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杜甫草堂

醉翁刘尧 2025-04-04 14:56:35

重温杜甫草堂

刘长权(淮北)

我第二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的杜甫草堂。重温杜甫草堂的故事。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在门口稍作停留拍照留念,入内。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半身杜甫像。从远处看,那尊半身像在草堂的静谧氛围中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像是从这片古老的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化符号,与周围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和谐地融为一体。杜甫像的轮廓在阳光的映照下,勾勒出一种凝重而又不失灵动的美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故事。近观,杜甫的给人一种沉稳而又内敛的感觉。他双手后背,仿佛已经与这片草堂的土地建立起了一种永恒的联系。他的身躯微微前倾,似乎正沉浸在对诗歌的构思或者对世事的沉思之中。那身姿里蕴含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就像杜甫在经历了无数的漂泊与磨难后,在草堂寻得了心灵的栖息之所。再看他的面容,每一处细节都被刘开渠大师雕琢得入木三分。他的面部线条柔和而又坚毅,岁月的痕迹清晰地刻在他的脸上。双眉略微低垂,眼睛深邃而有神,目光中透着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天下太平的期许。那眼神犹如一泓深不见底的湖水,平静之下是无尽的情感波澜。他的鼻梁挺直,嘴唇紧闭,仿佛正在默默吟诵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又像是在压抑着内心深处的叹息。杜甫的衣着刻画得也极为细致。他身上的长衫自然地垂落,褶皱之处仿佛都有着岁月的记忆。衣服的纹理如同他诗歌中的韵律,有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长衫的质地看起来厚实而又质朴,就像杜甫本人一样,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守着内心的高洁。刘开渠大师用他的巧手,将杜甫的形象以半身像的形式永远地定格在杜甫草堂。这尊铜像不仅仅是一尊铜铸的艺术品,更是杜甫精神的化身。它凝聚着杜甫对诗歌、对生活、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关怀,让每一个来到草堂的人都能在这尊铜像前,感受到杜甫诗歌的伟大力量,以及那个遥远时代的文化底蕴。刘开渠大师塑造的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形象,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让人沉浸在唐诗的浩瀚海洋之中。草堂内的浣花溪旁小径蜿蜒曲折,路旁的花草点缀其中,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再游成都中山广场……(待续)

个人简介:

刘长权,号醉翁,笔名刘尧醉翁,男 ,汉族,中学语文老师,已退休。 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江淮诗书画院女子诗词学会顾问,淮北市诗词学会学术指导,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诗词赋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江淮诗书画研究》《淮北日报》、《淮北文史》、《春风十万里文学》、淮北市诗词学会会刊等。星瑞集团2021年国庆诗词征文大赛”《鹧鸪天•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三等奖。

0 阅读:0
醉翁刘尧

醉翁刘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