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秦琼一直是“二哥”:在贾家楼结义之前,单雄信和王伯当管他叫二哥,贾家楼结义的时候,秦琼还是二哥——大哥是魏征魏玄成,三哥是徐茂公。
徐茂公就是大唐名将李勣,其人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投唐后赐姓李,为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李世勣跟观世音一样为了避讳,都去掉了中间那个“世”字。
我们细看隋唐史料,就会发现所谓的“贾家楼结义”或“贾柳楼结义”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此事跟另外三件事一样,看似替秦琼脸上贴金,实际是抹黑了秦琼的英雄形象,程咬金也跟着受了牵连。
之所以有贾家楼和贾柳楼两种说法,是因为不同版本的小说描述不同,有的版本说那酒楼是贾润甫和柳周臣合伙开的,有的版本说是贾润甫自己开的。
贾润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新唐书·列传第九·李密》中有“司仓贾润甫”劝李密不要糟蹋粮食的记载:“人,国本;食,人天。今百姓饥捐,暴骨道路。公虽受命,然赖人之天以固国本。而禀取不节,敖庾之藏有时而儩,粟竭人散,胡仰而成功?”
看起来隋唐英雄小说把贾润甫写成大掌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加入瓦岗军后,工作基本相当于后勤部长。
史书中有贾润甫,也有王伯当,王伯当确实是一位义气英雄,他不但在李密杀害翟让的时候救了单雄信和徐世勣,还在李密降唐复叛自寻死路的时候不离不弃:“高祖(李渊)诏密以本兵就黎阳招抚故部曲,经略东都,伯当以左武卫将军为密副。驰驿东至稠桑驿,有诏复召密,密大惧,谋叛。伯当止之,不从,乃曰:‘士立义,不以存亡易虑。公顾伯当厚,愿毕命以报。今可同往,死生以之,然无益也。’”
王伯当投唐,马上就受封左武卫将军,这待遇已经很高了,但是王伯当抛弃了已经到手的高官厚禄,明知李密做事不对也没有分道扬镳,结果跟李密一起,被右翊卫将军史万宝派副将盛彦师伏兵截杀:“密军半渡,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王伯当亦死之,与密俱传首京师。”
李密被杀时只有三十七岁,秦琼和罗士信成名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一个十三四岁,这是隋唐史专家蒙曼考证出来的——笔者只看到了罗士信十三四岁的时候,与秦琼并肩作战,以一千奇兵大破卢明月十万的记载,没找到秦琼当时有多大。
不管秦琼在张须陀麾下与反王作战时有多大,他都不可能与单雄信等人“结义”。所谓的结义,其实是对秦琼的抹黑:秦琼在来护儿帐下为护卫军官,跟随张须陀征战有功而受封正六品建节尉,既不可能跟那些“江湖中人”义结金兰,也不可能对“劫皇杠”的程咬金、尤俊达进行庇护,跟罗艺也不沾亲带故,所以贾家楼结义和当锏卖马、称罗艺为辜负、包庇劫皇杠巨寇一样,都是虚构的故事,在历史上绝对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
如果秦琼真与另外四十五人结义,那么他就应该与他们同生共死,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倒不是秦琼不讲义气,而是秦琼根本就没有与他们结拜——贾家楼四十六友中的鲁明星、鲁明月,实际就是被秦琼和罗士信剿灭的卢明月:“叔宝与士信驰至其栅,栅门闭不得入,二人超升其楼,拔贼旗帜,各杀数人,营中大乱。叔宝、士信又斩关以纳外兵,因纵火焚其三十余栅,烟焰涨天。”
在某些版本的隋唐英雄小说中,罗成跟罗士信就是一个人,比如《大唐秦王词话》里的徐茂公和单雄信都介绍“此人姓罗名成自士信”,罗成跟尉迟敬德交手前也是这样自报家门:“吾乃姓罗名成,字士信,你通名来!”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忠义传》中都有罗士信的记载,他跟秦琼是从小就一起战斗的好兄弟,却跟燕郡王罗艺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说秦琼是罗艺的内侄,也是对秦琼的抹黑:其一,罗艺非但不是好人,而且跟瓦岗军是死对头;其二,秦琼的姑姑,也绝不可能给罗艺当偏房——隋唐小说中的罗艺是有正妻的,秦氏是侧室,这摆明了是说秦琼出身低微。
小说和戏剧中罗艺的正妻记载不一,有的没有姓名,有的叫姜桂芝,正史中罗艺的夫人姓孟:“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武德二年冬十月己亥,封幽州总管罗艺为燕郡王,赐姓李氏。曹州女子李氏自言通于鬼物,谓艺妻孟氏曰:‘妃骨相贵不可言,必当母仪天下。’孟氏由是遽劝反,孟及李皆坐斩。”
秦琼跟罗艺不沾亲带故,更不会因为受县令差遣被困途中当锏卖马——秦琼也是将门之后,入伍后就跟着来护儿,得到的赏赐远非其他将校可比,秦琼母亲亡故,来护儿不但送了厚礼,还预言秦琼将来富贵不可限量。
秦琼是正六品建节尉,隋唐时期的县令,根据县的大小,一般是从六品上到从七品下,都比秦琼的级别低,而且隋唐并没有重文轻武、以文制武之说,像秦琼那样的建节尉,县令根本就动不得。
秦琼是有品级的正规军官,当然不会当锏卖马欠了单雄信人情:如果秦琼真欠了单雄信人情,后来单雄信被俘后根本就不会被杀——以秦琼跟李渊、李世民的关系,他说一句话,就能保住单雄信的性命。
在加入瓦岗军之前,秦琼和单雄信是敌手而非朋友,程咬金也没有贩私盐、卖柴筢,也不会用大斧:“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
说老程是大字不识的穷苦莽汉,当然也是抹黑:程咬金不但家境富裕,而且还娶了东阿县令之女,该女亡故后,程咬金又从当时一等门阀清河崔家续弦,由此可见,老程不但品貌出众,家世也是十分显赫的——古代联姻讲究门当户对,清河崔家比川陇李家地位还高,又岂能把姑娘嫁给私盐贩子出身的“皇杠劫匪”程咬金?
程咬金在隋末乱世聚众自保,当然也不会跟“南七北六十三省总瓢把子”单雄信等人结拜,秦琼、史大奈、屈突通就更不能了:屈突通的年纪,应该不比秦琼徐茂公的父亲小,而且地位也高得吓人,史大奈是“突厥特勒”,是阿史那氏贵族甚至是王族,也不曾在罗艺手下混饭吃——阿史那大奈是李渊晋阳起兵的“从龙之臣”,是李渊赐姓为“史”。
史大奈和秦琼出生时间不详,但屈突通的生卒时间是有史可查的(557年-628年):“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奚族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擢左武卫将军……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
大业年间的屈突通就已经是封疆大吏,即使贾家楼结拜是大业十年(614年)杨广征辽东期间,那时候的屈突通也已经年近六旬,而生于594年的徐世勣在大业十年才二十岁,足足比屈突通小了三十七岁,您说是屈突通管徐世勣叫三哥,还是徐世勣管屈突通叫叔伯?正六品建节尉秦琼和翟让麾下的“飞将”,又怎可能同烧一炉香?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话只能说是对了一半:虽然没有正式史料记载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但是他们义虽君臣恩若兄弟,确实留下了千古佳话;瓦岗群雄确实星流云散,甚至反目成仇刀兵相见,但他们却没有在贾家楼或贾柳楼结拜,所以也不能说秦琼不救单雄信是不讲义气。
瓦岗群雄中,王伯当的义气是不容否认的,秦琼与程咬金、罗士信的感情也很深,但是说秦琼为了兄弟义气而罔顾法度,那也不是英雄秦琼,而是梁山朱仝雷横和宋江了。
来护儿对秦琼的评价很准确:“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秦琼有才有武,勇悍非常,志节完整,冲锋陷阵更是隋唐第一,演义小说强化了秦琼的义气,弱化了秦琼的武功,那么在熟读隋唐史料的读者诸君看来,秦琼是怎样一位英雄?在真正的史料中,秦琼的武功,在隋唐猛将中能位列第几?
大江东去
秦琼是隋唐第一猛将单挑王,能飞马植槊历史上的武将能这么玩的屈指可数。
万事皆顺
哪有演义里那么戏剧化,正史中从来都没有什么贾家楼结拜,演义里一半以上的人物也都是虚构出来的,秦琼最早和程知节(程咬金)罗士信(罗成的原型)一起在来护儿和张须陀手下并肩作战过,只有他们三个是过命的兄弟,在瓦岗的时候和其他人几乎没任何交情,比如单雄信王伯当李绩等等就像是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同事见面顶多打个招呼而已,而且整个瓦岗内部管理混乱勾心斗角,派系林立从来不团结,要不然瓦岗有这么多的人才也不会这么快就破产,从瓦岗出去之后他们各为其主,后来在战场上见到以前的同事根本都不留手,没有任何感情而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隋唐时期大半的人才都是出自瓦岗的,比如秦琼、程知节、罗士信、李绩、单雄信、王伯当、魏征、裴行俨等,包括后来让大唐吃瘪的刘黑闼也曾在瓦岗进修过
两山贼与猪濑野
李绩那个好像是李治搞的吧,还有观音也是民部改成户部也是
青菜萝卜葱
上柱国,隋唐单挑王
篳墨紙硯
现在的人看过去的历史人物都是看烂片电视剧来定义的从来都没有自己去搜看史料,烂片只要煽情,就会被有心人的悠悠众口扭曲诋毁抹黑![并不简单]
可以知道什么呢
秦王每遇斗将,必遣琼出,从无败绩,故秦琼武力值应该排前三或五,再有就是罗士信与裴行冉(俭)裴元庆原形,也是无敌将!琼位凌烟阁最末,是因不愿太多参与玄武门之变(他是李渊的人),后有自保长期装病所致!
用户10xxx41 回复 04-08 23:20
武力值第一[点赞]
冲气为和
正史记载,秦琼和程咬金一起被王世充军队生擒,一起投降王世充,又一起逃离投入大唐,主意还是程咬金出的。
L。
唐朝史记能有多少是真的!一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弟夺位能有真的吗!你们还老纠结这个那个!真是跟着起哄架秧子。
溪午不闻钟
屈突通都有准确的生卒年,秦琼那么出名的人物,为什么没有准确的出生日期?
iscking
秦琼的父亲也有史料。北齐的中级军官,北齐灭国后回乡,隋灭亡前辞世。在北齐军中按出身和北齐精锐的外族军团没啥大关系,应该就是山东的地方派系,罗艺倒有可能是外族军团出身的北齐高级军官。所以两家不可能有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