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限制、禁止出口的商品又多了一部分,航空航天机构件及关键材料。30日,我国商务部官网发布了公告:根据中国某些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履行关键技术防止扩散的义务等,决定对航空航天结构件以及制造发动机相关装备、设计软件、制造技术等实施出口管制。
在此前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很多禁止、限制出口的商品、技术名单,部分原因是为了保证我们部分行业的技术优势,部分原因是响应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既然你做了初一,我就要做十五。既然不想双赢,那么大家就是互相伤害了。新增的出口管制技术、商品,是我国目前高科技产业的支柱,也曾经被誉为工业上的桂冠,在一个个被我们攻克之后就白菜化了。
公告说的很明确,出口管制措施首先就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航空航天技术在我们发展起来之前,我们也是被人限制的,只不过我们慢慢突破了限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相应的技术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技术的外流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用来进行军事或间谍活动,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通过控制这些关键技术的出口,可以确保这些技术不会被潜在的对手国家利用,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航空航天产业。我们的航空航天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以往被欧美把持,大型的航空制造公司、航天公司都是欧美国家所有,小国家即便是想要发射一颗只有几十公斤的卫星,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我们现在正在迈入商业航天,我们也需要国际订单,进而增加增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避免核心技术被复制或模仿,有必要对这些技术进行严格的出口控制,可以确保我们在国际航空航天市场上的竞争力。
航空航天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巨型产业,拥有很多关键的技术,其应用不仅限于民用领域,还涉及到军事用途,比如我们曾经在火箭已经点火后实施挺火,完整地保存了火箭,这样的技术也是我们的独到之处。如果类似于这样的技术无节制地扩散,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用于军事目的,改变国际安全格局。
在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中,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了技术封锁和制裁,曾经我们可是求着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宁愿花钱也要参与其中。可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趾高气昂,它们不允许我们参加,理由是可笑的“对接口不符合标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欧美国家对我们的部分技术也存在着限购禁运等政策,作为对等措施,中国也对某些关键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根据商务部的公告,此次出口管制的具体物项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结构件、发动机制造相关装备、软件和技术。例如,涉及钛、铝及其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工具、模具、夹具等工艺装备。在一些重点材料的制造方面,中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不仅仅是技术的原因,而且还有庞大的产业链的因素。曾经欧美因为污染的问题,转移了部分产业,而我们吃下了一部分,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技术、产业链的优势。
而我们在现在航天航空竞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下,提出关键技术的限制出口,势必会对欧美国家产生影响:
中国在钛、铝及其合金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这些材料和技术对于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航空航天结构件至关重要。而我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钛生产国之一。根据《中国钛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钛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50%,
钛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结构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需要高强度的结构上,既能减轻重量还能增加强度;而我国在在铝合金超塑成形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的制造能力;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铝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7.3%,而铝合金也是航空航天结构件的重要材料,它也是能减轻飞行器的重量。
航天发射可以说是一斤货物相当于一斤黄金,火箭发射本身,主要的动力被用来推进火箭及未燃烧完的燃料,有效的载荷通常只是火箭整体的零头。
如何减轻火箭壳体一的重量和制造成本,也是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的。比如我们早期的长征二号,运载能力只有两三吨,可是我们现在用相应大小的火箭,能运送更重的货物,说不得也和火箭自身重量降低等因素有关。
欧美国家如果无法从中国获得这些关键材料和技术,将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这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为其他供应商可能没有中国的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
替代供应商的材料成本可能比中国高出20%-30%。欧美国家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自主研发,以弥补从中国进口的技术和设备的缺口。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根据《波音公司》的报告,研发一项新技术的平均周期为5-7年,研发成本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而且,它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成本的问题。
我们有着成熟的产业链,从采矿、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配套严密,这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待几年后欧美搭建起了产业,却也不得不面对成本的问题。
由于供应链受限,欧美航空航天企业可能会面临产品交付延迟、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出口额达到了1510亿美元,其中高性能材料和部件占了很大比例。出口管制将影响美国对这些材料的进口,从而影响出口额。而欧盟,2022年欧洲航空航天业的产值达到了1100亿欧元,其中大量高端材料和技术依赖进口。
中国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将对欧美国家的航空航天产业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供应链中断、成本增加、技术自主研发投入增加和市场竞争力下降。仅仅是美国航空航天企业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部分高性能材料和零部件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钛和铝合金等关键材料金额达数亿美元。
而美国由于自身的政策原因,已经开始限制从中国进口部分公司生产的锂电设备,但是美国现实的问题是,已经很难摆脱锂电池的采购,五角大楼要求减少采购,可是这造成了成本的增加。而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新的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锂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我们走出了自己的产业优势,我们最大的优势可能不是单各方向的技术,而是全产业链带来的整体技术水准和成本的优势。
其实对于中国产的设备,国外早就开始以查间谍等借口加以阻挠,比如印度曾多次扣押我们售卖给巴基斯坦的机床等设备,据印度的说法是,这些货物可能被用于高精密的武器加工,在国际法中属于是被限制出口的一类商品。以小窥大,它们不仅自己不买,也阻挠别人买。国家安全这个借口,只要用起来就无往而不利,你总能找到不同产业之间相关联的部分,从而加以阻挠。
相关的例子还有美国对华为实施的制裁,这导致华为遇到了重大的挫折,自研芯片却难以生产。但是这种手段,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比如德国跟随美国的步伐,不再采购华为的5G设备,可是华为在5G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于是乎德国的5G布局就中断了,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续上。在这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你现在5G落后,后边6G还能赶得上么?
但是中国的这种限制出口却不同,我们真的是有巨大的产业链的优势,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不依赖中国的。某些国家号称不再从中国购买某一类产品,但是却从东南亚等处继续购买,可是东南亚的相关产业,可能其上游还是来自于中国。等于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落在了中国的身上。
可是由我们自己主导的限制出口,那可不一样了,就连东南亚等国家,有些商品的生产也受影响,那欧美国家就不能利用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