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嫔:叔为康熙亲信李煦的女婿,虽辛者库出身,却和令妃一样得宠

雍亲王府王妃 2025-02-11 12:05:08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大清第五位皇帝雍正皇帝病逝,皇四子弘历遵从遗诏登基,史称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其潜邸时期的嫡福晋、侧福晋、侍妾格格们自然也要得到诏封,而成为后妃。

根据《内务府谕档》的记载:

侍妾格格金氏,被封为贵人(淑嘉皇贵妃);

侍妾格格海氏(珂里叶特氏),被封为常在(愉贵妃);

侍妾格格陈氏,被封为常在(婉贵妃);

侧福晋高氏,被封为贵妃(慧贤皇贵妃);

侧福晋纳喇氏,被封为妃(继后纳喇氏);

侍妾格格苏氏,被封为嫔(纯惠皇贵妃);

侍妾格格黄氏,被封为嫔;

除此之外:贵妃高氏的娘家原本为镶黄旗包衣,被抬出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黄姓嫔的娘家原本是包衣管领下人(辛者库),被抬为本旗包衣佐领下人(包衣)。

高姓贵妃便是附葬皇陵的三位贵妃之一——慧贤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包衣,一开始仅为皇四子弘历身边的使女(侍妾格格),因其父高斌得到雍正帝的器重与重用,位至河道总督,高佳氏在没有怀孕生子的情况下便由使女直接超拔为侧福晋,成为弘历两位侧福晋之一(另一位是纳喇氏,后为继后)。

乾隆皇帝登基后,高佳氏虽然仍旧没有身怀有孕,但是直接被乾隆册封为贵妃,位居后宫第二位;不仅如此,高佳氏的母族还得以抬旗,被抬出了包衣。至于高佳氏的父亲高斌,则是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而在乾隆登基之初,其母族也有抬旗殊荣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仪嫔黄氏。黄氏的出身远不能跟高佳氏相比,也没有为乾隆生下皇子公主,却同生育皇三子永璋的生母苏氏(纯惠皇贵妃)一样直接册封为嫔;可想而知乾隆对黄氏的宠爱程度。

既然乾隆如此宠爱黄氏,但为何其仅仅止步于嫔位呢?

黄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所谓的包衣管领下人便是我们所说的“辛者库人”。在大清出身并不能决定恩宠,也不能决定最终的位份。像康熙皇帝的宠妃之一——良妃,便是出身辛者库,不仅被册封为妃,而且还生下了“八贤王”胤禩。

像乾隆皇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也是辛者库出身,先后两次抬旗才被抬出包衣;

很多人认为“出身辛者库”便意味着出身低微、皆为罪籍,但实际上辛者库人大多并非罪奴出身,而且辛者库人虽然是奴仆出身,出身低微,但只是相对于他们的主子而言;实际上辛者库人的身份虽然低于旗份佐领下人以及包衣佐领下奴仆,但是要大大的高于旗下家奴,他们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产,还可以收租,同旗人通婚,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奴婢,甚至可以通过参加科举的方式入仕,若是得到一国之君的赏识,被抬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像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臣——喜塔腊.来保,便是辛者库出身,因得到雍正与乾隆两朝皇帝的器重而得以抬出包衣,被抬入满洲正白旗。在家族被抬旗十几年后,嘉庆帝的发妻孝淑睿皇后出身,乾隆三十八年被指婚给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嫡福晋。

所以黄氏虽然出身辛者库,但是并不意味着黄氏并非大家闺秀出身。

黄氏的祖父佛公保,位至正五品内务府营造司掌印郎中;内务府分为七司,每司中郎中是主官,郎中之下还有员外郎与主事为辅官。

黄氏的父亲戴敏,位至七品圆明园额外副总管(乾隆恩赐)

黄氏的叔叔黄阿琳,位至正三品正黄旗参领兼任佐领

可见,黄氏的娘家地位其实并不低,也算是中等的内务府世家。若非如此,黄氏的叔叔又如何能成为康熙的亲信、苏州织造李煦的女婿呢?

李煦是谁呢?

李煦其实也是包衣出身,但即便是包衣出身,李煦在康熙朝时的地位也是很多八旗出身的朝廷重臣不能与之相比的,因为他是康熙十分信任器重的亲信。

李煦的父亲李士桢,位至江西巡抚;

李煦的母亲文氏,在顺治朝皇三子玄烨出生后便被选为玄烨的乳母,文氏对玄烨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康熙对文氏的感情极深;而作为文氏的儿子——李煦,自然便有机会同康熙一起长大,所以李煦有康熙“乳弟”之称。

除了文氏外,还有江宁织造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而曹玺的儿子便是曹寅(曹雪芹的祖父)。而李煦的妹妹嫁给了曹寅,所以说李煦是曹寅的大舅子。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康熙一生中先后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下榻曹寅(曹寅的两个女儿都成了王妃)的府邸,而李煦也是先后五次在康熙南巡时接驾;除此之外,曹寅与李煦是康熙朝为数不多可以向康熙直接呈送密折的臣子,康熙从这些密折中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

曹寅在其父曹玺病逝后,接任江宁织造一职,一直到去世;

李煦也在苏州织造的任上,三十余年之久,直到雍正朝初期;而且李煦的舅家表妹王氏——顺懿密妃入宫成为康熙宠妃,先后为康熙生下三位皇子。

如此便可想而知,李煦家族与曹寅两大内务府世家,在康熙一朝的地位有多高。

而黄氏的叔叔黄阿琳,能成为李煦的女婿,便可见黄家的地位;最起码在康熙一朝时,因李煦家族的影响,黄氏家族的日子也会十分顺遂。

只是因李煦与曹家(雍正登基时,曹寅的嗣子曹頫任江宁织造)支持皇八子胤禩夺嫡,到了雍正帝登基后,李煦家族与曹家都开始没落。

黄家作为李煦家族的姻亲,自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定的牵连。

但是黄氏毕竟是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按照清制需要参加内务府支持的选秀。

雍正五年时,皇四子弘历在迎娶嫡福晋沙济富察氏(孝贤皇后)之前,身边已经有八九位侍妾格格侍奉,黄氏大概就是这八九位侍妾格格之一。

皇子的妻妾等级: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侍妾格格,侍妾格格的地位高于侍女,但是要低于庶福晋,是皇子妻妾中等级最低的。

其实在雍正五年左右的时候,弘历的潜邸中除了嫡福晋沙济富察氏外,便只有八九位侍妾格格,并无侧福晋与庶福晋;一直到雍正十二年,弘历身边才增加了两位侧福晋。

不过这两位侧福晋,并非都是侍妾格格晋封而来,有一位是雍正帝亲自为弘历挑选的。

一位是河道总督高斌的女儿高佳氏,侍妾格格超拔为侧福晋

一位是佐领纳尔布的女儿纳喇氏,参加外八旗选秀被雍正指婚给了弘历为侧福晋

按照清制,侍妾格格想要晋封为侧福晋,要么其父或其兄弟在前朝尽心尽力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像高佳氏便是因为父亲的缘故而直接晋封为侧福晋;要么便是接连生下子女,像雍正皇帝的齐妃李氏,原本只是侍妾格格,接连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而被晋封为侧福晋。

而黄氏,很显然这两点都不符合。

黄氏的父亲仅为微官末吏,其母族确实在朝中没什么机会为雍正出力;更何况黄氏的叔叔是罪臣李煦的女婿,黄氏自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定的牵连,所以即便是弘历再喜欢黄氏,黄氏也不会被雍正晋封为庶福晋或者侧福晋。

那么除此之外便只剩下一条路:便是生下子女。

黄氏确实曾在雍正九年四月时身怀有孕,但是并没有生产的记载,可见黄氏在怀孕期间便小产。之后再没有怀孕。而且即便是黄氏生下子女,也不见得一定能提升自己在潜邸时的地位,像乾隆的“初恋”噶哈里富察氏,先后为弘历生下一子一女(皇长子永璜),仍旧位居侍妾之位。

不过乾隆登基后,噶哈里富察氏被追封为了哲妃;

乾隆十年时,噶哈里富察氏被追封为了哲悯皇贵妃,并得以附葬皇陵。

虽然在潜邸时生下子女不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乾隆登基时必然会母凭子贵。像侍妾格格苏氏,便是一个例子,被直接诏封为嫔;乾隆二年时晋封为纯妃。

而黄氏,凭借乾隆对她的宠爱程度,若是当真在雍正十年时生下一儿半女的话,乾隆登基时直接册封为妃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黄氏的娘家,在乾隆刚登基时便有了抬旗的殊荣。

而其他的侍妾格格:

像金氏(淑嘉皇贵妃),出身包衣,先后为乾隆生四子,嘉庆四年时母族才得以被抬出包衣,抬入满洲正黄旗;

像苏氏,民籍汉女出身,先后为乾隆生两子一女,乾隆十年时入旗——满洲正白旗包衣

像噶哈里富察氏,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出身,即便是为乾隆生下一子一女也没有被抬旗

而在无所出的情况下,其母族得到抬旗殊荣的,除了黄氏与高佳氏外,便只有:

孝仪纯皇后(令妃)魏佳氏,在乾隆十六年时魏佳氏已经被晋封为令妃,但是无所出,便由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包衣佐领;乾隆四十年魏佳氏病重时乾隆为了冲喜,将其拨出包衣,拨入满洲镶黄旗。

可想而知,黄氏在乾隆心目当中的地位有多高。

过几年凭着自己的资历越来越深,被晋封为贵妃,去世后追封为皇贵妃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毕竟乾隆还是皇子时,潜邸的旧人最终的位份要么是贵妃要么是皇贵妃。

只能说黄氏小产实在是太可惜了,而更加可惜的是,黄氏在乾隆刚登基没几天便去世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时,雍正帝病逝,乾隆登基后便传谕内阁:将侍妾格格黄氏晋封为嫔,因为正值丧期并不行册封为,暂且称之为黄嫔。

然而九月二十五日的时候,乾隆后宫诸位内廷主位前往田村殁宫祭奠的时候,便只有七辆马车了。按理说除了皇后沙济富察氏、贵妃高佳氏外,还应当有:

娴妃纳喇氏

苏嫔

黄嫔

金贵人

海常在

陈常在

一共是八位,如此便可见此时的黄氏已经卧病在床不能起身了。

黄氏大概是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到十一月之间病逝的,所以在乾隆元年正月的《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食肉底账》中,便没有出现黄嫔。

按照乾隆对黄氏的宠爱程度,乾隆二年时乾隆将潜邸旧人的位份都进一步加封时,黄氏很可能被直接晋封为妃。然而黄氏实在是福薄,夫君刚登基不久便病逝了。

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乾隆下旨:

追封格格黄氏为仪嫔,遣官读册,致祭如例

将侍妾格格黄氏追封为仪嫔,黄氏毕竟出身不高,也无所出,没有被追封为妃也在情理之中。

像乾隆的侍妾噶哈里富察氏,因为生下一子一女,便被追封为了哲妃。

乾隆二年十月,黄氏去世差不多两年后,或许是因为乾隆追思黄氏,所以便赏赐了其父黄戴敏圆明园额外副总领一职。

黄氏去世时乾隆刚登基,其皇陵自然还未修建,所以黄氏的棺椁被暂且安置在了田村殁宫,一直到乾隆十七年裕陵修建完成后,黄氏才得以入土为安。

同黄氏一起被葬入裕陵的,还有孝贤皇后沙济富察氏、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只是孝贤皇后与哲悯皇贵妃是被附葬皇陵,而黄氏则是被葬入裕陵妃园寝。

如此一来,黄氏便成为乾隆所有后妃中第一位被葬入裕陵妃园寝的后妃。自然其位置也十分尊贵,位居裕陵妃园寝中第三排最中间的位置。

0 阅读:97
雍亲王府王妃

雍亲王府王妃

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