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为啥能31小时拿下?范汉杰属下回忆:炮打司令部,威慑性太大

长江有大中 2025-02-11 01:31:46

锦州为啥能31小时拿下?范汉杰属下回忆:炮打司令部,威慑性太大

1948年10月,东野决定对东北的重要城市锦州发起攻坚。锦州虽然只是座小城,但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为了攻克锦州,东野做了很多准备。但实际上打起来的时候,却只用了31个小时就拿下了这座城市。

东野做了怎样的准备,为什么能在31个小时就拿下了锦州?

1948年10月14日,锦州城下突然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

随着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一声"总攻开始"的怒吼,900多门火炮同时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把这座千年古城震得地动山摇。

范汉杰站在锦州城防司令部里,手里端着的茶盏被震得洒出半盏茶水,这位黄埔一期的"剿总"副总司令突然意识到:这次共产党军队的炮火,和两年前四平街那些土八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一、铁流南下的秘密

1948年2月7日深夜,西柏坡的窑洞里还亮着油灯。毛主席披着灰布棉袄,握着铅笔的手在作战地图上重重画了个圈:"告诉林罗刘,要准备出关作战,先取锦州!"这份发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里化作电波,穿越太行山脉直抵哈尔滨。

此刻的东野司令部里,东野首长正对着作战沙盘出神。这位平素沉默寡言的统帅突然转身对罗荣桓说:"主席这步棋险啊。长春、沈阳、锦州三点,我们孤军南下,补给线要拉长八百里。"

图片源自网络

罗荣桓扶了扶眼镜:"但要是拿下锦州,东北这盘棋就活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想起了三年前初到东北时,被国民党追着打的狼狈模样。

3月的辽西走廊还飘着雪粒子,东野主力却已悄然开拔。为防止暴露战略意图,各纵队昼伏夜出,汽车轮子裹着棉布,马蹄用草绳捆扎。

最绝的是炊事班,行军锅都用棉被包着,就怕金属碰撞声惊动敌人侦察机。

三纵七师战士王大栓后来回忆:"那会儿白天猫在苞米地里,晚上行军像踩棉花,脚底板都磨出血泡也不敢吭声。"

二、钢铁包围圈

9月12日,东野突然出现在锦州外围。二纵抢占义县,三纵拿下高桥,五纵直插锦州机场。最狠的是九纵,三天奔袭二百里,把锦州城南的女儿河大桥炸得粉碎。范汉杰在作战室里急得直转圈:"这是要把我包饺子啊!"

此时的锦州守军其实并不弱。93军、新8军六个师加上暂编54师,拢共十万余人。城防工事更是经营三年,钢筋水泥的碉堡群连成蛛网,护城壕里埋着美制跳雷,城墙拐角藏着马克沁重机枪。

但范汉杰做梦都没想到,共产党军队这次带来了整整三个炮兵师。

10月5日,东野司令部前移到锦州北郊帽儿山。东野首长举着望远镜观察地形,突然指着城西北的配水池说:"那个红房子,必须拔掉。"

这个被国民党吹嘘为"第二凡尔登"的据点,外墙足有两米厚,15个暗堡组成交叉火力网。负责主攻的六纵十七团团长宋文洪立下军令状:"拿不下配水池,我老宋提头来见!"

14日清晨总攻开始后,配水池争夺战打得惨烈异常。国民党守军把重机枪架在水泥掩体里疯狂扫射,冲在最前面的三营教导员赵兴元带着战士们匍匐前进,用炸药包连续炸毁五个地堡。

当突击队终于冲进主楼时,全营400多人只剩下6个还能站着的。赵兴元浑身是血地站在废墟上,对着步话机喊:"报告首长,配水池拿下了!"

图片源自网络

三、雷霆万钧的炮火

真正让范汉杰胆寒的,是东野的炮兵集群。总攻开始前,900多门火炮在锦州城北一字排开,其中不乏从大连秘密运来的日制150毫米榴弹炮。这些钢铁巨兽被战士们用松枝伪装,直到开火瞬间才露出獠牙。

最要命的是东野的"斩首战术"。当范汉杰正在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时,突然一发炮弹穿透屋顶在会议桌上炸开。参谋处长当场毙命,副官的血溅了范汉杰满身。后来被俘的93军参谋长殷开本回忆:"共军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专打指挥所和通讯枢纽。"

炮火准备刚停,东野五个突击集团就像潮水般涌向城墙。二纵五师在城西北角打开缺口,战士们顶着灼热的气浪往里冲。有个叫梁士英的爆破手,在炸药包支架被炸断的瞬间,用身体死死顶住爆破筒。巨响过后,城墙豁开十米宽的口子,这个24岁的山东汉子却只剩下半截绑腿。

图片源自网络

四、摧枯拉朽的巷战

当东野攻入城区时,真正的奇迹才开始上演。按照常规巷战打法应该逐屋争夺,但东野发明了"穿墙战术"。各突击队以班为单位,用炸药和火箭筒在民房墙上开洞,像穿山甲一样在建筑群中快速穿插。国民党守军还没反应过来,背后就响起了"缴枪不杀"的喊声。

新8军22师师长李长雄躲在中央银行地下室,听着头顶轰隆隆的脚步声,突然发现电话线全断了。等他慌慌张张钻出来时,迎面撞上东野战士的刺刀。这个黄埔五期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地堡群,怎么半天工夫就土崩瓦解了。

15日傍晚,范汉杰化装成老农企图逃跑,在锦州东南的谷家窝棚被民兵识破。当这位佩戴中正剑的将军被押解经过还在冒烟的城墙时,突然停下脚步问押送战士:"你们到底用了多少门炮?"战士咧嘴一笑:"不多,刚好够送你们回老家。"

31小时,仅仅31个小时,这座被蒋介石称为"东北锁钥"的战略要地就换了旗帜。

捷报传到西柏坡时,周总理兴奋地拍着桌子:"东野这回可把老蒋的棋盘掀了!"毛主席却盯着东北地图若有所思,他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在辽西平原上演......

注:【本文部分数据整理自公开网络资料】+【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认知边界】+【不作为决策依据】

0 阅读:0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