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e196e909578dafdbebe581084496be.jpg)
我一直觉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最需要减少的,就是在面对一切外部情况时的负面情绪,特别是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负面情绪并不会增加事情成功的丝毫可能性。我说的这种“负面情绪”包括“否定”,比如在商讨一件事情的时候,在讨论中我们否定了每一个与会者的提议,结果会是什么呢?只能是等于这次会议“白开了”。
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几十年来,参加过许多商业会谈,没有一次会议的初衷是“为了否定”,即便是投资公司的风控会议,虽然会议的结论有可能是“否定了上会的所有项目”,但是会议的初衷也是“为了寻找能够通过风控的项目”。因此,在态度上,商业端的一切都应当是为了“成事”才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a55817baeb73fdc1b77b4f6976c8a8.jpg)
在我看来,最不应该带有负面情绪的场景,就是在我们“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人无完人,包括我们自己,在拥有自己特长的同时,一定也有着自己的短板。商业合作过程当中,我们寻找合作方的目的是为了“补强自己的短板”,如果合作方的长项刚好是我们的短板,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即便合作方没有长项,但是他们的一般业务可以补强我们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比如一支足球队,在选拔守门员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关注他的守门技能,而不用去关心他射门的脚法如何?同理,在选拔前锋球员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他在“射门得分”方面能做到哪些,而不是他是否可以在自家门前封堵对方的射门。寻找合作伙伴就像是寻找一支球队的成员,大家不应当“特长一致”,而应当做到“在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f867bbac3fd9ac9c8fec6a5d78294a.jpg)
年轻的时候与人进行商业谈判,总是会沾沾自喜于找到了谈判对手话中的一点点漏洞,而如今,我觉得自己当初的做法至少可以用“不成熟”来形容。谁还没有个言语失误的时候,商业合作之中,只要在牵扯到法律规定这样的的大原则方面没有错误,其它的,似乎都不应当计较那么多。有个名词叫“题外话”,我认为想做成事情,真的不要去关注那些与成事无关的题外话,这样才能保证效率最高。
可是,谁都有主观的时候,我虽然可以写这样一篇文章,但是在一些时候,我还是无法把自己的心态完全摆到一个“不带负面情绪”的状态当中。我能做到的,是自己不会去“否定”,我一直要求自己的是“不提意见、只提建议”,但是在面对合作伙伴“低效率”的时候,我是真的无法每次都做到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在一些极限场合,我真的会选择放弃合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76e2e351eec0728c1b54722a39a055.jpg)
这也是我把本文的主题写到“商业心理”这个大类目下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我们才会在很多时候因为主观而犯错误,而只有一次又一次、不停重复地提醒自己,我才认为自己可以做得稍微好一点。至少,在工作的时候,我会去多看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消极的一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db0bf036213a3dc88018b28890a1f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