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血管瘤住院,出院后去找保险公司报销,却被告知保无法理赔

明南索赔 2025-04-23 03:53:47

同样是血管瘤,有些人是幸运的,有些人却是不幸的!

不少人觉得网上买保险特简单,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随便扫两眼保障范围,“不贵,买!” ,可保险这玩意儿,水真的太深了!很多产品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问题。

2014 年,王先生给妻子投保了一份十年期的 “某某福临门年金保险”,还附加了重疾险和住院医疗险。本想着给妻子添份保障,谁能料到,今年 8 月妻子突发血管瘤住院,11 天花了 10 多万,出院找保险公司报销,却被告知 —— 保险失效无法理赔!

“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急得直冒冷汗!” 王先生满心委屈和不解。

十年时间,累计交了 7 万多保费,咋就打了水漂?

原来问题出在这:一方面,妻子患的病不在重疾险合同约定范围内;更要命的是,住院医疗险因为保费没扣成功,直接失效了!而保费没扣成,竟是个 “80 元的误会”。

当初投保时,工作人员只告诉王先生每年往卡里存 7000 块就行,会自动划扣。可他压根不知道,附加的住院医疗险保费会随着年龄上涨,2022 年起从 360 元涨到了 520 元。

2022 年,王先生往卡里存了 7001.7 元,而应扣金额是 7087 元,就差这 80 多块钱,导致扣款失败!保险公司虽用保单现价垫交了 2022 - 2023 年的费用,但 2023 年主险交满后,没法再垫交,也不能从银行卡划款,导致 2024 年缴费失败,保险直接失效。​

王先生气不打一处来:“不能垫交、不能划扣,咋没人通知我?” 无奈之下,只能申请退保。​

类似的悲剧还有不少。

今年春节,复旦大学一名研究生自己买了旅游意外险,去尼泊尔爬珠峰遇险,结果保险公司拒绝救援。为啥?保单角落不起眼的地方写着 “尼泊尔除外”,而他压根没注意到,最终因没能及时救治不幸离世。​

看到这儿,你还敢随便自己买保险吗?保险这事儿,门道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掉进 “坑” 里:

一、投保前:买错保险,等于白花钱​

每个人家庭情况、经济状况都不一样,保险需求自然不同。

单收入的二孩家庭,得给 “顶梁柱” 买终身寿险和重疾险;

全职家人和孩子,养老金、教育金也得提前规划。而且重复买百万医疗险,根本不能重复理赔,买了也是浪费钱。要是不了解保险产品,很容易挑错,花了钱却没买到合适的保障。​

二、投保中:健康告知 “陷阱” 多​

买过保险的朋友都知道,健康类保险都要做健康告知,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旦隐瞒病史,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很多理赔纠纷就是这么来的。可健康告知专业术语一大堆,哪些该说、说到啥程度,稍不注意就看错、漏看。没专业人士帮忙,分分钟踩雷。​

三、投保后:理赔无门太糟心​

要是有专人帮王先生管理保单,提前发现保费问题,住院补偿就能顺利理赔;

要是复旦研究生登山前咨询专业经纪人,也不会选到不适用的保险。自己买保险,理赔时只能和保险公司反复扯皮,跟智能机器人说破嘴皮子也没用,有专业人士帮忙,才能省心省力。​

有人可能觉得,不同渠道买保险价格差很多。

其实,保险行业监管超严格,同一款产品,不管在保险公司买,还是通过第三方、经纪人买,价格基本没啥差别。比起价格,选对产品、顺利理赔才是关键!​

真心奉劝大家,别盲目自己买保险!要么多学多研究,少冲动下单;要么找专业人士咨询,让投保、理赔都顺顺利利,别让辛苦攒的钱打了水漂!



0 阅读:0
明南索赔

明南索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