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6位司令员,回国后有什么待遇?四位升迁两人被降职!

青春诗行无悔 2025-01-10 14:28:09

1953年,持续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的胜利宣告结束,前往朝鲜的志愿军也先后凯旋。

志愿军在战斗中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身影哪怕时至今日,都让人无比的震撼。

只是,在一众志愿军与将领回国后,他们所得到的待遇却是不尽相同。

其中6位先后抵达抗美援朝战场的司令员,有四位是升迁,而有两位却是等到了降职的结果。

抗美援朝中,我方是属于胜利方,而两位司令的降职为的又是什么呢?或者说,6位司令的战功是有什么区别吗?

各司其职

从时间线上来看,这6位将领的在朝作战时间,各不相同。

接力彭老总—邓华。

邓华是所有司令中,在朝作战时间最久的一位。他从我国决定支援朝鲜的那个时候开始,就作为第一批入朝的将领,带领着13兵团奔赴朝鲜。

邓华刚到朝鲜的时候,担任的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从旁协助彭老总。

后来彭老总因为生病不得不回国治疗时,邓华就临时接下了彭老总的指挥工作,成为了军中在“带兵累计数量”里唯一一个可以与彭老总比肩的人。

值得一说的是,从1950年底入朝开始的5次大规模战役,都是由邓华指挥的,并且最终的结果都是大胜。

包括像他接下指挥大旗后的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等也都是大胜而归。

尤其是1953年7月金城反击战中的活捉伪“首都”师副师长这一步,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共军不得不就此停战并在协议上进行签字,也让持续了两年多的抗美援朝就此画上句号。

长津湖战役—宋时轮。

宋时轮也是第一批入朝的将领,与邓华一样,刚到朝鲜战场的时候,他也是副司令的职位。关于宋时轮,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长津湖战役。

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他带着部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路,把联合国军那被称作“北极熊团”的第7师第31团打得心惊胆颤。

哪怕直到今天,无数人再回看血战长津湖的那段历史,都让人无比的震撼。

无数的志愿军在战场上手脚冻僵冻坏,都没有人后退,哪怕手脚已经感受不到知觉,他们都依然记得要往前冲。

那一战,是志愿军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歼灭联合国军的建制团,狠狠的打压了联合国军嚣张的气焰。

上甘岭战役—杨得志。

杨得志是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带领着19军团抵达抗美援朝战场的。在邓华所指挥的第五次战役以及之后的那些硬战中,几乎都有杨得志的身影。

在铁原狙击战之后,杨得志就升任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在彭老总的担子交给了邓华后,邓华除了要指挥作战,还得忙着去与联合国军谈判。

那时候的杨得志就在军事方面分担了邓华不少的指挥工作,其中也参与了上甘岭的作战指挥。

在上甘岭中,他凭借着敏锐的作战嗅觉,提前察觉到了联合国军可能会提前开战,为上甘岭战役拿下了一个好的开端。

文登川“肉搏”—杨成武。

杨成武也是在1951年的时候加入战场的。他在战场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创下的军绩却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文登川之战中,他就带领着20兵团,在战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愣是将敌方的第7师打得哪怕许久之后,都心有余悸。

那一战中,他带领着志愿军,以肉身与敌人的坦克大炮相搏,在看似是败势的情况下,他用了3天的时间,歼灭敌军1.7万,彻底将败势进行扭转。

只是后来由于他生病的缘故,严重到连下床都困难,所以最后不得不中途回国。

后备力量—董其武。

董其武亦是在抗美援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加入的,在抗美援朝中,他主要负责后方警戒与后勤工作。

包括随时监控联合国军动态,以防止对方突然空袭;也包括装备粮食这方面的后勤补给、修建机场等工作。

后勤的工作虽然不到前线带兵作战,但是对于整个战场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旦后勤补给不及时或者在工作方面有疏忽,那么对于前方战场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而董其武作为后方重要的岗位,在坚守中,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多次入朝—陈赓。

陈赓可以说是在朝鲜战场上停留的时间最短的,但却是去朝鲜战场次数最多的。

陈赓三次入朝,虽然常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但是他提出的“坑道战”却是让志愿军在伤亡降低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说,从陈赓的过往从军经历来看,他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是“代司令”的职位,但是他却也是6位司令中能够直接跟彭老总对话的人。

那么要思考的问题来了,通过上面的描述,每一位司令看似都在抗美援朝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他们就像是一环扣一环,共同完成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什么还会有人因此收到降职呢?

谁被“降职”?

在6位司令中,关于4位升职、2位降职的原因,其实我们回到他们的战斗中去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从6位司令在回国后1955年的受勋来看,陈赓排在前面,被授予大将军衔。大将军衔的人数总共只有10位,仅次于元帅。

其余的邓华、宋时轮、杨成武、杨得志、董其武皆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上将军衔的获得者总计有55位。

从这里我们基本能看出,抗美援朝的胜利会对6人的受勋起到积极的影响,但是确定受勋人选毕竟是一件需要从将领们的过往贡献来做出综合考虑的。

而陈赓我们就不多说了,他从1922年就入党,经历了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他的资历可以说是比较深的了。

而另外5位中又是哪两位被降职呢?

抛开1955年的授勋不谈,从5位在抗美援朝中所做的贡献来看,像邓华、杨成武、杨得志其实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反观宋时轮与董其武,两人在回国后的具体待遇却是有些降了。

先来说宋时轮,在他的过往经历中,他的“三次入党”最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离党”是因为他在“四一二”政变中被蒋介石抓捕过,并在后来被释放后并未联系组织,而组织也不好判断他的党员身份。

第二次“离党”是因为他在红军大学学习的时候,性格直率的他与学员发生了争执,并被学员上报到了组织上,最后被开除了党籍。

在这两次离党中,宋时轮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复进行了总结,之后被毛主席重新任用,也就是第三次入党。

当然,三次入党并不能说是他降职的前兆,而影响他回国后待遇的,或许是长津湖战役。

终生难忘的战役

长津湖战役虽然在抗美援朝中狠狠的打击了联合国军的气焰,并且是唯一一次端掉联合国军团建制的战役,但是这也是一次让无数人为之泪目的战役。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们遇到了朝鲜百年以来的最大暴风雪,而宋时轮在指挥作战时,因为物资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使得士兵们穿不暖、吃不饱,甚至出现了“冰雕连”的情况。

三个连的志愿军在零下40度的气温中,哪怕粮食不够,哪怕已经被冻得失去了生命的体征,他们也依然保持原有的姿势,岿然不动。

“冰雕连”的坚守就连敌军看到时,心绪都难以平静,更何况宋时轮以及众多的国人呢?他们虽然胜利了,可是一个个成为冰雕的志愿军也是真实发生了的。

宋时轮回国后,担任了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而“冰雕连”亦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再来看董其武,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董其武是属于蒋介石阵营,可后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蒋介石继续发起内战,董其武就主动脱离了蒋介石的队伍。

从本质上来说,董其武对于战争是非常痛恨的,而他在一开始选择从军的原因也就是想要将敌人都赶出祖国,所以哪怕当时的董其武很得蒋介石的看重,他也并未继续追随蒋介石。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其实董其武还并非我党将领,但是他的弃暗投明以及为老百姓做的事却也是实打实的,因此在抗美援朝物资补给以及机场修建等重要的工作上,毛主席就想到了董其武。

事实上从抗战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对董其武很是欣赏,而在董其武不再追随蒋介石后,毛主席亦是欣喜,于是就让周总理前去找董其武,让董其武带领着成立只刚成立一年的绥远起义部队入朝作战。

董其武一开始想拒绝,因为他害怕自己的部队尚且不稳定,恐会有负重托,但后来他在理解到党对他的信任后,他也二话不说,毅然的加入了朝鲜战场。

在回国后,组织上计划将董其武带去朝鲜作战的起义部队(23兵团)进行缩编(缩编为69军)。

当然,补充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地逐渐解放,战事的逐渐减少,缩编的也并不止董其武这一兵团。

而上级考虑到董其武在抗美援朝中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原本兵团级别的待遇,于是在缩编之后,便想将其调往大军区做副手,那样的话,至少他在级别与待遇上是不会有什么变动的。

然而,董其武对于组织上的决定,毅然的拒绝了,并表示即使缩编也没关系,于是董其武也就在之后担任起了69军的军长,这也算是主动降职了。

所以,我们综合来看,其实宋时轮与董其武的“降职”也算是各有原因。

结语

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斗,虽然在6位司令中,每个人回国后的待遇都不相同,但这也无法否认他们在保家卫国中所作出的贡献。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们的英勇表现与胜利,对新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当下的我们有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因为曾经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0 阅读:3
青春诗行无悔

青春诗行无悔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