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三年却倒欠美国千亿美元:周扒皮都想不出特朗普这样的神逻辑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5-04-02 13:18:40

当特朗普再次提及要对俄罗斯原油征收“二级关税”时,这位地球上最有权势的男人正面临其政治生涯中最具讽刺性的困境。

在解决俄乌冲突方面,特朗普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牌可打了:曾信誓旦旦宣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承诺,如今化作库尔斯克街头残破的装甲车、顿巴斯平原未散的硝烟,以及布鲁塞尔的欧盟外交官们意味深长的苦笑。

纵观今年1月上台以来特朗普的外交决策机制,不难发现其始终带着第五大道特朗普大厦的烙印,在顶层办公室俯瞰中央公园的视角,塑造了其独特的“摩天楼思维”,也就是将复杂国际关系简化为强弱分明的垂直结构。

按照懂王的一贯思维模式,乌克兰冲突中的各方也可以类比于各种商业实体:俄罗斯是“持有不良资产的实力买家”,乌克兰是“待破产重组企业”,欧盟则是“缺乏决策效率的联合体”。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特朗普的所谓“解决方案”是如此直白:向战场优势方倾斜,用乌克兰矿产资源交换美国安全承诺,同时将欧洲盟友置于交易天平之外。

我看待宰猪羊的眼神也是这样的

眼看着距离特朗普吹嘘的“复活节实现和平”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战场的天平早已在交易谈判桌外悄然倾斜。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况显示,失去持续军援的乌军正面临系统性战力衰退。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乌克兰适龄男性人口已减少42%,义务兵征召年龄下限悄悄调整至16岁。

而俄军通过实战检验形成的“钢铁洪流2.0”版作战体系,已实现无人机集群与电子战部队的战术协同。最新1:21的战俘交换比例,犹如一把标尺衡量着双方战争耐力的差距。

其实,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试图实施“矿产换安全”行动,但其提交给乌克兰的解决方案贪婪程度足以令全世界傻眼。

从近日美国向乌克兰提交的矿产协议草案2.0版本来看,可谓是实实在在的“狮子大开口”,所提出要求远远超越了此前的1.0版本。

然后就变成了这样

根据2.0版本协议草案,其要求乌克兰将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开发自然资源所得的收益转入“美乌联合基金”,这项基金由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管理。

这还不够,矿产协议2.0版还规定美国将“优先购买”乌方所有资源的开采权,联合基金所获收益应首先转给美方,以偿还美方2022年以来向乌方提供的所有资金,乌方按4%的年利率支付利息。

换句话说,特朗普虽然不再坚持原来向乌克兰提供了5000亿美元援助的提法(当然属于瞎扯淡),开始倾向于更加务实的1000亿美元,但同时告诉泽连斯基:我们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给的“援助”其实是贷款,而且你得还利息,每年40亿美元。

为了挣钱美国已经连基本的节操都不要了:去年我说是援助那就是援助,现在我说是贷款那就是贷款,这是国家政府还是诈骗集团?傻傻弄不清楚。

再往下看,这个所谓的协议还约定:在“还钱”结束后,乌克兰可将50%的基金收益用于国家重建,但要命的是联合基金设置的5名委员中3个是美国人,乌克兰在联合基金里其实没有任何决策权。

美国议员早就宣布乌克兰矿产是“战利品”了

这样的操作让人不禁联想起了列强是如何从晚清政府手中掠夺中国权益的:从1861年开始,中国所有海关的关税收入由总税务司管理,不过把持总税务司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却是外国人。

先是李泰国(1861-1863),然后是赫德(1863-1908),再然后是赫德的妻弟裴式楷(1908-1910)和其他的英国人、美国人。

但赫德等人最起码还是干了一些开创性的事情,例如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以及现代邮政系统,但美国人开的“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除了搞钱之外几乎啥也不干。

回想100多年前的1901年,英法等11国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年息4%,一直支付到1940年,本息合计9.8亿两。

那这1000亿美元乌克兰要多久才能还清呢?根据乌克兰财政部的数据,乌政府在2024年的财政收入仅有3.12万亿格里夫纳,也就是746亿美元,估计就算要还利息都够呛。

签订《辛丑条约》

眼看谈不成就干脆明抢,这么专业的操作,换了周扒皮都得直呼专业,连黄世仁都得无语凝噎。也证明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者的本质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掠夺、剥削、压迫、侮辱。

只不过,他们欺凌的弱者从当年的晚清中国换成了如今的乌克兰政府,但像矿产协议2.0这么离谱的协议换了李鸿章也不敢签。

看到这个所谓矿产协议2.0版以后,乌克兰政府和议会都已经出离愤怒了:别说自己为了背后的欧洲和美国的利益与俄罗斯血战三年付出了莫大的牺牲,死伤百万,全国近半的土地沦为战场,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也就不难解释当特朗普的特使带着矿产开发协议飞抵基辅时,等待他们的不是签字笔,而是泽连斯基团队戒备的眼神。

一贯出尔反尔、唯利是图的美国如今正遭到其多年来现实路线的总反噬:没有想到,泽连斯基在签订矿产协议问题上一再反复,完全把美国政府当成猴耍。

泽连斯基火力全开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可以说,现在山穷水尽的泽连斯基已经放下底线,把喜剧演员的职业完全代入总统职务了。

泽连斯基访美时表示矿产协议1.0太离谱,坚决不签,回国后迫于压力又说可以签矿产协议,这次看到2.0版又说不签了,不仅让特朗普恼羞成怒,也让吃瓜群众们眼花缭乱。

在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已经厌倦了美国的下作和没有底线,开始学会了“对等忽悠”:你忽悠我几十年,难道如今我就不能忽悠你一次?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特朗普一面抱怨普京“利用谈判争取时间”,却不愿承认自己的“关税万能论”同样陷入边际效应陷阱。

这个曾在《交易的艺术》中写道“有时候虚张声势就是最好筹码”的商人总统,如今面对的是不吃这套的对手。当美国宣布所谓的二级关税威胁时,莫斯科交易所的卢布汇率波动都没有超过常规振幅。

给你一个笑容自己体会

在普京等老一辈俄罗斯人的记忆中,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与俄罗斯总理谢瓦尔德纳泽会谈时的情况依然清晰。

普京曾公开批判:“当时美国国务卿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一英寸’,结果这个‘英寸’变成了2000公里的战略纵深。”

从明斯克协议到北约东扩的历史教训,被损害和侮辱了几十年的俄罗斯早已将“西方承诺”钉上信用黑名单。可以说,在利雅得的美俄非正式接触中,双方代表握手时的力度都精确计算着防备的尺度。

这种结构性互疑已经撕碎了特朗普所谓外交手段的施展空间,当贝莱德集团的生意人在华盛顿计算乌克兰矿产估值时,俄罗斯国防部正在推演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当白宫和国会讨论所谓对俄罗斯的制裁杠杆时,乌克兰士兵则在战壕里计算所剩无几的弹药基数。

疲惫的乌军士兵

更富戏剧性的是,在遭到美欧全方位、系统化制裁三年之后,俄罗斯已经不再害怕对方的“制裁”,曾被美国轻视的俄式智慧正在创造新的生存逻辑。

多达三万项制裁催生的进口替代计划,让俄罗斯坦克产量不降反升;能源重定向战略则使其财政赤字控制在1.7%的理想区间。

受西方制裁刺激,俄罗斯国产机床市场份额从战前的12%飙升至43%,半导体自主供应率达到28%,而这两个数字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分别是3%和5%。

大量本该销售给西方的战略资源,如铝锭、钢材、稀土、锂、钴、镍等在受到制裁后转而供给国内的军工企业,转化为坦克、大炮、导弹和无人机。

眼看俄罗斯越打越强,泽连斯基面临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捏着鼻子签了所谓的2.0版矿产协议,明天可能就会被吊死在基辅独立广场。

还打不打?

而如果拒绝和美国合作,就相当于同时得罪了美国和俄罗斯,当总统是别想了,能否留个全尸都是未知数。

说句老实话,与其让美国完全掌控乌克兰,泽连斯基还不如接受克里姆林宫的条件,毕竟普京的价码只要乌东四州,克里米亚加上“去军事化”,而接受特朗普的条件就是亡国。

只能说,如果没有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着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赶走了帝国主义者,又在朝鲜半岛摁住“联合国军”暴打三年,今天我们的情况不会比乌克兰好多少!

0 阅读:39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