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冲出古墓,挖出古人生活用品,专家惊呼:比金银珠宝还珍贵

瑞知道史 2024-08-03 00:54:56

1975年盛夏,黑龙江省绥棱县突降暴雨。次日一早,老李下地看庄稼,就看到小水坑里闪闪发光,竟是铜钱和小银锭!发财了,老李顺着水流一路捡,结果捡到自家地头的土坡,一个坑洞出现在老李面前!

坏了,这是遇上古墓了!那世界,老百姓都实在,眼见是大雨冲出了古墓,老李马上上报了村委,而经过层层报告,当地文保部门前来踏勘,正是在这一处坑洞里,挖出了一件珍宝!

经过抢救式发掘,人们发现这座古墓是一座金代贵族的墓,因为金代提倡薄葬,墓中只出土了一些金银器、玉器和铜钱,数量并不多,但墓中出土的一面铜镜,却让专家们连连惊呼“宝贝”。

这面铜镜就是后来的黑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朝立国120年,留下的文物并不少,那为什么这一面镜子在专家们眼中,比金银珠宝还要更加珍贵呢?

这还要从这面铜镜的三大特点说起。

首先,这是一面大镜子。

出土的金代铜镜,大多比较小,10至20厘米的直径比较常见,而这面“山水双鱼人物故事铜镜”直接达到了

36厘米直径,再加上下边沿厚0.7厘米,这规格仅次于1964年哈尔滨阿城区出土的直径43厘米的双鱼镜。这样一面精美的、足工足料的镜子,在当年可是十足的策奢侈品。

要知道,金代铜料很匮乏,为了节省铜料,祭祀用的祭器也由铜器换成了陶器,官方记录这一行为叫:“祭器以瓦代铜”。因为铜料过于珍贵,金代朝廷直接规定严禁私铸铜镜,如果百姓要名正言顺的得到一面铜镜,甚至要送到官府签押。所以,这面沉甸甸的大铜镜,很可能就是皇室贵族的珍藏。

其次,这面镜子颜值高。

作为生活用品中的奢侈品,这面镜子有十分精美的浮图案,而且不同于对称的、容易复制的花鸟纹样,这面镜子竟然雕出一幅人物山水图。

石山重叠,树木葱葱,耕田绵绵,小鱼在水塘中游荡。田间有一位头戴席帽、身着布袄束带的农夫,正手执长柄锄头,弯腰弓背耕作田间的禾苗。而一旁的树下,有两位头戴幞头身着长袍束带的官员。这一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金代提倡学习汉文化和农耕技术,这一幅图说的就是官员指导春耕,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景,这样一面铜镜,还表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寓意。

这样一幅劝耕图,也再次证明了,这一面铜镜的主人绝非常人!

最后,就是这面镜子出土时竟然洁净如新,光可鉴人!

这面镜子埋在地下近千年,但出土的时候完好如新,没有锈迹,镜面光亮细腻.甚至有人怀疑这镜子是现代人埋进去的,但经过对材质和纹样的考证,确实是金代的产物。

那这一面铜镜到底有什么秘诀,才保存的这样好?

一面磨光,一面铸纹的铜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容用品,早在战国时,铜镜就开始流行了,到了汉代,铜镜的制作工艺更加纯熟精美下,花纹除几何图形外,还有鸟兽、人物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了浮雕的画像镜,精美绝伦。

唐代制镜艺术更加讲究,打破了以往圆形镜的模式,有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样,平脱镜、螺钿镜更是其中的珍品。 而这些铜镜出土时,几乎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铜镜的保存情况一般都远远强于用于酒器、炊具的铜制用具。

其中原因,不仅要从铜镜的使用环境说起,还要从铸造工艺说起。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铜镜材质进行研究,人们发现,这些镜子一般是合金打造,并普遍采用制模和浇铸等工艺。 铸造成型后,这些铜镜还要经过一道非常精细而复杂的工序——打磨开光或加入反光材料。

战国到西汉时都是用铅粉磨镜,到了东汉、北宋时期用水银磨镜,元明时期则是使用水银和锡,为铜镜包裹上了一层精巧的氧化物透明薄膜。据《吕氏春秋·达郁》中记录,先秦两汉时,人们是用白毡蘸着“玄锡”来磨镜开光。但这样的铜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黑。于是,社会上还出现了一种手艺人,专门手握工具沿街敲打,吸引妇女出来磨镜。这个行当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惊闺”。

正是神奇的摩镜技术,让这些铜镜拥有了千百年后仍可鉴人的奇特状态。

这样的一面既代表着高超工艺,又彰显高级审美,且记录这金代社会文化的铜镜,自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后来,经过评定,这面铜镜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成为了黑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面铜镜,镜鉴古今,文章最后,提出一个小问题,金代如此重视农耕,又提倡节俭,那为啥金国还是灭亡了?快来评论区说说您的观点吧!

图片来自网络,若不妥,联系删。

0 阅读:0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