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最耗阳气的时节到了,记得少做6件事,藏好体内的阳气

水儿的笔记本 2024-02-10 15:44:54

今年的终之气(11月22日~1月19日)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按《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预测,今年是个暖冬:

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此时客气为少阴君火在泉,地下火热烤着,阳气不藏而布,气候不寒反温。能见到本该蛰藏的小虫,河流也不结冰。

但这种暖冬并不见得舒服。有三个问题:

一、并不是一直暖,而是冷热交杂而至,特别容易着凉感冒;

二、暖冬封藏之力不足,阳气难以潜藏,来年开春会缺少供给生长的能量;

三、内经直接讲「其病温」,容易患温性传染病。

尤其下周冬至,一阳始生,身体的阳气就像小火苗一样,要是不好好养护它,别说来年,当下就弄出各种小病小痛,够你受的。

冬天伤阳究竟有多可怕?

年纪大的人阳气弱是自然之理,但有不少青壮年的阳气也伤得一塌糊涂,各种亚健康问题,三十出头,手脚暖和气色丰润的都难找。

门诊遇到不少90后甚至00后,总是提不起精神,难以学习工作;再就是有些朋友年纪轻轻就遭遇了三高,出现各种亚健康状态,都与阳气过度损耗不无关联。

不要小看这个阳气,它还是你保持身体畅通松和的关键。黄帝内经说「阴成形,阳化气」,身体用久了难免有些疙疙瘩瘩的淤阻,这都是「阴成形」的结果,需要阳气来化它。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阳气还够用吗?不妨对照着,看看下面这些症状,你有没躺枪:

如果这些症状中了2条以上,那很可能是你的阳气在呼救。

暖和的时候,有天时的加持,伤阳感觉并不明显。但到了冬天,阳气小火苗弱弱的扑棱着,阳气要是损耗了很难补益,烦人的困扰也会找上门来:腹痛腹泻、手脚冰凉、鼻炎过敏……

更麻烦的是,冬天阳气不养藏,到了来年春天生发能量不足,直接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最耗阳气6个恶习,再不戒掉就晚了!

我们还是从日常生活中找找原因吧。反思一下,冬天我们常做的6件事里,有多少做错了,白白耗散了自己的阳气呢?

其中,有一半的伤阳行为,都发生在床上,小伙伴们尤其要注意。

1、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现代人的性生活比古人可多多了,电脑电视杂志书籍,声色犬马,眼耳鼻舌身意太容易被欲望勾牵了。《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现在到处是可欲, 心就乱了,目见耳闻使人体的肾阳长期浮越在外。

冬主肾,此时要是房事不节,人就容易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出现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冬至。

《千金翼方》中说:「冬至后庚辛日(12月28日、12月29日)不可交合,大凶」一说。

肾是元阳的发源地,肾阳耗伤是很难补的,冬藏季节还是节欲保精吧,耐心等春天。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气从以顺……所以能年皆得百岁而动作不衰。」志闲少欲享清福,这才是健康长生之道。

2、嗜食寒凉,兼好甜辣

不少「讲究营养」的朋友,都对生冷蔬果情有独钟,热量低、营养丰富、通便排毒……这宣传语听着感觉像吃了蟠桃似的,能瘦成一朵花兼延年益寿。殊不知,这都是以损害脾胃阳气为代价的。

尤其是在冬天,内经讲要「用寒远寒」,此时尤其要注意,避免用寒凉的食药材,以免让寒气内外勾结,引邪入体。过用寒凉阳气受损的话,脾胃会运化不利,腹痛、腹泻、乏力、消瘦各种问题就都来了。

另外,爱吃甜食口味重的朋友也要节制,甜腻性缓,吃多了脾胃难以运化,导致痰湿内生,阻碍阳气的运行;而嗜食辛辣则会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过分的耗散,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3、运动方式不当,阳气外散

很多人都被一个观念洗脑了:身体不好,多是缺乏锻炼。觉得运动量上来了,身体慢慢就好了,实则不然。

中医认为「动能生阳,也能耗阳」。运动能加强气血的流通,适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例如:饮食厚腻、久坐不动之人。

而阳虚的人,在运动方面,建议以缓和为主,不宜大汗。因为「汗则气下、暴汗伤阳」, 阳虚这固摄功能本身较弱,暴汗之后,阳气外散,身体变得更差。

内经讲:「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清晨天刚亮、夜间天黑后其实并不适合阳虚的人大量锻炼,这两个点恰恰是现代人的锻炼时间,违反了阳气「生长收藏」的顺序,自然影响阳气的升发了。

4、取暖过度,腠理开泄

天气冷了,北方有水暖地暖,南方有炭火炉子小太阳,温泉桑拿汗蒸的生意也特别好,总之怎么热乎怎么来。

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反而耗伤阳气,严重的甚至会昏迷休克。这一点,在内经的冬月养生原则里,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尤其注意两个「无」,告诉我们不要做两件事:不要随意扰动阳气,不要开泄你的皮肤。否则,「使气极夺」就麻烦了,人会昏过去。

什么算是扰动阳气开泄肌肤呢?所有让你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都算。这里还温馨提示了一句,要「去寒就温」,用了一个温字,暖暖的就好,不要太热了,温是蓄养的,热反而就耗散了。

尤其要提醒的是在床上的「贪暖」,特别伤肾。厚厚的被子盖着,下面电热毯烤着,外面炉子点着,暖气烘着。内经讲「病在肾……禁犯热食温炙衣」,肾不好的人,连吃太热的食品、穿烤热的衣服都是犯忌讳的,更何况把床铺弄得跟烤箱似的,肾受不了,阳气也藏不住。

5、熬夜晚睡,阳气运行紊乱

我们体内的阳气分为两部分,一是先天之阳,也就是元阳,二是后天之阳。先天之阳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它相当于体内的火种。后天之阳,是饮食起居中摄入的能量,转化而来的阳气。

而先天后天的阳气互相滋养的关键,就在于睡子时觉。

《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

子时正是人身血气相会、万民皆卧,大家都睡觉的时刻,由阴化阳的天时。

但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晚睡,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熬夜不按时休息就不能让阳气归根复位,阳气的运行规律被打乱,身体只能不断消耗更多的阳气去维持平衡了。

6.滥用药物,伤阳伐正

无论中西医,都会建议大家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不止是耐药性的问题,抗生素性属寒湿,口服主要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等。而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管,还会伤及心阳。

激素直接调用肾气,看似效果明显,其实是肾阳的透支,损害到人体的远期健康;还有其他的化学药物若去除糖衣或胶囊后都呈苦味,苦味伤脾胃阳气,长期服用西药必定脾胃阳虚。

阳气耗了要怎么补回来呢?

要补阳气,借助天时无疑是最省力的!下周就是冬至了,此时一阳萌动,是人体阳气最微弱却又最纯粹的时刻,此时最宜「少火生气」,晒太阳或者做艾灸,用一点大自然的阳气,来培补自身。

所以养生也有「三九灸」的说法,可以通过艾草的纯阳之性,补养命门火,给你初生的阳气加把劲。但要注意,冬天艾灸切忌太过,前面也提到了,冬三月要「勿扰于阳」,取穴不对或者灸太过了反而是伤身的。

做三九灸,灸时不宜太久,取穴宜少不宜多,宜下不宜上。刚开始尝试艾灸的朋友,三九灸只灸命门、关元这两个穴就好,补命门火就够了,其它不建议多灸。容易上火或者不得已晚上艾灸的话,加灸涌泉穴,引火归元。

下周冬至,这是一年里阳气初生的日子,在十二辟卦中应复卦,象征着万物元始,生机复原。就像电脑重启一样。每年四时轮转,都给了我们这个休复身心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了。

从今年的冬至开始,改掉耗伤阳气的坏习惯,护好自己初初萌发的生机吧,女士们美丽一点,男士们强壮一点,老人们长寿一点,孩子们聪明一点,这就是保养阳气的妙处了。

0 阅读:0

水儿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