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形势的忧思

散步说文化 2024-06-07 11:46:15

近日散步,走进附近的古玩市场。

里面静悄悄的,除了老板和店员,几乎看不到人。在一家安徽人开的茶叶店里,与老板聊了一会经济形势。

他忧心忡忡地说,从去年开始,茶叶生意就不好做了。做茶叶的,大都亏钱,现在种植和加工茶叶的老板,很多都不干了。

经济大环境不好,好一点的茶叶卖不掉,差一点的竞争不过网上销售的。在上海,虽然实体店生意不好做,但房租却一点也没降。

他说,再坚持一下,如果不行,年底就可能关店了。临别时,他告诉我,买吃的东西,不要图便宜在网上买。我点头称是。

茶叶店只是中国经济态势下的缩影。

目前,经济下行,房地产不振,失业率高企,老百姓资产缩水,消费意愿下降,实体店确实难做,上海许多知名店铺纷纷关门停业。

关于中国经济困境的原因,诺奖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是重投资而轻消费,不幸被他言中,可谓切中时弊。

显而易见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三驾马车”出了问题,跑不动了。消费不振,生产内卷,产能过剩,出口受阻,贸易壁垒,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

克鲁格曼当年认为靠投资拉动经济的“这样一种快速的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观点,可谓振聋发聩,对照当下中国经济状况,无疑得到了鲜明的验证。

他最早提出这个观点是在2013年的以《Hitting China’s Wall》为题发表的文章中,许多人不以为然,还被冠以唱衰中国经济论的否理邪说,而被国内所谓专家猛批。

其实,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不能看短期的G DP增长趋势,而是看长期的治理结构,使经济可持续稳健运行。

长期以来,过于唯上的思维惯性,不敢讲真话,致使经济政策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即使出了问题也难以得到真正纠偏。

真话不敢说,大话人人讲,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决策变成了拍脑袋,执行变成了迎合,真实的声音常常被忽略。

当下中国不缺经济学家,但缺少常识常理,尤其是缺少有真知灼见、为生民立命的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某教授说中国工业能力已“清场式遥遥领先”,有点吹牛不打草稿之嫌,表面上看是增加国人自信,实则误导政府和忽悠公众。

经济学本质上是选择的学问。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适合的选择。

如果方向选择错了,再多的刺激措施跟进,可能都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实施双循环模式,从就业入手,扩大百姓收入,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和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近日国家密集出台了扩大开放、促进房地产、刺激消费的重磅改革政策,以及推进新质生产力,意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但愿这些政策能够落地见效,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向好发展。

1 阅读:3

散步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