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层高新政,某些小区业主担心了

老方论房产 2025-03-13 05:46:53

在建筑领域,住宅层高即将迎来重大政策调整,原规定的 2.8 米层高标准将被提升至不低于 3 米。

这一政策变动,对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均会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广大民众在房产购置决策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在近期的两会民生主题记者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明确表示,未来住宅层高不得低于 3 米。

回溯 2011 年,国家相关政策对住宅建筑层高的要求为不低于 2.8 米。

此次政策调整背后,蕴含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在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好房子” 概念首次得到明确阐述。

过去两年,住建部积极推动 “好房子” 理念的落地实施。“好房子” 涵盖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要素。

将住宅层高提高至不低于 3 米,正是为了契合 “好房子” 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这一举措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体现了对民众居住品质提升的重视。

其二,我国住房发展已步入全新阶段,告别了过去的短缺时代。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地区已实现户均一套房,平均每户家庭拥有 1.1 套住房,并且达到了人均一间房、一间卧室的居住水平。

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 40 平方米,若将未纳入统计的小产权房考虑在内,预计我国城镇地区人均住房面积约为 45 平方米,这一水平已与日本、欧洲的平均水平相当。

在住房总量已基本满足居民需求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发展重心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注重质量提升。

层高作为衡量住宅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较高的层高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居住体验,如大别墅的层高普遍超过 3 米。

因此,提高住宅层高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其三,近两三年,部分地方政府已先行探索调整住宅层高要求。

以 2023 年山东省为例,在其发布的高品质住宅设计引导中,明确提出住宅层高不低于 3 米。

多个地区的率先实践,为国家层面统一规范改进提供了经验积累和实践基础。

随着各地政策探索的推进,国家进行统一规范调整,不仅能够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也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从市场影响来看,此次层高政策调整对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态势。

具体而言,对中低档新房形成利好,而对中低档存量二手房则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过往的房地产开发实践中,高档住宅,如大平层、别墅等,其层高通常在 3 米及以上。

这类高端房产在市场定位上,高度重视目标客户群体对居住空间舒适度的需求。

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购买房产时对居住品质有较高要求,若住宅层高仅为 2.8 米,难以满足其对高端居住体验的期望,必然影响市场接受度。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众多普通住宅,尤其是中低档次的住宅,包括大量动拆迁安置房、保障房项目,以往多遵循国家最低标准,层高一般为 2.8 米,部分稍好的可达 2.9 米。

开发商在建设这类住宅时,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倾向于采用较低层高。

随着国家全面推行住宅层高不低于 3 米的政策,未来新建的中低档住宅将提升至 3 米及以上。

这一变化将显著改善此类新房的居住舒适度,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反观二手房市场,特别是中低档的存量住房,如老旧小区、保障房等,由于其建成时执行的是原有的较低层高标准,在与新建中低档住宅相比时,居住舒适度方面的劣势将愈发凸显。

这种差距可能导致中低档存量二手房在市场价值评估中面临贬值压力,购房者在选择时可能更倾向于层高更高、居住体验更好的新建住宅。

鉴于上述政策调整及其带来的市场变化,广大房友们,在进行房产投资或自住购房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层高政策调整因素,结合自身需求与市场动态,做出更为合理、谨慎的选择。

0 阅读:236
老方论房产

老方论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