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红军的热衷于夺取大城市,打败白军?
苏联红军的胜利秘诀,简单粗暴——抢占城市,翻遍仓库,武装百万大军。
别的军队打仗讲究战术,他们直接靠“库存”撑起战争机器。
彼得堡、莫斯科、图拉这些地方的仓库一打开,全是枪炮弹药,拿起来就能干。
这不是战术高明,而是手里有货。
苏联红军的战争逻辑,就像商人抢占货源,谁掌控了城市,谁就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
第一章:苏联内战背景——“谁才是俄罗斯的主人?”1917年,俄国经历了两次革命,先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接着十月革命让布尔什维克党(也就是后来的苏联共产党)上台执政。列宁同志带着他的红色大军,宣布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然而,这事儿让不少旧贵族、军官和外国势力很不爽。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内战爆发了——红军(苏维埃军队) vs 白军(反革命武装)。
白军可不是什么善茬儿,他们背后有英、法、美等的支持国,装备精良还有,不少沙俄时期的军官带兵。打仗而红军呢?一群就是一开始破穿着破烂烂的工人、农民和士兵,连枪都未必够分。但红军有个最大的优势——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打,土豪分田地!”这口号一喊出来,立刻吸引了无数穷苦百姓的支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58deb7f96a3474e81984248a1530b9.jpg)
红军的战略非常直接——“抢城”。为啥?因为城市里有粮仓、武器库、工厂和有钱人的家产。红军占领一座城市,就能迅速获得补给和装备。比如,在攻打基辅的时候,红军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冲进城里,把白军赶得屁滚尿流。然后,他们就开始“翻仓”了。
2. 翻遍仓库:的好翻身穷人机会“翻仓”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在找宝藏,但其实更像是一场“打土豪,分田地”。红军占领城市后,会把仓库所有、贵族的豪宅和商店里的东西都翻个底朝天。粮食、武器、衣物、金银首饰……统统归红军所有。当然,这些物资不仅要用来武装自己,还要分给当地的穷人。比如,在某个村庄里,红军把贵族的地主庄园烧了,然后把粮食分给饥肠辘辘的农民。农民们一看,“这红军真不错!”,于是纷纷加入红军队伍。
3. 武装百万大军:从农民到战士红军的扩军速度堪称神速。他们不仅从城市里抢武器,还从农民那里征集马匹、粮食和劳动力。很多农民原本对战争没啥兴趣,但看到红军能打土豪、分田地,立刻就来了精神。
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拿着锄头、镰刀和猎枪去参军。
红军的将领们也很聪明,他们会给新兵快速培训,然后直接扔到战场上“现学现卖”。毕竟,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战士才是最靠谱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e79d4d3e55179f0190c7bce8b2d909.jpg)
白军虽然装备好、训练有素,但他们有个致命缺点——“太贵族”了。白军的军官们总是穿着笔挺的军装,操着一口优雅的法语或英语,仿佛自己是沙俄时期的贵族一样。问题是,他们面对的是穷苦出身的红军战士和农民。红军根本不在乎什么形式主义,他们为自己而战,他们打仗就是为了活命和报仇。
更搞笑的是,白军内部经常因为权力斗争而乱成一团。比如,在某个战役中,白军的几个将领因为意见不合居然战场上,在起了打口水仗,结果被红军抓住机会,一击必杀,直接打了个措手不及。
2. 白军的“浪漫主义”与“现实差距”白军喜欢搞一些“浪漫”的事情,比如穿着华丽的装军在雪地上行,军或者在战斗唱中着军歌冲锋。问题是但,红军根本不care这些花架子。红军的战术很简单——“打不死你,累死你”。他们会在泥泞的路上设置陷阱,在寒冷的冬天让白军冻得直哆嗦。总之,红军就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把白军打得满地找牙。
3 白军的“外援”与“水土不服”虽然白军得到了英、法、美的支持,但这些外援其实帮了倒忙。比如,英国人给白军送了一批先进的武器,但白军的士兵不会用这些儿玩意,结果反而成了红军的靶子。更搞笑的是,有些外国顾问看到红军的战术后,直接惊呼:“这简直是原始部落的打法!”但事实证明,红军的“原始打法”反而更有效。
第四章:红军的胜利——“简单粗暴就是真理”1. 红军的“草根智慧”红军之所以能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懂得“接地气”。他们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也知道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在缺粮的时候,红军会直接去农村抢收庄稼;在缺武器的时候,他们会去城里翻仓库;在缺兵的时候,他们会发动群众参军。这种“草根智慧”让红军资源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能战斗力保持。
2. 红军的“团结与纪律”虽然红军看起来很“糙”,但他们其实有一套严格的纪律制度。比如,红军明确规定: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违者军法从事。这种纪律性让红军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让他们在战斗中更加团结一致。
3. 红军的“持久战”——“磨死你”内战打了好几年军,白虽然装备好、训练好,但就是扛不住红军的“持久战”。红军会一直骚扰白军的补给线,让他们得不到粮食和弹药他们会;一直攻击白军的薄弱环节,让他们疲于奔命;他们还会一直宣传自己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们。最终,白军被红军磨得只剩下一堆残兵败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dc1eac1ffe3d2d8b7fb8009e24ace8.jpg)
1922年左右,苏联红军基本上消灭了白军的主要力量。这场内战虽然结束了,但它给苏联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苏联通过这场战争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让世界看到了红军的简单“人民力量”背后的强大生命力。
至于白军?他们要么逃到了国外,要么被红军俘虏了。有些人后来还成了苏联的敌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不再是俄罗斯的主人了。
结语:历史告诉我们,“简单粗暴”也能赢苏联红军打败白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简单粗暴”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只要你的目标明确、群众支持、纪律严明,就算资源再匮乏、对手再强大你,也能找到胜利的办法。
当然啦,历史不是笑话,但我们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去理解它。毕竟,历史越有趣,就越容易被记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