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寒假喝上这碗“自制小甜汤”,疏肝理气,安心神

灵松谈育儿 2025-01-26 14:40:33

到了寒假,天气较为寒冷,然而这个时期却是抽动症等病症的高发阶段。很多抽动症患者在寒假期间症状变化显著,频繁出现不自主的眨眼、耸肩、清嗓等抽动动作,还常常感到精力不济,食欲不振。

这些情况,都和肝血虚脱不了干系。中医有云:“肝在志为怒” ,也就是说,肝主导着人类愤怒、烦躁的情绪。当肝血不足时,人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如此恶性循环,情绪越糟糕,肝血就越发亏虚,进而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导致抽动加重。

怎么解决呢?

办法自然是有的,只需一碗自制小甜汤就能发挥大作用。不过在此之前,先通过一个门诊案例,给大家讲讲具体的调理思路。

门诊案例

曾经门诊来了一位小患者,10 岁,患抽动症已有 3 年之久。之前一直在服用西药,吃了两年多,可近一年来,即便按时服药,抽动症状依然明显,而且头晕、乏力、恶心等副作用愈发严重。于是家长决定寻求中医治疗,逐步减掉西药。

在与家长详细沟通后了解到,孩子常常不受控制地频繁眨眼、耸肩、喉咙也经常发出不自主的清嗓声、有时还会不自觉地撅嘴、扭脖子。孩子情绪极不稳定,极易烦躁发火,日常总是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夜晚睡觉时容易惊醒,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常心慌意乱,情绪不佳时,抽动症状会加剧。

观察孩子的舌质,淡红且苔薄白,综合这些症状判断,显然是肝血不足所引起的。

于是我开出药方: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酸枣仁、远志、钩藤、天麻等。

我向家长叮嘱,可以先将西药减掉三分之一。要知道,减西药得循序渐进,严格按照我的方法逐步减少,同时配合中药进行调理,这样就无需担忧。

最终效果如何呢?

服用半个月后,家长反馈孩子烦躁、心慌的症状有所改善,精神状态也比之前好了些,那些明显的抽动症状,像眨眼、耸肩的频率都有所降低,清嗓子声音小了。

再次复诊时,只有清嗓子偶尔还是会有,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再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症状了,随后让孩子又巩固一段时间,减量停药方防止复发。

我常常跟大家强调,长期情绪不佳会致使体内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就如同这位小患者,烦躁易怒的情绪使得气机上逆,对肝血的影响极大。前面所开的药方,正是从养血柔肝、定惊安神的角度,进行全面综合的调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款寒假自制小甜汤,家里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们一定不要错过。

枸杞桑椹汤

材料:枸杞 15 克,桑椹 20 克,红枣 5 颗。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冰糖,炖煮约半小时,早晚各给孩子服用一碗。

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桑椹能够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者搭配,对肝血不足引起的抽动症有很好的食疗辅助作用 。

0 阅读:8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