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毅儿子从上校转业从商,他还迎娶了大校军衔的粟裕女儿

历史伟人录 2025-03-11 10:51:17

对于陈毅的儿子陈小鲁,你了解多少?

陈小鲁出生后,差点被张茜送人。因为在这之前, 家中已经有了昊苏、丹淮两个儿子,这个小插曲,也成为了家庭聚会时常常被提起的趣事。陈小鲁的哥哥们总是会调侃我:“你呀,可是差点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喽。”

而妹妹珊珊则会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问:“那哥哥要是被别人抱走了,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哥哥了?” 每到这时,一家人都会哈哈大笑起来。

陈小鲁从幼时起,父亲对他的要求就极为严格,父亲常对他说:“比起同学来,你的生活条件好得多,学习要求上进,生活上要自足。”

1953 年,陈毅接到中央的任命,前往北京就职,陈小鲁也跟随家人一同来到这座城市。

初到北京,陈小鲁一家被安排住进了中南海怀仁堂西侧夹道的一所房屋。

陈毅作为开国元帅,虽然日理万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在生活中,他对陈小鲁和其他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注重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在陈小鲁十岁的时候,陈毅就要求他每天独自乘坐公交车上学。在那个年代,公交车车内拥挤,路途颠簸。但陈毅认为,让孩子乘坐公交车上学,可以让他更好地了解社会。

陈小鲁每天早早地起床,挤在公交车里,前往学校。有时候,公交车上非常拥挤,他甚至连一个座位都没有,只能站着一路颠簸到学校。但他从未抱怨过。

除了乘坐公交车上学,陈小鲁在穿着方面也非常朴素。他从小就穿着两个哥哥剩下的旧衣服,这些衣服虽然已经有些破旧,但他从不嫌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穿着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

陈小鲁上初二时,学校即将举办运动会,老师知道他父亲的身份,便希望他能请父亲出马,为校运动会题词。当时,他的心里既兴奋又紧张。那几天,陈小鲁在父亲的门口徘徊了好几次,他生怕打扰到父亲的工作,或者被父亲直接拒绝。

最后还是陈毅率先发现了儿子,询问了他事情的来龙去脉,陈小鲁结结巴巴地说了出来,心里特别害怕父亲会直接拒绝自己。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直接答应下来。次日,陈毅就将写好的内容交给儿子,还对他说:“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重写!” 看着父亲认真的神情,他高兴得真想跳起来。他接过题词,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回到学校后,他把父亲的题词交给了老师。

1966 年,对于陈小鲁来说,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此时的他,刚刚从北京八中高中毕业。

随着高考的取消,陈小鲁和无数同龄人一样,失去了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机会。陈小鲁曾经尝试着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社会上,关于陈小鲁的各种流言蜚语开始流传。

为了保护陈小鲁,同时也为了让他能够锻炼自己,周总理出面,将他安排到沈阳军区所属的一个部队农场去劳动锻炼。

1968 年 4 月 14 日夜晚,周总理把他喊到西花厅,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样对你和你父亲都有好处。希望你表现好一些,干好了,可以入伍。否则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陈小鲁最终选择了服从。

陈小鲁来到了部队农场,这里的条件远比他想象的要艰苦。农场位于偏远的地区,方圆 30 里内没有人烟,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荒地。这里的水因为含有过多的碱,味道苦涩难以下咽。平时连队最好的菜就是海蛎子炒鸡蛋,生活的单调和艰苦可想而知。

陈小鲁每天都要和战士们一起出操、训练、下田劳作,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疲惫不堪。有时候,他累得晚上上床后,连翻身都困难。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没有丝毫抱怨,而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干一样的活,努力融入这个集体

在部队农场的日子里,陈小鲁严格遵守周总理的嘱咐,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没有给家人写过一封信。离家时他带了 100 元钱,两年来仅仅用了 16 元,都花在买牙膏肥皂等生活必需品上。

1970 年,陈小鲁终于迎来了一个回家探亲的机会。张茜看着更加成熟稳重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陈小鲁的探亲假很快就结束了,他不得不再次离开家,返回部队。

回到部队后,陈小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训练。然而,1972 年 1 月 6 日,一个噩耗传来,陈毅元帅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当陈小鲁得知这个消息时,悲痛欲绝。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在父亲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他没能在老人家身边尽孝。

而此时,粟裕一家向陈小鲁伸出了援手。粟裕将军和陈毅元帅是多年的战友,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密切。粟裕的次子粟寒生和陈小鲁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看到陈小鲁如此难过,便经常邀请陈小鲁来自己家里做客。

在粟寒生的撮合下,陈小鲁和粟裕的女儿粟惠宁渐渐走到了一起。

1974 年,张茜患上了重病,生命垂危。在张茜弥留之际,粟裕夫妇带着女儿粟惠宁来到了她的身边。粟裕将陈小鲁和粟惠宁的手放进张茜的手心,安慰她道:“你放心吧,孩子们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我们会照顾好小鲁的。” 张茜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久后,张茜离开了人世。

1975 年,陈小鲁和粟惠宁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粟惠宁,是个特别优秀的姑娘,她曾在二炮部队服役,担任大校军衔,在工作之余,她还精心照顾家庭。

1992 年,已经是上校军衔的陈小鲁做出了一个让众人侧目的决定 —— 转业下海经商。

他先是向上级领导提交了转业申请,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楚。对他的决定,领导人表示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对他在军队里这些年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办理转业手续的这段时间里,陈小鲁把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把自己手头的工作,交接得一清二楚,就怕因为自己的离开,影响了军队的正常运转。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商业领域的需求,在转业前的那段日子里,陈小鲁开始疯狂地学习相关知识。他一口气买了一大堆商业书籍,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

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商业培训课程,跟业内的各路高手交流切磋,深入了解商业运作的实际门道。

当然,作为一个“门外汉”,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陈小鲁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在成功后,陈小鲁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继续回馈社会。

0 阅读:18
历史伟人录

历史伟人录

欢迎大家关注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