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经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确实有很多作用。它首先是一种学习知识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知识,得到一种思维方式。再往深层次说,如果这个孩子是读书的料,他会产生悟性。悟是读书的终极目标。
悟性就是别人看热闹,他看门道,他能从这些信息当中读出规律来,可以读到万事万物的规律,得出自己的心得,他的智慧就提高了。
如果没有悟性,读书再多也只是接收了一堆信息。高一个层次是多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最高的目标就是悟。悟出道理来,悟出规律,用自己的一两句话可以总结一整本书说的道理。
孩子现在不爱读书,是因为书的内容与孩子不匹配,孩子接收到的是一堆不感兴趣的信息,不理解的信息,孩子觉得毫无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读,所以不爱读。
经典名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孩子喜欢这些内容,喜欢这个故事情节,有可能改变他的思维方式,或者能悟出点东西来。也有可能他只读故事情节,看不到背后的道理,这都没关系,起码他对内容感兴趣,故事情节能吸引他,这就可以继续读下去。
另一部分孩子是,既看不到背后的道理,连字面信息也不感兴趣,觉得这些书晦涩难懂,特别是一些名著,孩子会排斥。
人干事情吧,得跟自己的身体、头脑或者智慧匹配才能同频共振。不喜欢的排斥的就是不匹配,那么你换一个匹配的就可以了。
孩子读不进去,大体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书太简单了,孩子比书高明,你给孩子读更高深的经典名著即可,但这种情况极少见。另一种情况是,名著太高深,孩子跟不上节奏,这时候就换简单些的书。
虽然学校推荐经典名著,但这是一刀切的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孩子。有的孩子成绩好,但不代表他阅读能力强,有的孩子你看他调皮捣蛋,但是他阅读兴趣大,所以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匹配难易程度,还要匹配内容。童话、科幻、侦探、校园、英雄、公主、搞笑、机甲…不可能某一种内容匹配所有人,得多试几种,找到那个匹配的。
这就像最适合自己的发型一样,换成一个别人的发型,就觉得奇怪,心里不舒服。孩子的阅读也是这么个道理,得难易程度相匹配,内容相匹配。
孩子是依靠感觉行动的,他感觉这个事情奇怪或不想干,说明这个事情有问题。阅读上的问题就是此时此地此空间不匹配,各种不匹配导致不能同频共振,所以,听孩子的大概率方向对了。
孩子凭借智慧和灵感分辨事物,却不用语言说出来,不会说、不好意思说或者不敢说,感觉到这些跟自己不匹配,自己不想读,但是他说不出,无法表达,他无法对家长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老师安排读经典名著要考试,这种情况不叫阅读,这叫作业。作业是完成一项任务,作业没有喜不喜欢之分了,每一项作业都是孩子热爱的吗?
阅读作业,和其他作业是一回事儿,把作业完成并应付考试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喜不喜欢,这只是披着阅读外衣的作业而已。
通过做阅读作业来爱上阅读不能说100%不可能,但是几率很小。最后还得绕回去:读书的终极目标是启发智慧悟出规律。
信息和故事本身是没有用的,它们背后的道理和规律才有用。当然了,悟出规律不代表能行动,行动是另外一回事了。悟出规律是知行合一中“知”的那一部分;执行力则是另外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