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旅问题不断,徐海东气到吐血,连朱老总都大发脾气,咋回事?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2-11 10:16:38

八路军115师的344旅,前身是在长征中第一个抵达陕北的红25军,当初该军出发长征时,队伍的平均年龄也不过15、16岁。

但就是这么一支“童子军”,却在徐海东等人的指挥下越打越强,最终第一个抵达陕北。

不过在1938年3月初,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件事,不仅气的本就身体不好的徐海东口吐鲜血,还令一向宽厚的朱老总都大发脾气,咋回事?得从徐海东生病开始说起。

一、徐海东气到吐血

徐海东有个绰号,叫做“徐老虎”。

这个绰号的由来,是徐海东在长征时期一场接着一场血战的见证,当初为准备长征,徐海东、吴焕先便率红25军从皖西向鄂东北转移。

而为顺利转移,徐海东、吴焕先带领红25军的战士们突破了敌人四重封锁,期间,徐海东多有负伤。

到了踏上长征后,徐海东更是遭遇了多次血战。

正因他敢打敢拼,不惜身先士卒,这才让红25军越打越强,但与此同时,徐海东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

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暗伤隐疾,让这位昔日的“徐老虎”油尽灯枯,不仅如此,他还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以至于在进入1938年时,他不得不躺在担架上工作。

而对徐海东的身体状况,毛主席极为关心。

毛主席和徐海东第一次见面,还是在1935年11月初,也就是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当时张村驿战斗,为鼓励士气,毛主席亲自来到红十五军团司令部,见到了徐海东本人。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红十五军团战士们顿时摩拳擦掌,并最终取得了张村驿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手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而不久后,徐海东的一个举动,令毛主席印象深刻。

经历过长征之后,中央红军面临诸多物资上的困难,恰逢当时已经入冬,而队伍的冬装乃至口粮还没有着落。

无奈之下,毛主席亲笔写下借条,要向徐海东“借”两千五百大洋应急。

结果,徐海东二话不说,就从红十五军团仅有的七千大洋里,拿出来五千送了过去,要知道,当时红十五军团的日子也很紧张,但徐海东却没有任何犹豫拿出了三分之二的家底。

这件事,让毛主席印象极为深刻,若干年后他还在一次大会上说,徐海东当时是“帮了革命的大忙”。

所以,对于徐海东的身体状况,毛主席是相当关心的,他要求徐海东尽快到后方疗养,但徐海东放心不下344旅的工作,而为了减轻徐海东的负担,中央特意把有着丰富政工经验的黄克诚派去了344旅。

黄克诚也是一位老革命,并且一向以敢讲真话著称,他的这种性格,深受上级信任,而把他派到344旅,目的就是弥补该旅在政工工作上的缺失,减轻徐海东的负担。

但就在黄克诚配合徐海东把344旅的各项工作搞出积极变化时,344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原来,该旅687团的团长张绍东、团参谋兰国清以查看地形为理由,居然带着部分人员投敌了。

这个张绍东,可以说是徐海东的爱将,当初在他17岁时,就开始跟着徐海东革命,其人相当聪明,很多战术一点就会,随着不断历练,很快就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主力干将。

尤其是在长征途中,以及在平型关战役期间,善于打运动战的张绍东,没少立下功劳。

正因为如此,在344旅成立后,徐海东安排张绍东担任主力团团长一职,而若是按此发展下去,那张绍东绝对在未来是我军的一颗将星。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此人却有了叛心。

之所以如此,有一种说法是说此人对抗战前景感到悲观,认为装备低劣的我军很难取得胜利,而该团参谋兰国清恰好也有同样想法,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就带着队伍投了敌。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张绍东受兰国清影响,生活上开始堕落腐化,并且还跟一个地主的女儿混到了一起,而徐海东得知后,就计划对687团进行整顿,因此听闻风声的张绍东随即出逃。

究竟是何种原因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张绍东和兰国清带着队伍出逃了。

不过好在黄克诚的政工工作显出一定成效,当时一些被蒙蔽的战士们得知张绍东是要投敌时,果断停下脚步,最终只有几十个人跟着张、兰二人离去。

但是,尽管只有几十个人叛逃,却是一件影响极为恶劣的事情。

尤其是在得知被自己视为亲人的张绍东居然叛逃了,就更让徐海东生气,甚至还被气的不住大口吐血。

徐海东本就身体不好,又经历了这么一档子事,自然让他的身体更为雪上加霜。

二、朱老总大发脾气

“张、兰事件”发生后不久,朱老总亲临344旅。

此次前来,朱老总不仅是为了整顿344旅,同时也是为了督促徐海东赶紧去后方养病,因为徐海东的身体真的不能再拖了。

但徐海东一走,偌大的344旅就没了旅长,由谁来接任呢?

作为八路军中的主力旅,旅长人选自然是不能儿戏,经过考察以及听取344旅干部和战士们的意见,朱老总决定由687团的副团长田守尧接任此职。

田守尧原名田作龙,安徽六安人,1932年加入红25军,并在同年入党,也是一名跟随徐海东多年的老战士。

并且,在红25军抵达陕北并被改编为红十五军团后,田守尧还担任了红十五军团78师的师长。

此外,不管是在长征期间,还是在抵达陕北后,田守尧参与并指挥了多次战斗,是一个既有头脑、又懂得打仗的好材料。

这么一个资历和能力都俱佳的人选,加上344旅的干部和战士们也都众望所归,因此,朱老总随即便找到田守尧谈话,明确告诉他代理旅长职务。

安顿好一切后,朱老总就把情况向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汇报,但没想到的是,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却出了一个岔子。

咋回事呢?原来,毛主席对344旅旅长的人选,另有安排。

毛主席的意见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344旅是主力旅,并且规模已达万人,同时均为能打敢拼的悍将,田守尧虽说能力和资历不错,但是似乎还不够。

其次,“张、兰事件”归根结底,还是部队的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位,而要想政治工作真正推进下去,就必须有一个得力的人去坐镇344旅。

所以,毛主席认为,时任343旅685团团长的杨得志,担任344旅长最为合适。

毛主席对杨得志的看重和信任,早在长征时期就已建立,当初杨得志带领红1团突破乌江,就让毛主席对这位湖南老乡印象深刻。

并且在抗战初期,杨得志也是在毛主席的期望下接任了685团的团长职务,并与政委邓华配合相当默契。

更重要的是,调出身红一方面军的杨得志去344旅,能进一步的消弭“山头主义”带来的影响,为部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而对杨得志,朱老总则更为熟悉。

当初湘南起义时,杨得志便是朱老总麾下一员,之后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所以说,杨得志是朱老总看着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而对于毛主席的安排,朱老总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在他看来,革命工作者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此在跟黄克诚沟通后,随即就下达了任命文件。

但田守尧却没有朱老总的觉悟,得知杨得志将接任344旅旅长后,心里大受刺激。

甚至因为闹情绪,在为徐海东举办的欢送会上,田守尧都没有前来参加,正是因为这件事,令朱老总大动肝火。

要知道,朱老总一向是“宽厚长者”形象,很少见他有发脾气的时候,但他这次却对田守尧提出了极为严厉的批评。

当时朱老总就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你就不能上台,共产党员就要听党中央的”。

一番严厉批评,也让田守尧幡然醒悟,其实他也不是一个太过计较的人,毕竟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了,还有有一定觉悟的,因此被朱老总一点,很快就虚心接受了批评。

并且在之后,田守尧进步很快,不仅成了黄克诚的得力干将,还担任了旅长、支队司令员等职务。

但遗憾的是,就在1943年,田守尧壮烈牺牲了,若不过早牺牲,必然也是一颗将星。

而344旅在杨得志到任之后,也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仅战斗力急速提升,并且在黄克诚的持续工作下,政治思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此之后,杨得志带领344旅一部越过平汉线,开辟和巩固了广阔的冀鲁豫根据地。

所以说,毛主席看人的眼光是极准的,他选用杨得志是因为杨得志性格更为沉稳,能力也更为全面。

正所谓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杨得志不仅是这一次“救火”成功,在数年后他又一次被朱老总“惦记”上。

三、朱老总再次想起杨得志

进入解放战争之后,我军其他战略区捷报频传,但与此同时,晋察冀却是另一种情形。

先有大同集宁战役,我军因判断失误,以及协同出现问题等因素,最终导致被迫撤军,这还不算晚,不久后,又丢失了华北重镇张家口。

而连连取胜的傅作义极为得意,甚至授意幕僚写了一封公开信发表,言辞中极尽讽刺。

面对傅作义的嚣张,毛主席便安排朱老总前去华北,临行之前,主席特意叮嘱朱老总,“请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

毛主席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晋察冀屡屡失利并非是因为傅作义不可战胜,而是军事层面出了问题,只要把问题解决了,那就必将击溃傅作义。

带着毛主席的重托,朱老总抵达 晋察冀。

抵达之后,朱老总并没有批评相关人员,而是不断的与指战员们谈话,通过一场场谈话,朱老总也逐渐弄明白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是后方累赘太多,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要全力整顿是能彻底改善的。

其次,是战略战术有待提高,如果还按照抗战时期我军习惯的游击战打法,是无法打败傅作义的机动作战和阵地战的。

而这一点,朱老总通过亲自讲解战术,也很快让大家明白了打法需要改。

而最后,就是晋察冀缺少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团队,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将领团队,才能带着部队打胜仗。

为此,晋察冀野战军再次被组建起来,而在领导班子人选上,朱老总第一时间想到了杨得志。

就这样,时任晋察冀军区2纵司令员的杨得志,出任晋察冀野战军的司令员,不仅如此,朱老总还给他配了相当强力的三位搭档,也就是罗瑞卿、杨成武和耿飚。

果然,在他们这几位的配合下,晋察冀野战军很快取得了胜利,清风店一战,全歼敌1.7万人,生俘国军第3军军长罗历戎等将领十余名。

之后,新保安一战,华北军区部队又歼敌1.6万人,为平津战役开了一个好头。

从调任344旅“救火”,再到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将军充分彰显了他的能力,不仅如此,他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性格,也让他成为了我军中上下级都喜欢的将领,哪怕是性烈如火的彭总,提到他都赞不绝口。

0 阅读:1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