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稳住经济大盘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涉及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和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具体包括33项政策举措。其中,5项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助力稳经济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质效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助力稳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人行、外汇局23条”),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银保监会42条”)。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靶向准、力度大、协同性强,为金融机构助力稳经济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作为身处金融助力稳经济“第一方阵”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心怀“国之大者”,在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工作中展现“愿为”的决心、“能为”的信心、“有为”的恒心,以实际行动作出自身应有贡献。
瞄准“五要”标准,切实肩负“第一方阵”责任担当站位要高,从讲政治的高度彰显特殊时期的职责使命。2022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局势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在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的情况下,二季度GDP仅同比增长0.4%,经济发展同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稳住经济大盘成为当务之急。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特殊时期迫切需要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预期引导和宏观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交通银行充分发挥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优势,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站稳服务实体经济立场,将助力稳经济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把握,统筹谋划助力稳经济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金融服务工作,以超常力度和举措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全行落实落细。
政策要实,让市场主体在困难时期真正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度。特殊时期,市场主体遭遇的困难更具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既有因疫情突发带来的停工、停产问题,也有因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与生产研发销售滞后等带来的复工复产难题,同时还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原材料价格攀升等外部因素影响,市场主体面临着经营信心不足和预期不稳等多重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交通银行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点面结合、迭代优化出台90余条金融支持政策,力求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例如,总体层面上,出台《关于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推出40条具体举措;针对上海市、吉林省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分别出台19条和18条支持抗疫举措,在上海加快经济恢复时期,迭代推出28条支持政策;针对普惠金融、新市民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出专项支持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行业及人群,推出便民惠民利民金融服务方案。
产品要新,紧盯市场需求变动及时优化调整产品供给。过往经验表明,发展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加强产品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具针对性、便利性与安全性的金融服务。“银保监会42条”明确提出“创新信贷服务模式”,鼓励银行机构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优化发展供应链金融、创设专项纾困产品。近年来,交通银行持续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在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更好地满足特殊时期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例如,在上海、宁波、青岛、大连、安徽等多地推出“航运管家”特色产品,为航运企业、进出口企业及货代公司等航运产业链客户提供实时、智能、透明的运费线上收付服务;推出普惠金融“助企复工贷”产品包,集合“普惠e贷”“线上抵押贷”“创业担保贷”“农业担保贷”“科创助力贷”“蕴通e链”“快易贴”和“快易付”等各类产品,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期限灵活、额度充足、担保方式多样、续贷无忧的信贷服务。
流程要优,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人行、外汇局23条”提出,金融机构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款需求;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交通银行积极落实监管政策要求,一手抓自身授信审批流程优化,一手抓客户授信体验提升,确保客户合理授信需求及时得到满足。例如,疫情期间为提升授信审批效率,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审批人队伍作用,另一方面全面运用线上化审批模式,充分发挥“全流程无纸化”“线上贷审会”“全流程透明化时效监控”和“授信审查审批移动工作平台”等项目提效加速作用;在提升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客户授信体验方面,优先倾斜信贷资源,保障信贷规模充足,开通特急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审”,必要时采取跨网点代发方案,全力满足客户紧急业务需求。
速度要快,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红利促进提升服务质效。近年来,交通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新交行”建设,先后发布数字化转型、“十四五”金融科技、数据治理、开放银行等领域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推出了医疗付费一件事、普惠e贷、金服平台和云上交行等代表性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市场特别是普惠小微与大众长尾客群的认可。特殊时期,交通银行通过科技赋能,全力提升线上服务质效,为受困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利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例如,在手机银行设立应急资金解决方案专区,集合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应急资金解决方案;借助云上交行通道,将以往的物理网点“面对面”模式优化为“屏对屏”“键对键”“线连线”,为居家客户提供在线一对一视频业务指导;上线试运行“惠民就医”长三角跨省通办功能,让苏浙皖参保人员到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就医时,享受同城化的“无感支付”体验。目前“惠民就医”已在全国35个城市上线。
立足“六个维度”,务求金融助力工作取得实效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增长。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是要稳住实体经济发展。从结构看,就是要稳外贸稳外资、促投资促消费;从区域看,就是要稳住对经济增长贡献大的重点地区的发展势头;从产业看,就是要稳住重点基础设施、制造业、科技创新,以及与民生消费相关的主体产业。交通银行紧扣稳增长的重点环节,充分发挥集团协同作战优势,有效配置信贷资源。一方面,主动对接有效信贷需求,聚焦重点产业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2年6月末,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明显,同比增量创历史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专精特新”贷款、普惠“两增”贷款,以及普惠涉农贷款等均保持较高增速。另一方面,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做好重点区域金融服务工作。成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议事协调机构,迭代更新金融支持重点区域相关意见或行动方案。截至2022年6月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重点区域的一般贷款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长,贷款余额占比超过50%。充分发挥“上海主场”优势,全力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发展。
立足服务薄弱领域,助力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是要保住市场主体,特别是要保住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明显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行业分布范围广、吸纳就业人员多的特点,既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也是稳就业的主力军。交通银行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优化授信政策和审批流程,为受困行业、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一方面,加大相关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针对疫情防控、医药医疗、物资生产、批发零售、交通物流等领域的企业融资需求,开辟绿色信贷审批及放款通道,保障资金及时投放。对相关领域受疫情影响存在临时性资金困难的企业,优化存量贷款展期和还款安排调整方式。另一方面,精准落地助企纾困举措。加大对各类小微市场主体的纾困帮扶力度,适当提高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普惠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超过2.2万户受困中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实现“应延尽延”。同时,加强服务收费合规管理,严格落实减费让利要求。
立足服务关键环节,助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一环是保住产业链、供应链。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7项政策,涉及重大外资项目推进、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等。针对这些主要领域,交通银行积极发挥综合化、国际化经营优势,加强特色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助力保产业链、供应链。一是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稳外资稳外贸。截至2022年6月末,跨境贸易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0.82%,2022年1月至6月跨境人民币收付量同比增长10.6%。持续推进CIPS生态圈建设,加强CIPS与跨境结算、跨境投融资等产品的组合运用。CIPS标准收发器上线客户突破700户,市场排名首位。二是打造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持续推进“百核千链”营销,积极对接政府链长制和龙头企业,持续优化自建链平台“智慧交易链”,开展制度创新、流程优化40项,融资业务量实现同比增幅超过35%。三是加大交通物流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重点服务客群,确保人民银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在交行落地见效。
立足服务资源保供,助力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保粮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样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一环。交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力度。一方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在前期发布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打造“交银益农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服务重点,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及种业的融资保障。参与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持续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产品。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构建“2+N”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方案,明确三阶段业务发展目标和16个具体行动;特别是积极落实人民银行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持工具,助力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已累计向193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99.91亿元。
立足优化信贷结构,助力稳预期。尽管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压力,GDP同比增长2.5%,但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和潜力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有利因素持续增多。在此情况下,稳定市场预期对于稳住经济大盘而言意义重大。交通银行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加快优化信贷结构,在引导预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强化授信政策引领。科学制定资产业务投向和配置策略,明确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聚焦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保供和清洁发展、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适配业务策略。二是积极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落实人民银行总量型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统筹做好人民银行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交通物流、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等专项再贷款工具落地工作。三是加强市场互动。针对房地产领域市场关心的问题主动发声,明确将严格落实监管机构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立足管好资产质量,助力稳金融。2022年初以来,银行业经营面临的风险压力和挑战加大,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叠加经济阶段性下行,促使风险隐患明显增多。稳住经济大盘,需要同时兼顾发展和安全,其中守住金融安全尤为重要。交通银行深入研判业务经营中的各类风险,持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坚决打好既定的资产质量攻坚战。一是强化信用风险预警。加强风险前瞻预判,挖掘业务、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管理等多维度信用风险,落地实施大额风险客户应急排查机制、信用风险提示函机制、重大风险研判分析和处置专题会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数字化风险管理。引进工商、司法、税务、电力、地方特色等数据,将预警信号整合到业务流程中,持续提升风险监测系统、客户风险统一视图、智慧案防和数字化内控系统运作性能。三是紧盯关键指标变化趋势。资产质量总体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6月末,交通银行集团口径不良率较年初进一步下降,逾期率持续降低,高风险与不良剪刀差持续收窄,全集团拨备覆盖率较年初进一步提升。
强化“五个坚持”,奋力走好金融助力稳经济“第一方阵”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认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助力稳经济过程中,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加自觉地把经营发展和主责主业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经济金融问题,坚决杜绝“只算业务小账、忽视政治大账”的思想,发挥中管金融企业“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在助力稳经济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服务实体,筑牢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发展根基。持续关注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落实好国家稳经济各项措施,全力服务“六稳六保”,特别是深入推进助力稳增长、稳预期、稳金融、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与供应链、保粮食能源安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优化信贷结构,聚焦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保供和储备、民生保障、交通物流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稳经济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充分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统筹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支持,因地制宜分配信贷资源,加快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合理适配信贷策略。
坚持金融为民,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融入业务经营和客户服务全过程,在促进共同富裕、新市民金融、养老金融等民生领域积极展现更大作为。持续打造财富管理特色,统筹兼顾高端客群和大众长尾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引进集团外优质产品,积极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组件化财富开放平台,不断完善“投行—资管—财管”全链条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快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能力,围绕购房、租房、教育、就医等场景精准适配信贷服务。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构建融合“医、养、乐”三大场景的非金融养老服务体系,开发“惠老展业贷”“惠老助力贷”和“惠老融资租赁”等特色信贷产品,打造综合性个人养老金融服务平台。
坚持科技赋能,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系统推进“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推动以数字化思维和手段赋能经营管理走深、走实,推进业务领域加快实现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重塑。同步推进企业级架构和中台建设,打造全行统一的业务框架,围绕零售信贷和B2B支付领域先行开展企业级架构建设,打造企业级产品工厂。聚焦重点项目深化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营销中台、零售风控中台建设。加快推动场景生态建设,持续在交通、消费、教育、政务等稳经济、稳民生重点领域拓展服务边界。紧紧把握客户线上化趋势,加强线上线下相互赋能,基于客户视角打造服务闭环。加强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稳健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深化风险授信与反洗钱改革,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全集团统一风险管理。坚决打赢资产质量攻坚战,坚持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要求,坚持“抓大不放小”,强化对大型企业、地方政府类业务、房地产业务、普惠小微、信用卡、线上新兴业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坚持“企业级思维、内外融合、价值创造”三大原则,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集团内数据穿透共享,夯实集团风险数据底座,加快实现统一客户视图、统一授信额度、统一模型监测、统一风险计量的“四个统一”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风险计量和监测能力,加快建设风险计量中心,打造企业级监督管理系统,依托“人防+技防”,持续提升全行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