中,沪深强于京广。
如果选特攻队领导,老杨选深圳为队长、上海为副队长。
假如今年上海的限购敢于放松至深圳的程度,则上海为队长,深圳为副队(估计沪无此胆)。

4、排队等候在后面的小伙伴们
老实说,全国98%的城市,都难以入列今春的特攻队。
举个强三线城市的例子吧。
芜湖,安徽二哥,地位仅次于合肥,且身处长三角城市群中。
也即,芜湖的城市与楼市地位,超过全国九成以上的三四线城市。
大家看看下图,今年节后第2周,芜湖的二手房成交量,低于2024年同期,更明显低于2023年同期。
2024年5.17新政和9月新政,效果很差,二手房交易,基本上没什么反应。
当前,连住宅成交量都还没有见底,房价就更不用说了。

5、市场大势向上,阴云将渐散
最后,再上一张图,解析大势。
这是#全国房地产市场机会与风险监测系统#中的一个指标,
全国50个重点城市,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加总,然后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最后算出同比增速。
2021年下半年,全国楼市大降温之后,50城住宅成交同比增速转为负增长。
2023年小阳春,能量较强,拉动增速由绿翻红,但仅仅持续了4个月,便重归负增长。
2024年4月以来,同比降幅渐渐收窄。
9月底新政后,增速再度翻红,且持续至今。
今年1月,移动平均值同比增长23%,已经连续4个月正增长。

这一走势,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国大中城市,也可代表全国二手房成交量的变化轨迹。
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大部分时段,都将呈现正增长!
也就是说,全国大中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几个月前就已见底。
至于房价何时见底,情况比成交量更复杂。
这一话题,以后老杨会专门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