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地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当我们试图去追溯先辈们构建这些建筑的往昔,不禁心生敬畏。
在那遥远的年代,山高路远,道路险阻,物资的运输、人力的调配,无一不是巨大的挑战。然而,一砖一瓦,一凿一砌,他们却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这篇中,我们看过了太行山河南省部分蕴藏的古建,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位于山西区域的古建宝藏。(本篇为山西省部分)
青莲寺——玉皇庙——开化寺——观音堂
青莲寺
从济源出发到晋城,一路沿着山路盘旋,隐隐就看到了隐匿在山坳中的寺庙群,第一站我们先来到了青莲寺。
青莲寺由古青莲寺(青莲寺下院)和新青莲寺(青莲寺上院)两处建筑群组成,下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初名 “硖石寺”。而上寺要晚一些,建于唐太和二年。
早于隋唐时期,青莲寺即以 “文青莲、武少林” 享誉中土,被誉为 “隋唐佛都”。
寺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54尊唐、宋彩塑,其中最宝贵的是6尊唐代彩塑,分别为垂腿弥勒佛、文殊、普贤菩萨二菩萨,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供养人,是全国唐代寺庙塑像中仅存的三处之一。
玉皇庙
参观完青莲寺,接着便是位于城北的玉皇庙了。
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庙内建筑集宋金元明清各代的风格于一体。
其中,玉皇殿是打卡热点之一,这是座北宋时期的建筑,单檐歇山顶设计,整个结构严谨又美观,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独有风格。
玉皇庙门口的牌匾是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所以彩塑和壁画一定不能错过。庙内现遗存各代彩塑284尊、壁画120平方米,几乎囊括了道教文化中所有的神话人物。
借着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庙内的殿堂都开放,很幸运参观了心心念念的二十八星宿,这更是海内孤品的存在,造型生动,表情丰富。
开化寺
开化寺初名为清凉兰若寺,在会昌灭佛时曾一度被拆毁,幸运的是得以重修,并在北宋天圣八年改称开化禅院,也叫开化寺。
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为两进院落,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分别是大悲阁、大雄宝殿以及演法堂,最大的看点非大雄宝殿莫属。
大雄宝殿为宋代遗构,集建筑、壁画、彩绘为一殿,被称为大雄宝殿的“三绝”。其中,壁画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寺观壁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描绘的是佛经的故事。
此外,金元时期所建的观音阁,大唐舍利山禅师塔,也都值得一看。
到达开化寺的山门,要走一段有99级台阶的步道,且角度大于40°,在那个年代要建成这样的庙宇着实不易,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观音堂
离开晋城来到长治,这一次到的是观音堂,一座两进院的小庙,但内里却藏着明代的雕塑。
穿过山门、香亭来到观音殿,这是寺院的正殿,殿内三面墙壁以及屋顶梁架上、门窗的顶部,都是描金彩绘的彩塑和悬塑,大约有五百尊,儒、释、道喜闻乐见的神仙都有。
正面金柱的顶端,并排坐着儒、释、道三教鼻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两侧的佛台上陈列着十八罗汉像,罗汉像上面是二十四诸天尊神。
内壁三层有十二圆觉菩萨像,再往上有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以及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不愧为明代彩塑的精品。
除了本篇的四座古建外,沿着浊漳河谷穿越太行山,还有天台庵、大云院、佛头寺、龙门寺,也都值得一去。
在《浊漳河谷的八座国保,全国仅存的五座五代木构这里就占了三座》这篇中已经有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以上就是太行山周边蕴藏着的古建宝藏(山西省部分),参观完这四座古建,不得不感叹上党地区的彩塑真是惊为天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