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古松
3月28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其全年录得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同时,其全年126.92亿元的净利,同比大涨80.73%,创历史新高,稳居国产品牌前三名。而19.51%的毛利率,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领先行业平均值15.21个百分点。

产品方面,2024年长城汽车总销量为123.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海外市场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
在利润与销量同步增长的背后,长城财报中有两项指标值得关注,其中:
2024年长城单车收入为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
而这两项数据映射到长城的发展战略中,对应的则是其全面智能化转型,推动了品牌向上,进而提高了产品溢价水平。同时,其聚焦越野市场的战略帮助其产品实现了差异化,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而长城体系化的生态结构帮助其优化了成本控制,进一步扩宽了利润空间。
一、越野市场基盘持续稳固“中国每卖出两辆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汽车。”
越野市场是长城的基盘。根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长城越野车销量同比增长40%,市占率达50%以上。
其中,坦克作为其越野产品体系的当家品牌,2024年销量达23.1万辆,同比增长42.12%,蝉联中国市场越野产品销冠。而哈弗品牌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达7.07万辆,魏牌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达5.55万辆,同比增长达56.60%
对于越野市场深刻理解,使得长城拥有了重新定义市场的能力。
2024年,长城发布“越野分级”战略,将该市场进一步细化为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及城市SUV四个级别。而根据不同级别车型的越野能力,长城又将越野工况归纳为雪地、山地、沙地、泥地四大典型场景。根据越野难度和风险程度,按递增顺序分为1至10级。
长城汽车表示,对产品能力的分级,可帮助用户根据用车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车型。同时,对于越野场景的细化,将帮助用户了解所处越野环境,进一步实现安全越野。
但将用户需求代入到长城的越野分级战略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应的消费群体规模与分级金字塔呈现明显的反相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依旧集中于“高频城市通勤”兼“低频轻越野”这一场景。

针对城区需求的用户,长城在2023年发布的Hi4混动技术,打出“全工况效率最优”的标签,发动机热效率达41.5%,系统综合效率98%,提升能耗经济性的同时增强了驾驶性能,满足场景普适性,满足了“城市SUV”用户的需求。
而针对城区与越野两种工况兼顾的用户,长城于2024年推出Hi4-Z技术品牌,采用解耦电四驱技术,取消了中央传动轴,通过P2(前桥)+P4(后桥)双电机实现电控四驱,保证扭矩分配的灵活性。搭载车型装配59.05kW·h的电池包,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保证了用户城区驾驶的经济性。
同时,搭载Hi4-Z技术架构的整车产品,采用前后桥机械差速锁和迪翁五连杆越野专用后悬架,提供最大715kW的系统功率、4秒级零百加速,保证了其户外越野性能不向城区通勤舒适性做妥协。

在满足以上用户需求的同时,长城仍在继续向越野技术的金字塔尖进攻。其2024年初发布的Hi4-T技术平台,搭载纵置发动机、P2电机与9HAT变速箱,保留传统非解耦机械四驱结构(保留传动轴和差速锁),前桥采用双叉臂独立悬挂,后桥为整体桥非独立悬挂,舍弃了部分舒适性能,保证了车辆在极端越野工况下的脱困环境,进而满足有“强越野”需求的用户。
在Hi4的基础上,长城基于不同用户需求,通过Hi4-T、Hi4-Z 混动技术架构进一步给出了差异化的越野解决方案。通过平台化的技术开发,进一步保证了技术迭代的效率。长城汽车表示,2024年,Hi4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0%,已成为重要利润支柱
二、智能化转型提升品牌溢价在稳住越野基盘后,长城又将平台化开发的经验继续在智能化技术上不断延伸。
目前,长城汽车已规划ADC2.0、ADC3.0和ADC4.0三大智能驾驶平台,其中:
低算力平台ADC 2.0普及于10万元车型,支持高速无图NOA与记忆泊车; 中算力平台ADC 3.0面向20万元以上车型,推广城市NOA; 高算力平台ADC 4.0定位高端市场,实现城市场景50-100公里一次安全接管。在ADC平台基础上,长城开发的智驾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具备无高精地图、全场景覆盖、点到点领航等优势。目前,长城全场景NOA已实现全国开城,实车测试超900万公里,Coffee Pilot Ultra系统搭载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已提升至15%。
在智能驾驶算法方面,长城汽车表示,“安全”始终是作为智驾技术研发的第一侧重点。针对当前行业法规缺失与安全隐患问题,长城汽车在智驾方面确立了“端到端+规则兜底”的基本思路,具体来看:
端到端大模型(SEE):通过SEE,提升复杂路况的拟人化判断能力(如鬼探头、加塞车辆的预判)。规则兜底:保留传统规则库(如安全距离强制控制、变道风险阈值),确保极端场景下系统优先执行安全逻辑。在智驾数据方面,长城在车端标签方面设置超500种触发事件标签,在云端模型方面采用“8D标签+AI特征”的数据档案身份证技术,进一步提升数据闭环的自动化水平,为模型训练提供规模化的有效数据。

在算力方面,长城的九州超算中心算力规模达1.64EFLOPS,实现5T/秒的高性能存储和通信带宽3.7TB/秒的高性能网络,为数据与算法打好算力基础。
在2024年的美国CES消费展中,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就明确表示:
“我们正在转型为一家全球智能科技公司,为每个人提供更智能、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
这句话背后,是长城汽车用14年时间埋下的智能化伏笔——从2011年布局至今,长城汽车已集结超6000名工程师,明确了算法、数据、算力三条研发路线并行。
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竞争中,品牌向上的关键则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随着长城智能化成果的批量落地,其“越野+智能”的新标签将进一步提升其产品溢价水平。
三、生态出海打出新增量市场2024年,长城产品出口增速同比增长44.61%,超过国内汽车平均出口增速21.61个百分点。在国内汽车产业饱和竞争的当下,长城利用生态化的出海体系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增量市场。
具体来看,长城的生态化出海包括研、产、供、销、服五个事业部,完整的出海体系可以直接对接当地市场和用户,对本土化需求更加敏感,从而切准不同国家的用户需求。
以泰国市场为例,长城本地化研发团队针对当地道路水平专门进行了驾驶调校、底盘调整,以避免当地用户因乡村路况问题导致底盘受损。
而销售与服务体系的本土化落地,则帮助长城品牌提升了国际化影响力,为高溢价产品打好基础。
目前,长城三款高端产品均已顺利打入海外市场。其中,魏牌高端MPV——高山已于迪拜发布,高端越野产品坦克700 Hi4-T在哈萨克斯坦上市,坦克500也顺利进入智利和印尼市场。

从1997年至今,长城汽车已在欧亚、泰国、巴西拥有三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及多个KD工厂。依托不同国家产能与渠道布局,保证了产品的本土研发、本土供给,保证了产品交付速度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海外业务的利润率。
2024年,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和印尼CKD项目已实现投产。塞内加尔KD工厂和越南CKD的项目完成签约。同年,长城巴基斯坦KD工厂第10,000辆车下线,巴西工厂也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投产。
目前,长城汽车海外累计产能超46万辆,位列国产品牌第一。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也已超190万辆。
结尾随着长城将“越野”这一市场进一步细化,旗下产品已经完成全越野场景以及全动力模式的覆盖。垂直领域的绝对优势,保证了长城在行业低谷中的盈利能力。而智能化技术的批量落地,将带动长城品牌势能进一步向上。生态化出海则帮助长城抓住了另一个销量与利润增长来源。
正如魏建军所说:“不参与价格战,不追逐短期规模,不参与无序内卷”。2024年,长城交出的这份财报,已然证明了其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良性竞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