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人关心的话题:脱发和痴呆症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头发变少和记忆力下降似乎都成了常见的“烦恼”,但这两者真的有直接联系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大多数脱发与痴呆症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常见的脱发类型,比如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俗称“秃顶”)或女性产后脱发,主要由遗传、荷尔蒙变化、年龄增长、疾病、药物或生活方式引起。然而,科学界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间接联系,尤其在特定人群或情况下。
1. 年龄:共同的“幕后推手”脱发和痴呆症都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毛囊逐渐萎缩,头发变薄变少;而大脑的神经元功能也会自然衰退,痴呆症(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随之上升。
2. 健康问题:潜在的“桥梁”一些导致脱发的身体状况,可能间接增加痴呆症风险: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头发干枯脱落,同时影响代谢和脑功能,研究显示甲状腺问题与认知衰退有关。
自身免疫疾病:如斑秃(一种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的疾病),在小规模研究中被发现与痴呆症风险略有相关。斑秃患者可能因免疫失调引发全身炎症,间接影响大脑。
激素波动: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可能出现脱发,而激素失衡也可能通过炎症路径影响脑健康。比如之前罗夕夕见到的一位45岁的阿姨,就因甲状腺问题头发掉得厉害,记忆力也一直变差,后来调整了药物,她的脱发缓解了,认知状态也好了不少。这提醒我们,关注全身健康对头发和大脑都至关重要。

某些治疗脱发的药物(如米诺地尔或非那雄胺)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会增加痴呆症风险,但长期使用需遵医嘱,避免潜在副作用。此外,脱发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让人减少社交、足不出户,而社交减少是痴呆症的已知风险因素。
尤其是男性,经常有因为头发稀疏不愿见朋友,长期独处后感到情绪低落,记忆力也有所下降。心理压力和社交隔离成了她健康的“隐形威胁”。
斑秃与痴呆症的微妙联系研究中,男性斑秃患者被发现与痴呆症有轻微关联。一项小型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指出,斑秃可能与慢性炎症和免疫失调有关,而这些因素也可能是痴呆症的促发条件。不过,这种关联尚需更大规模研究证实,目前仅限于“可能性”阶段。
所以,大多数脱发不会直接导致痴呆症,但年龄、健康问题和生活方式可能成为二者的“间接纽带”。保护头发的同时关注全身健康,或许能为大脑加一层防护。

虽然脱发有遗传因素,但后天的努力也能让头发更健康,同时提升自信和生活质量。以下是科学又接地气的建议,适合中老年人践行:
1. 小心护理头发:细节决定健康
洗头小心点:湿发脆弱,洗完头别用梳子用力拉扯,最好用宽齿梳轻轻梳理,或者用手指轻柔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修剪:每2-3个月修剪一次发梢,去除分叉,保持毛囊活力。别等到头发长得拖地才剪,那样反而伤发根。
减少造型伤害:烫发、染发虽能遮白发或增加造型感,但高温和化学物质会破坏毛囊。很多阿姨可以试试简单的盘发或短发,既优雅又护发。

用护发素:别觉得护发素是年轻人的专属,中老年男性洗头后用点护发素,能减少头皮干燥和脱发。
户外戴帽: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伤头皮和毛囊,外出时戴顶遮阳帽,既防晒又护发。
别洗太勤:每天洗头会洗掉头皮的天然油脂,导致干燥脱皮。中老年男性每周洗3-4次即可,女性可根据发质调整。
3. 饮食均衡:从内养发优质蛋白不可少: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滋润头皮、减少脱发。鸡蛋、瘦肉也是不错选择。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D或锌可能加剧脱发。体检发现不足时,可吃复合维生素片,或多吃菠菜、蘑菇等天然来源。炸鸡、奶茶会增加头皮油脂分泌,堵塞毛囊,尽量控制在一周1次。

压力是脱发的大敌,也可能间接影响大脑健康。每天花15分钟做深呼吸,或每周练两次瑜伽。退休后加入社区舞蹈队,和朋友聊聊天,也能缓解压力。
总结:头发与大脑,一个都不能少脱发和痴呆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可能让它们“擦出火花”。与其担心脱发会不会导致痴呆,不如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温柔对待头发,吃好睡好动起来,保持积极心态。这些小习惯不仅能让中老年人拥有一头健康的头发,还能提升自信,增加社交,甚至可能为大脑健康保驾护航。
祝大家头发浓密、大脑灵光,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1. Association of Alopecia Areata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2. GoluchKoniuszy, Z. S. (2016). Nutrition of women with hair loss problem. Advances in Dermatology and Allerg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