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来访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就中东持续危机及两国全面合作计划的实施展开了讨论。
关于这次会晤,中方发布的新闻稿是这么说的:双方要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调配合,携手推动“大金砖合作”提质升级。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加强团结合作。
阿拉格齐来访,恰逢怎样的时机呢?应该说对伊朗来说,是危机重重,很多问题还很棘手。
最近的一个麻烦,就是叙利亚正在发生的事。2024年12月初,叙利亚突然变天,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一夜间垮塌。作为阿萨德多年的盟友,伊朗在各个方面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看看地图就能知道,叙利亚南边是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北边是土耳其,西边靠海,东边是伊拉克。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伊朗经营的“抵抗之弧”里重要的中间节点,从伊朗本土往黎巴嫩和加沙地带运输各类物资,都需要经由伊拉克再到叙利亚运进去。
如今叙利亚在台上的已经是亲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势力,对伊朗继续经营“抵抗之弧”会是个很大的麻烦。当然,时间长了,伊朗可能也会找到新的渠道和模式,继续支持西亚弱小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抵抗,但黎巴嫩的真主党和加沙的抵抗组织能否撑过这段时间,是存在风险的。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伊朗恰恰现在就是各方面的“硬件”还不够硬。
经济方面,伊朗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国内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10月,把对伊朗的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从3.3%上调到了3.7%,并且认为有迹象表明该国越来越不受美国制裁的经济影响,但严峻的形势也依然存在。
比如伊朗工矿农总商会主席哈桑扎德11月时就曾表示,根据2024年3-6月经济监测报告,伊朗生产部门企业实际活动能力仅41%,国内有高达59%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按照IMF数据,伊朗2024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仍然有30%以上,经济活动人士对形势改善的乐观预期,已达到过去20个月的最低值。
此外伊朗对外输出石油也遭到越来越多的限制,2024年10月,伊朗石油出口量曾降至60万桶/日,远低于此前的140万桶/日。同时伊朗也不像沙特这种不受美国约束的产油国一样,可以到海外开展投资等活动。在国际油价会因为很多因素而波动的今天,如何开发石油之外的手段赚钱,对伊朗来说是个重要但又不好解决的课题。
军事方面,叙利亚变天之后,很多防空资产被摧毁,从以色列到伊朗的空域,对以军来说更安全了。换句话说,伊朗的门户对以色列敞开得更大一些了,而伊朗自身的防空能力短期内很难得到强化,这导致重要目标遭袭的可能性更大了。
在这样的现状下,在国际上找到还能帮一把手的国家商量和合作,就成为必须。
中国和伊朗都是金砖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中国还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在外交层面,也曾经让伊朗和沙特放下恩怨携手合作。因此中国的态度和建议,对于未来形势还不明朗的伊朗,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双方外长见面,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8月上任之后第一次访华,中方给的建议里,有几点很关键,那就是“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加强团结合作”,这些可以说是对伊朗最好的忠告。
所谓保持定力,或许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加沙的“抵抗之弧”相继遭遇挫败之后,伊朗应该审时度势,在自己的地区目标(也就是遏制以色列的侵略暴行)上采取更稳健和长期的打法,而不要有什么太过激进,寻求“毕其功于一役”的念头。
而“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是中方希望伊朗能够意识到,发展壮大自身才是最关键的。只有自己的经济和产业强大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自然有大国博弈的资本。在本身经济还薄弱的前提下,对外输出任何东西,都很难获得长期持续的成功。
最后的加强团结合作,则是提醒伊朗,应该多考虑和地区其他国家的良性互动,哪怕是和土耳其或者其他不够友好的国家,或者变了天的叙利亚,也应该尽力维持面子上过得去,为自己赢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而对于在中国撮合下已经握手言和的沙特,伊朗是不是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与互动?这可能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在这些忠告之外,王毅外长也表示了中方愿意和伊朗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也算是给伊方吃的一颗定心丸。但有一点,伊朗必须确定自己现阶段的核心利益究竟在哪里,然后才会到中方选择如何去支持的这一步。
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答记者关于中伊外长会晤的问题时就表示,中国将“坚定支持中东国家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从伊朗的现状来看,目前显然还没有探索到最合适的发展模式,至少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阿拉格齐外长从中国带回去的,应该不止对外公布的短短这几句忠告,希望这些,再加上在中国的见闻,能给伊朗高层提供些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