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一
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这几天又一次把自己推上了热搜。
网上流传的两个观点是:过去两年的抗疫,为每个百姓平均延长了十天寿命;让一线工人一边隔离一边生产。
如果单纯看网上流传的片段文字,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毫不奇怪。不过下午我看朋友@西坡 写了一篇文章,帮李稻葵做了一些“澄清”,更详细引述了李稻葵整体的观点。
看完后我特地又搜索李稻葵那篇讲话的全文,然后嗅到了浓浓的属于胡锡进的味道。
01
首先看第一个观点,关于平均寿命的问题。
李稻葵假设如果过去两年没有搞好防疫,会导致大概400万人丧命,进而用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77岁,减去假定的新冠病人去世的平均年龄60-65岁,再平均到14亿人,得出每人可能丧失10天寿命的结论。
这账算得貌似没错,可所有的假设都很随意,看不出任何的学术价值。如果真要推测可能的因新冠死亡人数,当然就得详细比较两国防疫措施、人口结构、疫苗接种情况等等,可这些统统没有。
看过李稻葵讲话的,可能不难感受出,这个算账基本是结论先行的。更像是为了证明抗疫的成功,而找出了这么一个算账方式。因为这种角度清奇的算账招骂,倒是并不冤枉。
而我觉得有点冤枉的地方在于,李稻葵探讨寿命问题的主要用意,可能在于另一句话——“生活水平提高是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增加人均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李稻葵用了很大篇幅,探讨“怎么通过保经济保生命”。比如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假如把未来我们潜在的GDP增长速度保住0.1%,相当于对未来每一年的增长能够多增加0.1%,由于消费跟整个经济基本同步的,我们人均消费每年增加0.1%,折算成寿命是能够增加6天的。”
这段话说得有些“委婉”,但如果“有心人”翻译一下,其实李稻葵也等于是说,如果因为防疫导致GDP增长放缓,消费放缓,那也可能导致寿命减少6天甚至更多。
而李稻葵引起争议的第二个观点,把工人隔离起来生产,是在强调保生产、保产业链时提到的。既然隔离的措施不能改变,与其居家隔离不如在工厂隔离,起码还能保住生产。
这话听起来确实不把人当人,可是在批评李稻葵的时候也得承认,如果“给定条件”不可更改,选择只能在居家隔离和在工厂生产隔离之间呢?就算是工人自己,可能也会选李稻葵的建议。
02
总之,看完李稻葵讲话全文,我并不觉得他的观点有网上传播得那么可恨,甚至有些观点,在当下还是可以认同的。他呼吁保经济、保产业链,呼吁给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发钱。
在讲话中,他甚至“别有用心”地提问——父母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即便收入水平可以了,消费水平相比我们也低多了,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不敢消费,生活水平怎么提高?
现在网上也有很多人拿疫情和自然灾害时期对比,主要担忧也是用力过猛的防疫,有可能造成“次生灾害”。
所以,我认真看完李稻葵的讲话,感觉很像胡锡进的有些发言。发言本身还是有些“人话”的,只不过这些发言很有“策略和技巧”,深深地藏在了很“主流”的话题体系中,属于“既要又要”的那一类。
不知道该把这些发言归结为有智慧,还是骑墙。有些批评者以知识分子的操守,来对标李稻葵,对此我个人已经没有那么高的奢望了。当自己也苟着的时候,确实没啥底气要求别人做烈士。
退而求其次,如果李稻葵们真能成为某种桥梁,把民间的声音传递甚至融入官方决策,以功利主义的视角看,似乎还不是最坏的事。
怕只怕,不同群体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对话已经越来越难,谁想要左右逢源,只会跌进巨大的裂缝。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