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名叫言偃,是吴国人,他长大后做了武城长官。孔子有一次路过武城,听见有人在弹琴,就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子游就说:“听老师说过,有德的人学礼乐,就会有修养;普通人学礼乐,就遵守法规。”孔子就对其他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是开玩笑的。”
孔子认为子游擅长文学。子夏名叫卜商。他问孔子:“娇美的笑容妩媚,明彻眼珠生辉,信佛洁白的丝布染上了绚丽的文彩,这三句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要有洁白的底子,然后才能图画。”子夏又问:“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吗?”
孔子说:“子夏,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孔子接着对子夏说:“你要立志作个有德的读书人。”孔子去世后,子夏定居河西做了教书先生,后来成了魏文侯的老师。子张陈国人,向孔子学习求官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人家说,不清楚的不要乱评论,有把握的事也要谨慎开口,才能少犯错误;多看人家做事,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做,知道的事情也要谨慎地做,就不会后悔。这样,你的官位和俸禄就都有了。”
子张和孔子在陈蔡被围困时,子张问怎么做才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诚恳,行为要恭敬,在南蛮北狄也行得通;如果不诚恳恭敬,就算在本地,也行不通。站着和坐着时都能忠信恭敬到哪都行得通。”
(ps:接下来孔子又和子张说了什么,请看下篇文章。喜欢历史就请关注大鱼号:肖邦老师的课堂)
文字:肖邦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子贡游说列国的结果
商朝为什么会频繁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