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千年:白起其实并未杀害那么多赵人,处决方式也不是活埋

江舸 2024-11-24 21:59:39
一、惨烈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军在秦军的围困下度过了四十六个日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随着粮草断绝,士兵们的心情愈发沉重,绝望的情绪在军中蔓延。

为了生存,赵军内部出现了不堪设想的自相残杀和同袍相食的悲惨场景。《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残酷现实: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在这漫长的围困中,赵军多次试图突破秦军的防线,但每一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赵括作为主将,虽然将军队分为四队,连续发起冲锋,却始终未能打破秦军的包围圈。四十六天的围困,赵军士兵们的精神和体力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他们不仅要与饥饿抗争,还要随时准备应对秦军的进攻。

在最后一次绝望的突围尝试中,赵括挑选了精锐士兵组成敢死队,亲自率队冲锋,希望做最后的努力。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打击了他,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胸膛,赵括从马上坠落而亡。

主将的陨落使得赵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士兵们斗志全无,最终四十多万人向白起投降,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告终。

从兵法视角剖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败北可归因于多方面因素。赵括实战经验匮乏,对攻守之道的理解尚浅。

他过分自信赵军自胡服骑射后的单兵作战能力,自视为天下无敌,可在野战中轻取秦军,这种骄傲与自大让他忽视了潜藏的危机。他对秦军单兵实力已经超越赵军的情况了解不足,对战争的复杂运作机制知之甚少,对敌手白起的军事谋略更是一无所知。

此外,赵军的兵力状况并不乐观,尽管赵军与秦军在人数上相差无几,但赵括实际指挥的野战兵力远未达到四十万之数,实际战力估计仅在二十万左右。相较之下,秦军动员的兵力则实实在在地超过了四十万。

很多历史爱好者也会疑问,赵军长期被围困,而名将廉颇与李牧缘何未能施以援手?

其实廉颇自被赵王剥夺兵权后,地位急剧下滑,门客纷纷散去,他闭门不出,终日郁郁寡欢,对长平之战的消息一无所知,即便有意解围,也无力指挥军队。

而李牧当时正忙于边疆防御匈奴的侵扰,秦军对消息进行严密封锁,赵军派出的求援使者大多被截获,消息无法传出,他对长平之战的爆发可能一无所知。

最重要的是赵国的后勤补给线也存在严重问题。赵括后路被断后,赵国未能全面动员以夺回粮道,其他诸侯国的援助也显得迟缓,尤其是魏国始终保持着观望态度。赵军因此在孤立无援中坚持四十六天后,无奈选择了投降。

长平之战的惨烈其实不仅仅体现在赵军被围困和自相残杀,最被后世铭记的是白起的杀降事件。

二、白起杀降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决定屠杀降卒,其决策背后有着多重考量。白起对赵军降卒的忠诚度持有深刻的疑虑。之前秦军虽占领上党,但当地多数百姓却选择迁出归顺赵国,这让他对赵国军民的忠诚又敬又怕。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即使在围困四十六天粮尽援绝,甚至出现以人肉果腹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显示出他们的顽强和敌对情绪。

白起担忧,一旦秦军放松警惕,这些降卒可能会重新组织起来,对秦国构成严重威胁。

而且当时秦国自身也面临着严重的后勤补给问题。为了打赢长平之战,秦国已经动员了一切可用的资源,甚至连 14 岁以上的男子都被征召参战,国家的人力物力几乎被耗尽。

在这种情况下,要养活四十万赵国降卒,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些降卒每天的粮食消耗巨大,而秦国军队自身尚且面临缺粮少衣的困境,无法再负担这样一支庞大的非战斗部队。

从战略角度考虑,释放这些降卒意味着将来秦军在攻打赵国时可能会遭遇更激烈的抵抗,增加秦军的伤亡。

因此白起可能认为,为了确保秦国的长期安全和战争的最终胜利,屠杀降卒虽然残忍,但在战略上是必要的。

关于白起杀降的方式,确实存在历史误解。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赵国降卒是被活埋的,但考古学的证据为我们揭示了更为复杂和残酷的真相。

考古学家在长平之战遗址的发掘中,确实发现了大量不完整的尸骨,这些尸骨上的刀痕和箭伤,以及部分尸骨中仍插着断裂的剑刃,都表明这些赵军降卒是在被诱骗至特定地点后,遭到了弓箭和刀剑的攻击。

这种屠杀方式比起活埋,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活埋四十万人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当时的情景,白起可能利用了赵军降卒对生存的渴望,以食物或归国的承诺为诱饵,让他们放下武器,并以小队形式被引导到预定的包围圈中。

在这种分散和孤立的情况下,赵军降卒无法形成有效的反抗,从而被秦军轻易击杀。“坑杀”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屠杀后的集中埋葬。

如今的考古发现也充分支持了这种推测:

尸骨坑分布在不同的方位,而非集中一处,表明降卒是被引导到不同的地点进行屠杀。

考古现场发现的燕赵刀币和箭簇,以及极少发现的赵军兵器,进一步证明了降卒在投降后,被收缴了大部分武器,并被分成小队引导至不同的地点,最终遭到了秦军的突然袭击和杀害。

三、伤亡数字的争议

关于长平之战的死亡人数,不同的史籍记载各有差异。

《史记》记载秦军在此战役中击杀、俘虏并坑杀了赵军四十五万,然而这一数字历来备受争议。

部分学者对此持有怀疑态度,认为该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依据《中国人口史》的观点,战国时期各国人口总和不过四千万左右,按照古代战争短期内可动员的兵源总比例,包括杂役在内约为 5%,那么各国总兵力应在两百万左右。

若平均分配,赵国所能动员的兵力不足三十万,即便赵国作为一方大国,其总兵力上限也不过在四十万左右,这其中大部分人需负责后勤补给,实际能投入战斗的精壮劳动力数量有限。

此外,根据长平之战遗址中发现的遗骨数量进行推算,当时双方阵亡的总人数可能仅有十万人左右。

再从实际战况分析,一支仅有两万五千人的秦军如何能抵挡四十万大军的攻势?这一点也令人对四十万这一数字的真实性产生疑问。

而且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国家若突然损失四十万精壮劳动力,其后果通常是灾难性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灭亡。

但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未能迅速攻下邯郸,这表明长平之战并未给赵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十年之后,赵国仍有能力攻打魏国的领土,因此,长平之战中赵军死亡人数四十万这一数字的准确性,显然存在较大的争议。

四、对后世的影响

笔者认为白起杀降的数字之所以被夸大,其实和长平之战对后世战争伦理的影响有关。

在此战之前,古代战争还存在不屠杀平民和降兵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杀害赵国降卒的行为,彻底颠覆了这一战争规则。

此举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极端残酷性,也使得后续战争中的道德约束显著削弱。自此之后战争中的大规模屠杀变得屡见不鲜,给无数平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而作为“吃螃蟹的第一人”,白起的战绩自然被后人越传越神,在一代又一代史学家的添油加醋之下,长平之战后的杀降,最终变成了“活埋四十万人”的恐怖记载。

1 阅读:117
江舸

江舸

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