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6月,彭德怀十分罕见的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去了一份求援电报。
熟悉军史的都知道,彭老总是出了名的“硬脾气”,西野创立之初,仅有两万余人还缺枪少炮,而胡宗南则有大军二十余人,且美械装备齐全。
但即使面对这样艰难的局势,彭老总也没有说过“难”字,硬是在西北的山坳里连战连捷,打出了西野的名气。
“硬脾气”如此,怎么会向中央求援呢?原来,彭老总是想要调一个人来西野,好与他并肩作战,此人是谁?正是徐向前徐帅。
一、彭总的难处
四大野战军谁最难?自然是西野。
西野组建之初,仅有第一纵队和教导旅,另外加上新编第四旅,和警备第一、第三旅这点力量,总兵力算到一起,才不过1.7万人。
哪怕不久后扩充,也不过扩充至两个纵队、6个旅的规模,兵力才两万而已。
相比之下,西野的对手胡宗南,兵力则达到了25万之多,整整是西野的十几倍,如此差距,若换成一般人,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哪怕不说胡宗南,就说兄弟部队,也就是当时的华野和东野,兵力更是西野望尘莫及。
以1947年为基准,华东野战军麾下一共有12个纵队,其中仅在山东战场的就有10个纵队,而华野当时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28万人之多。
至于东野,兵力更是雄壮无比。
东野在1947年时(当时叫东北民主联军),正值部队快速发展期,因此兵力激增,总兵力在1947年年初,达到了50万人。
就算不比华野和东野,去跟中野和华北野战军相比,西野的兵力也是少的可怜。
单是兵力少也就算了,关键装备还相当的差,西野在成立之初,彭总曾就西北部队的装备情况做过汇报,当时他就说,部队弹药太少,平均下来,每个人还不到50发子弹。
至于迫击炮,倒是有,但就是炮弹不够用。
这一点,华野的陈毅司令员就有亲身体会,1947年年底,陈毅前往陕北参加了杨家沟会议,会议期间,陈毅亲自去到西野,参观了具体情况。
而参观一圈后,陈毅大受震撼。
他在回到华野的干部会议上就说,之前知道西野条件很差,但是万万没想到,实际情况比他想象中还要差。
先说吃的,当时西野的战士们,平日里别说白面了,就是小米也少见,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黑豆。
黑豆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喂牲口,但即使是黑豆有时候也会断,没办法,战士们只好挖野菜吃。
而穿的,那就更惨了。
拿鞋子来说,很多战士们的鞋子是补了又补,一直补到没办法穿才扔掉,扔了之后没鞋子咋办?就拿破布包着脚。
如果仅仅是吃穿上的艰苦,还不足以让陈毅震撼,毕竟这些都能忍能克服,而真正让他震撼的,是西野的武器装备之差。
比如迫击炮的炮弹,西野每次打仗,每门炮只允许打5发,不是不想打了,而是没有炮弹了。
而当时的华野,每门迫击炮配备的炮弹则有200多发,就这,还有华野的战士觉得配的太少,根本就没法打仗。
条件苦,装备差,但西野的担子可一点都不轻松。
自西野组建之初,就要对付胡宗南的25万大军,除此之外,加上陕北的国军地方部队,以及“青宁二马”,西野要应付的敌人,多达50万。
而西野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在敌人重重包围下生存下来这么简单,还需要拖住胡宗南大军,不让其东窜,避免其增援国军的华北、东北战场。
此外,西野还需要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
这两个任务,哪一个都不轻松,单独完成一个都要尽全力,而西野在各种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还得一肩挑俩,所以由此可以想象彭总究竟有多难。
但就是这么难,彭总照样打出了成绩、打出了战果。
自西野成立之后,可以说是捷报频传,先是青化砭战役,西野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歼灭胡宗南的三十一旅和1个团,共歼敌4000余人。
之后的羊马河战役和蟠龙战役,西野又再歼敌近万人。
西野的战果是辉煌的,但过程也是无比艰苦的,但不管遇到如何艰难的情况,哪怕是在1948年时,遇到西府陇东战役这么危急的局势,彭老总几乎是从不劳烦中央。
但在1948年的6月份,彭老总却罕见的向中央求援,提出把徐向前调来西北。
是啥情况需要彭总求援?此外,彭总为何点名要徐帅,他看中了徐帅什么呢?这就得从当时的局势,以及徐帅的一项特殊本领说起了。
二、徐帅的特殊本领
彭总想调徐帅,契机是当时西北的局势。
西府陇东一战后,胡宗南大喜过望,认为此战必定令西野“元气大伤”,至少还得半年左右,才会有再战之力。
在这种想法的趋势下, 胡宗南决定再接再厉,彻底消灭西野。
因此,在1948年的5月初,胡宗南下令实施“机动防御”战略,所谓“机动防御”,就是以渭河北岸的三原、蒲城、大荔这三个重镇为支点,同时利用地势、交通等条件,以重兵部署。达到相互依托、相互支援的效果。
一旦达成,就可以封锁我关中解放区,从而困住并消灭西野。
面对敌人的态势,彭总自然是不能让其达到目的,因此,就计划调动几个纵队在渭水一带与胡宗南展开作战,以便歼敌后打破敌人的封锁意图。
但有了计划归有计划,要想达到歼敌目的,仅靠西野当时的兵力还不够,毕竟胡宗南这次差不多动用了10万人。
正因如此,彭总就向军委求援,希望能把徐帅以及华北1兵团调来,以便两军并肩作战。
不过,要对付胡宗南仅仅是彭总要人的原因之一,毕竟当时可调的不止华北1兵团,论距离,陈谢兵团距离彭总也不远,战力同样不错,所以彭总此举自然是有别的用意。
什么用意呢?很简单,彭总看中了徐帅的特独门绝技。
徐帅出身黄埔一期,排兵布阵自然不在话下,但这并不是彭总最看重的,毕竟他本身也是行军高手,真正让彭总看重的,是徐帅能在短时间内,把部队扩大规模,并升级成主力的本领。
1947年,卧病已久的徐帅临危受命来到晋冀鲁豫军区,彼时,晋冀鲁豫军区兵力严重不足,刘邓、陈谢均已带领大军南下,留在晋冀鲁豫军区的,只有少量正规部队。
而当时的阎锡山尚有十余万大军虎视眈眈,因此,徐帅来到晋冀鲁豫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
从当年8月到12月,徐帅与留守晋冀鲁豫的干部一直在着手扩军这件事,好在经过努力,最终兵力达到了6万多人的规模。
但有了规模,战斗力却不容乐观,这些部队除小部分原来是正规部队外,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由独立营、县大队等地方武装组成的。
这样的部队,新战士占比极多,装备、思想、作风、纪律上都有待提升,而战斗力更是较差。
面对这一情况,徐帅开展了“练兵”行动,而他练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狠”,在他看来,如果不在短时间内把部队训练出来,那就等同于“驱羊搏虎”,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而这,显然是在拿战士们的生命在开玩笑。
所以,徐帅的宗旨就是“只有训练多流汗,战斗才能少流血”,而他也拿出了当年在红四方面军时培养战士的本领,要知道,像许世友、韩先楚、王近山等猛将,当初都是徐帅一手培养出来的。
因此,在徐帅的“狠”方法下,战士们的素质在肉眼可见的提升。
有道是言传不如身教,为提升战士们的水平,徐帅很少坐在作战室,往往是身先士卒,主将如此,战士们岂能不士气高昂?
除了训练作战技能和素质外,徐帅最看重的,就是战术的训练。
毕竟,行军打仗光靠狠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作战技术,否则的话,那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而针对阎锡山善于防守、且所据城镇均堡垒化的特点,徐帅在训练时“有的放矢”,坑道作业、爆破作业、诱敌出击、登城破堡等,都是徐帅训练战士们的科目。
总之,徐帅的宗旨就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
还有,徐帅对干部的培养也是相当出色的,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大量南下,因此徐帅身边几乎是没有什么参谋和助手的,他一个人集司令、政委、参谋长于一身,工作强度相当大。
而他本身就身体不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培养干部出来。
而在培养干部上,徐帅可以说是手把手的教,怎么排兵布阵、怎么做动员工作,打仗时怎么部署等等,都在徐帅教的范围内。
在徐帅的训练下,晋冀鲁豫部队从最开始拉枪栓都不会,到后来成为一支善于爆破、善于攻坚的劲旅。
而这支劲旅,也打出了不少辉煌战果。
三打运城、解放阳泉,更是在1948年的2月,打下了号称“铜墙铁壁”的临汾,并诞生了“临汾旅”这样的英雄部队。
而徐帅这样的能力,正是彭老总急需的。
西野组建之后,一直就处在缺兵少将的状态,因此,借助计划发动渭水之战的机会,彭总干脆向中央提出,“请考虑向前兵团打阎可否推迟两三个月进行,将该兵团与西野共同组织渭北战役”。
说是要打胡宗南,实际上,彭总想要的是徐帅这个人。
三、毛主席的回复
那么,毛主席当时是如何回复彭总的呢?
相信以毛主席的洞察力,肯定是明白了彭总的想法,而他对西野的艰苦也是相当清楚的,所以按理说,应当答应。
但最终,毛主席回复彭总,“不要抱着个希望”。
之所以如此,有几个因素,一来,西北地方本就贫瘠,若徐帅兵团前来,则更会加重粮食的负担。
二来,晋中战役在即,徐帅正紧张筹备,此时调走,就会让山西敌军有喘息之机。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提到,在彭总开口之前,杨、罗二位就已经几次提出想要调徐帅兵团协助打傅作义,由此可见,发现徐帅强项的不止彭总一个。
所以,鉴于各种因素,毛主席认为把徐帅调走不合适,因此最终回绝了彭总。
对此,彭总也是心中了然,毕竟毛主席在电报里已经把情况说的十分清楚了,所以他就没有再提此事。
不过,徐、彭两位元帅,在不久后,就迎来了一次“强强联手”。
1949年3月,太原战役在即,而徐帅此时却病情加重,不得不躺在床上指挥,鉴于此,毛主席特意安排前来西柏坡开会的彭总,转道去了太原,协助徐帅打好太原战役。
抵达太原后,徐帅毫无保留的把作战计划和盘托出,而彭总也是虚怀若谷,不管是下命令还是写报告,仍以徐帅的名义,而担子则是自己一肩挑了起来。
最终,两位元帅强强联手,于当年4月24日发起了解放太原的战役,并最终取得胜利。
太原解放后,18、19兵团也得以加入西野序列,而有了这两大兵团,西野如虎添翼,在彭总的指挥下,胡宗南、“青宁二马”也相继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