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后,51岁李卫随即气绝身亡,乾隆:区区庸才,竟敢立庙流芳

甲子光年 2024-10-08 10:23:17

他花钱买官,却能在官场上崭露头角!提及李卫,相信不少八零、九零后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怀旧风。想当年,徐峥主演的《李卫当官》横扫荧屏,不仅是一部经典之作,更是陪伴了我们无数个寒暑假的欢乐时光,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卫不仅是荧幕上的传奇,更是雍正朝的真实风云人物。他,堪称雍正帝麾下的首席宠臣与重臣,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指哪打哪,深得帝王心。雍正对他的信赖,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李卫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

然而,天不假年,雍正帝的统治仅仅维持了短暂的十四年便戛然而止,令人扼腕。更令人唏嘘的是,雍正驾崩不久后,年仅51岁的李卫也随之下场,生命之烛骤然熄灭。但令人诧异的是,继位的乾隆帝竟在李卫逝后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评价:“区区庸才,何德何能,竟敢妄图立庙流芳?”

李卫,生于清朝初年,家庭背景了得,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生活优渥,但读书却并不出色,甚至大字不识几个。然而,这并未阻挡他追求仕途的脚步。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这一决定,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清朝的官场。

这一年,清朝的政治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康熙帝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雍正帝继位后,对官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李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雍正的视野。

李卫的仕途起步并不平坦,但他很快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雍正的信任。一次,他当众揭穿了一位亲王的贪污罪行,迫使亲王退回了多收的赋税。他先后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云南盐驿道等要职,政绩显著。雍正二年(1724年),他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成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

在这个职位上,他依然保持着耿直和傲慢的性格。他写信弹劾官员时,毫不留情,甚至破口大骂。这样的作风,让他与朝中不少官员结下了梁子。但雍正看重的是他的能力和忠心,因此,他的官职再次得到了提升,此后,他又历任浙江巡抚、浙江总督等职务,成为雍正朝的重要人物。

在两浙盐政使的任上,李卫展现了他的治理才能。他重用韩景琦,成立了稽查队,严厉打击私盐买卖。他设立关卡,严格查验过往船只,使得浙江官盐收入大增。他的这些举措,不仅维护了朝廷的利益,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短短五年时间,他从一个“捐官”成为了一品大员。这在清朝的官场上,无疑是一个奇迹。雍正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

在浙江总督的任上,李卫继续发挥着他的才能。他解决了浙江的“海塘”问题,询问专家意见,写出了详细的方案上报朝廷并获批。他自筹款项,修缮了海塘,使得百姓免受海水侵袭之苦。百姓们感念他的恩德,为他立像纪念。

1728年,雍正又派李卫管理江南七府五州的盗贼案。他暗中打探消息,抓获了与贼人勾结的官员,不到一年时间就剿灭了匪祸。雍正对他的表现大加赞赏,称赞他是缉捕盗匪的第一能手。

1729年,李卫调任回京,担任兵部尚书。三年后,他又升任直隶总督。在这个位置上,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耿直和傲慢,甚至得罪了鄂尔泰等朝中重臣。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只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1735年,雍正病逝,乾隆继位。乾隆对李卫的态度,与雍正截然不同。他表面上对李卫重用,但实际上却借机打压。1737年,李卫上报诚亲王府护卫库克的情况,乾隆准奏嘉奖并赐四团龙补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乾隆对李卫的完全信任。

1738年12月,李卫下朝后与太监闲聊,乾隆却以“结交内史、欲图谋不轨”为由,将其送吏部发落。李卫闻讯后,引发旧疾,气绝身亡。乾隆虽然肯定了他的功绩,按总督礼下葬并赐谥号“敏达”,但心中对他的猜忌和不满却从未消散。

若干年后,当乾隆帝踏上南巡的征途,漫步于风景如画的西湖之畔,一座庙宇悄然映入眼帘。然而,庙内供奉的神像却让这位帝王的脸色骤变。那是一位曾在雍正朝风光无限的大臣——李卫的雕像,正静静地接受着信徒的香火。

乾隆帝目光凌厉,不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当即怒斥道:“李卫此人,不过是仗着先帝的恩宠,行事却狂妄自大,毫无贤臣之风。如今,竟然还有人敢为他立庙,真是荒谬至极!”

李卫的一生,是传奇而悲壮的。他从一个花钱买官的富家子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忠心,一步步走上了清朝官场的巅峰。他在不同的职位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政绩。他治理盐业、解决海塘问题、缉盗等事迹,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清朝的历史长河中。

然而,他的性格和背景,也让他成为了官场斗争的牺牲品。在乾隆朝,他遭到了猜忌和打压,最终郁郁而终。他的命运起伏,不仅反映了清朝时期官场的复杂和皇帝对臣子态度的多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历史人物。

1 阅读:1525
评论列表

甲子光年

简介:喜欢历史,喜欢分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