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够击败匈奴,除了因为有了两个天才般的军事天才卫青与霍去病之外,关键一点就在有钱了,有钱了,有钱了,重要的事情的说三遍。可以说,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汉武帝能够击败匈奴的核心所在。
汉武帝在位50多年,基本上有40年都在对外战争。他开疆拓土,北逐匈奴,南服滇越,开通西域,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如此持续不断的战争,没有钱肯定不行的,那帝国又是如何持续不断提供源源不断地军需。
这首先要感谢汉初的经济政策,从大汉开国伊始直到到武帝即位,汉高祖,吕后,文景二帝一直实行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对外实施“缓和”策略,为此国家积累的巨大的财富。史载,“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这笔巨大的国库财富成为武帝对外征战的启动资金,支撑汉武帝前期对匈奴战事的主要开支,虽然汉武帝意识到了战争烧钱,但这么烧钱是如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短短数年之间,三代帝王所积累的国家财政就入不敷出了,到了元狩年间,汉武帝不得不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目的只有一个,如果给国家搞钱。
在这次会议上,御史大夫张汤秉承汉武帝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盐铁垄断官营的建议:“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汉武帝第一时间批准了这个建议,主管此事的大农令郑当颇有自知之明,或者说考虑到阻拦太大,郑当时向武帝推荐了两个人负责此事: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
刘邦立国之初就规定,商贾是不能为吏做官的。这条规定既有出于对商人阶层的歧视,更关键的是为了防止权力寻租,避免官商勾结,破坏社会公平。而现在,大农令郑当提出这样的建议显然是违反祖制的,可已经穷疯了的汉武帝已经管不得这些了,对他来说非常时期任用非常之人,再正常不过。于是,东郭咸阳和孔仅这两个大商人,被朝廷任命为大农盐铁丞,分别负责盐和铁的国家专卖事务,消息传出整个朝堂为之哗然。
汉武帝与张汤之所以提出盐和铁作为国家垄断经营的商品,就是在于这是小农经济的必须品,而且生产经营十分方便,因为小农经济的核心原则是自给自足,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无需通过市场流通。但盐和铁却两个例外。
人人都要吃盐,是生活必需品,铁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到国家的行军打仗,铁都是离不开的商品。所以,盐和铁的生产销售中蕴藏着丰厚的利润。当时的大商大贾都出自这两个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提到的大商人,当时的首富都是干盐铁生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当然希望国家通过强硬手段把这些利润抓到国家手里,因为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快速地聚敛巨量财富。
东郭咸阳和孔仅本身就是商人,二人自然知道商人赚钱的手段,所以二人提出的盐铁官营的具体方案可谓是十分完美,具体措施就是:盐的官营实行募民煮盐而官府专卖的做法,就是由官府招募盐户,煮盐的费用由盐户自己承担,官府只提供煮盐的铁锅,煮成的盐再由官府统一价格收购并对外销售。铁的官营则完全由官府垄断。各地都设置铁官(公司),负责铁的冶炼,铁器的制作以及销售。铁的垄断相当于从源头控制了武器生产,对帝国的政治稳定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盐铁官营得益处,还有一点在汉武帝是不愿意讲的,就是此举断绝分封的诸侯国的财源,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堪称一石二鸟。这一招比推恩令还绝,推恩令是政策性的,而盐铁官营则是经济上的软刀子。新经济政策一出台,效果立竿见影。国家经济收入节节攀升,三年后,也就是元鼎二年,孔仅就晋升为大农令,全权负责大汉经济政策,可惜的是,最后此人竟然后不知所终。
但随着时间推移,孔仅的盐铁官营政策弊端开始显现,首先就是孔仅本身就是商人,他们在掌握盐铁官营的权力后,引入和安插了更多的盐铁富商。这批商人成为最早的“官商”,他们不仅攫取中间利益,还企图控制政治。当时有大批商人通过各种手段扶持自己人进入官场,当代言人,如此一来就造成政治混乱。
再就是盐铁官营导致商人的收入锐减,自身商业利益受到侵蚀,在这种情形下,孔仅等人对盐铁官营的态度也由积极转为消极,汉武帝也对收益日益锐减也感到不满,在这种情情况下,大农令几经换人后,让最初在盐铁官营事务中不唱主角的理财天才桑弘羊成为大汉最有能力的大农令。
这里必须声明一点,桑弘羊不是盐铁官营的首倡者,他只是做得最出色的一个。
桑弘羊是河南洛阳人,出身巨富之家,虽然商贾出身,但桑弘羊对经商并不上心,他有一颗出将入相、封侯拜相的意识,汉景帝末年,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被朝廷特拔入宫,任侍中,关键他还成为还是太子的汉武帝身边伴读,使桑弘羊与武帝形成了亲密的君臣关系,并逐渐成为武帝的得力助手。
在元封元年,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农令。
在此期间,桑弘羊逐步厘清孔仅时期的盐铁官营弊端,通过机构设置,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财经管理系统,并让这套系统高效地运转起来。除盐铁专营之外,他还大力推行相关的经济措施,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统一国家币制政策,中央必须形成对全国财经的掌控,并推出一系列经济政策。
推行均输政策:就是将各地应缴的贡物,按照当地市价,折合为当地商人一向贩运出境的丰饶而廉价的土产品,缴于均输官,再由均输官将这些廉价土产品,运往贵价地区出售。中央政府不费一文资本,经过辗转贸易,便获得巨大利润。
平准制度:“置平准于京师,贵即卖之,贱则买之”。这实际上是天下均输官在京师的总经理处,既有利于平稳物价,又实现了中央创收。
桑弘羊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导致民间经济彻底的萎缩,几乎堵死了国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之路。但对国家来说,桑弘羊政策使得国家获得了海量的财富,可问题在于国家财力虽然上去了,但广大百姓并未能分享发展的成果,而是被皇帝用于更大的征战事业,以及愈加无度的挥霍中去了,也就是说,国家财富本身并没有增长,桑弘羊不过是将民间原因的财富用垄断政策收缴到朝廷而已。
汉武帝晚期,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国家政策,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民生艰难,犯罪大增。为了维持统治,又采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来弹压社会不满情绪。此时的汉武帝意识到了他错误。为此颁发“轮台罪己诏”。一年多后,还没有来得及更改经济策略的汉武帝就驾崩了。
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几乎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和政策。同时他着手寻找辅佐大臣,后元二年二月十二日,汉武立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二月十三日,武帝下诏托孤大臣,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政。加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少主。
新帝上位后,霍光作为汉武帝最后拣选的重臣,欲改弦更张,实行类似汉初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治,但桑弘羊作为盐铁官营等一系列国营政策的制定者和受益者,并不愿放弃现有政策。一旦放弃这套他赖以安身立命的经济政策,他的存在意义就要受到质疑。
汉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讨论汉武帝时期官营政策的存废问题。与桑弘羊辩论的儒生们,背后的支持者其实是霍光。盐铁会议的辩论结果就是酒类专卖被取消了,但其他政策维持不变。
因盐铁官营实在太有利可图了,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块肥肉上瘾,也绝少放手。盐铁会议召开后不久,汉昭帝辅政大臣内部矛盾公开化。上官桀等人勾结燕王刘旦,密谋上书汉昭帝,揭发霍光谋反,然后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弹劾霍光。但这一计划被霍光识破。
元凤元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筹划政变,意欲杀霍光,废汉昭帝,拥立燕王刘旦为帝,史称“燕王之变”。阴谋被告发后,霍光先发制人,将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75岁的桑弘羊卷入其中,被牵连而惨遭灭族,桑弘羊虽然执掌国家财政三十余年,可家无余财,这让霍光都十分感慨。
历朝历代对于桑弘羊争议都很大,可问题在于,在经济辩论与政治权斗中落败的桑弘羊,他的经济政策却始终的封建王朝的核心经济政策。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