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于21年前的雍正王朝电视剧,可谓是一部“神剧”,当然这里“神剧”的意思并非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这部神剧的优秀之处在于,虽然很多剧情不符合历史,只是大体符合历史走向,但是它所表达出来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套路,比之真实历史也不遑多让,可以说是相当的贴近生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经典的职场教科书作品。
但即使是贴近生活的经典电视剧,也难免有让人不是很理解,甚至认为是脱离实际的剧情,诸如隆科多身为牢头,直接成为九门提督,还有张五哥身为平民,竟然成为御前侍卫,给人的感觉是脱离了现实,很是不合理,那么这两个情况,到底合理不合理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当然还是再老生常谈的说一次,本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来说。
一、隆科多从牢头成为九门提督,还是很合理的
隆科多在被任命为九门提督之前,正式职务是理藩院守监,说直白点就是个牢头,由牢头直接成为九门提督这个位高权重的大员,乍一看,的确不合理。
但其实仔细看看剧情,会发现这还是很合理的,因为隆科多的资历是相当的老。
在追缴国库欠款剧情中,我们来看看追缴官员在传唤隆科多的时候,是这样称呼的:“原顺天府府尹隆科多”。
顺天府尹是什么级别呢?
顺天府是明清时期对于都城北京的称呼,而府尹是当时北京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在当时为正三品大员。
而之后隆科多因为实在还不起欠款,找六叔佟国维求救的时候,佟国维的话语中又透露出一个消息,那便是隆科多曾经在关外带过兵镇守一方,后来实在受不了关外的苦,私自逃回北京,因此被撤了职,虽然没有明确说隆科多在关外是什么级别,但应该是个将军或者都统之类的高级武官。
再参考之后隆科多成为理藩院的牢头,与老十三的对话,可以看出隆科多曾经跟随老十三在西北打过仗。
这样来看隆科多的资历是相当的老,跟着皇子老十三一起浴血奋战过,在关外带过兵镇守一方,起码是个将军,又当过顺天府府尹,这样的资历,同代人中还真没几个人比得上。
我们再来看看隆科多的身份,是正经的皇亲国戚,出自佟氏家族,是孝懿仁皇后之弟。
所以以隆科多的资历和身份来看,隆科多成为九门提督还是没问题的,还是很合理的。
可能还有人认为隆科多即使资历达标,但是任命程序不合理,所以多少还是有些不太合理的。
其实这个也很合理,在剧中隆科多之所以从备受冷落,到一举成为九门提督,关键原因在于康熙与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的那场意味深长的饭局中,这两个人经过看似平淡,实则大有内涵的对话,达成交易,那便是支持老八的佟国维下去,作为补偿,佟氏家族的隆科多上台成为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这么重要的位置,通过一场饭局而定之,看似有些戏剧性,其实这恰恰表现出这部电视剧的贴近现实之处,其实在历史上,很多大事或者官职任用,往往就是通过一场饭局,或者是君臣两人私下商议以后定下的,再说直白点就是很多大事情或者重要任命,往往就是掌握最高权力的几个人,在饭局中或者喝茶的功夫而定下,最后再象征性通过程序完成。
二、张五哥从平民成为御前侍卫,的确不合理,但背后寓意深长
张五哥身为一介平民,被任伯安和刘八女威胁成为替死鬼,后来在老四和老十三的申冤下,康熙是亲自前往刑场,揭穿了这场大冤案,最后张五哥不只是被救,更是因此被康熙亲点为御前侍卫。
单纯以这个来看,的确不合理,因为张五哥只是一介平民,根本不可能这样成为御前侍卫,也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御前侍卫的。
但是我们深挖雍正王朝电视剧背后关于这一设定的深意,还是会感觉其实这一设定还是不错的,还是有着其合理之处的。
我们来看看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对于这位皇帝的定位,不只是展现了他身为帝王威严一面,更是重点展现了他身为父亲,重视亲情一面。
而康熙之所以亲自破格点名张五哥为御前侍卫,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张五哥是一个孝子!
张五哥为什么甘心当替死鬼呢?
老八审问张五哥时,他是这般交代的,刚开始是因为刘八女对他们家有恩,并且答应到时候会让任伯安这个道台去保他出来,所以他就去顶罪,结果没想到这是死罪,但是张五哥不敢翻供,因为翻供了他爹就是伪证之罪,要流放三千里打八十军棍,他爹一把年纪了,要这么折腾肯定活不成了,所以张五哥害怕连累爹,就不敢翻供。
可以说张五哥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大孝子,为了父亲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康熙正是看中这一点,才让张五哥当御前侍卫,想要以此树立一个榜样,来无形中影响为了夺嫡而斗的乌烟瘴气的儿子们,使他们可以有所感悟。
但很明显,康熙这个行为是失败了,在一废太子之际,大阿哥审问太子是恶语相向,三阿哥看不下去,两人因此发生争执,康熙看不下去让他们住口,并且问道张五哥:“你是一个孝子,你见过有这样气父亲的吗”?问完就气得晕倒过去,体现出康熙身为父亲的无奈一面。
当然除却张五哥以外,康熙也一直在各种方面强调亲情二字,诸如一废太子时,他对老十三评价就很不错,说道老十三的“德”就很不错,能在那种时候陪着太子,是尽了做弟弟的情分,尽了做臣子忠义。
说完以后又开始批评老十三说的无情最是帝王家和骨肉相残等话,意思自己可不是无情之人,也不是骨肉相残的无道昏君。
可以说虽然张五哥从一介平民成为御前侍卫,的确不合理,但是通过张五哥孝子这一身份,突出剧中对于康熙身为父亲,很是重视亲情,却是遇到儿子之间发生九子夺嫡这种事情的无奈一面,这样的表达手法很是很高明的,使康熙这个人物很是丰满,让观众感受到即使是言出法随生杀予夺的皇帝,也有着常人的一面,身为父亲,在晚年重视亲情,却是求而不得,反而还要处处提防的尴尬。
第319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分析,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维克罗
张五哥这个名字取得好,大阿哥,太子,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电视剧中刚好没有五阿哥,这个张五哥刚好填上这个排行,康熙需要一个孝子,张五哥就成了他精神上的孝子,作为御前侍卫伴君左右。张五哥是老四和老十三发现的,被老十三从牢里救出来,康熙让他当御前侍卫,也说明十分信任这两个儿子。
不舍的眼神
御前侍卫必须是旗人,汉人想都不要想了
失落的约柜 回复 10-05 01:25
主要是要和领导扛过枪、打过炮、干过仗,这些比神马都重要…………
刘永臣 回复 09-14 12:41
汉人抬旗也不行,这个真的不是杠[呲牙笑]
陈yiyi
皇帝老子一句话就合理,那时候是朕即天下
爱喝茶的老王
侍卫貌似只从上三旗选?应该没记错吧
安静 回复 09-08 13:59
还有和珅也当过,他不是上三旗
冷风夏日 回复 09-09 11:31
和珅正红旗,下三旗,照样御前侍卫
恒平不易
清王朝表面上风光,内里千疮百孔,冠之盛世之名,可笑可悲
用户18xxx93
隆科多跟康熙牵过马[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HZ 回复 09-08 16:32
随他打过仗[吃瓜]
李建刚 回复 09-08 16:14
不止一次[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英不歪
你要是想讨论历史,就不要看电视剧小说。你要是想看电视剧小说,就不要分析合理性。
夜未央
我记得张五哥没少挨宾子[哈哈笑]
UC网友21xxxx6325
有啥合理不合理的,江山是朕的,朕愿意用谁就用谁[呲牙笑]
Guga90
府尹是清朝的官儿么?
无名 回复 09-17 07:52
顺天府尹 清剧经常能看到
天海云汐
康熙把张五哥留在身边 他的孝只是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他和老四以及老十三的关系 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四是孤臣 康熙必须提前做一些安排 事实证明 张五哥在紧要关头也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笑着哭] 个人见解 不喜勿喷[吐舌头咯]
Simon西门大官人
张五哥这个不合理,清朝御前侍卫通常都是满蒙八旗子弟,汉人很难 只有少数武举前几名的授予侍卫。张五哥明显没有武举功名 太假[得瑟][得瑟][得瑟]
侽亽、茱
抛开隆科多犯过的错误,以他的资历和能力再加上佟氏家族的影响力,足以当上九门提督
椛宠蝶
不会武功做什么侍卫?
UC网友18xxxx2573
姜子牙渔夫垂钓愿者上钩,诸葛村夫茅庐被三顾出山当军师……
UC网友18xxxx2573
诸葛村夫茅庐三顾做军师
天宇
最不合理就是康熙死前竟然没有见大臣和皇子最后一面,交代后事。
安之若素。0 回复 09-08 12:57
这不是不合理,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说雍正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的。谁又知道呢
UC网友14xxxx6167 回复 安之若素。0 09-10 08:53
虽然历史上的确是这样,但这也的确不合乎常理。
青崖白鹿
理论上是可以的,即将其加入汉军旗,甚至可以特恩加入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还有就是赐其进士,简拔为蓝翎侍卫,御前伺候。
UC网友12xxxx8262
远没杨角风的分析精彩
纸船 回复 09-08 18:53
扎心[好生气]
我爱你☆
分明就是省了个演员[呲牙笑]
UC网友21xxxx4679
康雍乾三朝皇上说啥就是啥,咋样都行
fds
隆科多好歹也是佟佳氏的继承人啊,他老叔不就是上书房的吗?
&Hoo
血溅太和殿都出现,一个小小侍卫算什么
ちん けん き
一个名牌大学出身[得瑟]一个小学级别,你都拿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