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属特委的故事丨肃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南王村党支部的建立与活动

义和江涛 2024-12-11 19:28:50

一、南王村的第一个党员

1929年6月8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肃宁县南王村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他就是刘书春。

刘书春于1909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在本村小学读书,后去北京学徒,不久回家务农。1928年去绥远在旧军队里当兵,半年后又回家务农。刘书春无论是务农、学徒,还是在旧军队里,曾多次遭受地主、资本家和军阀的虐待、凌辱,饱尝了旧社会阶级压迫之苦,使他逐渐认识了旧社会的腐朽,盼望有一天推翻它,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刘书春

恰在这时,南王村来了一个叫陈怀珍的小学教师,此人是县张七屯人,共产党员,和刘书春是表兄弟。陈刘二人言语相投,来往甚多,交谈中,陈经常向刘宣传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学说,介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共产党的主张、毛委员领导的农民运动和井岗山斗争等等,使刘的思想飞跃到一个新的境界,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刘就向陈表示:“国有累卵之危,民有倒悬之苦,共产党救国救民,小弟愿追随左右……。”陈把刘的情况汇报给博蠡临时县委后,于1929年6月3日,刘书春由陈怀珍、李跃亭(博临时县委委员)二人介绍,在张七屯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肃宁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南王村支部的建立

刘书春入党后,经常和贫苦的阶级兄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思想要求,并给其讲述革命道理。

本村有个刘俊生,家境贫寒,从小寄居在饶阳官亭外祖母家,23岁时,为了一家人的糊口,托亲友介绍,在宁津县警察局当了巡警。刘曾带人查抄当地豪绅侯敬如(人称侯八爷)的大烟馆,抓了恶霸时黑蛋的赌场,因而,遭到恶势力的报复。时依仗在警察厅当秘书的哥哥的势力,买通天津警察厅,以刘“不识时务,办事不力”为由,责令地方将刘撤职查办。幸得刘的亲戚上下走动,才免于查办,但被撤职回家。刘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家里,他想:“旧官府如此官官相护,徇私枉法,哪有穷人立足之地,这是什么世道!”

刘俊生的思想情绪,早被刘书春察觉,于是他就找刘俊生谈心,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培养,经常给他灌输革命思想,有时,让他帮助张贴“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后来就让其到县城散发传单,进行考验。

1929年农历10月15日,是肃宁县城庙会,刘俊生以卖儿童玩具——万花筒为掩护,到县城散发传单。就在这天夜里,他把传单贴得满街都是,就连县政府的围墙上、戏楼上、东西城门、东石牌坊等这些既显眼又时常有军警出入的地方,也贴了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和考验,刘俊生于同年11月28日,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刘俊生和刘书春一起,又先后在本村发展党员11名,于1930年经上级批准,正式建立起南王村党支部(刘书春任书记,刘俊生任宣传委员,刘万增任组织委员,一般党员有刘二、刘生、刘兰亭、刘迈年、刘万峰、刘万池、葛云芳,齐淑敏、刘赋歪、宋亮)。肃宁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了。"

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革命力期

南王村党支部建立后,经常在群众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他们除口头宣传外,还经常秘密贴标语,内容有“打土豪,分田地”、“反对苛捐杂税”、“抵制外货”、“团结起来救中国”“贫苦农民要有饭吃”等等。他们有时也编成顺口溜,印成传单,广为散发。

南王村党支部在斗争中懂得了革命不是少数人的事,必须动员成千上万的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革命才能成功。因此,支部书记刘书春,曾于1930年多次去肃宁县城脚下的寨南村,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焰,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张进昶、于海泉敢做敢为,愿为老百姓撑腰出气,刘书春首先把他们发展为党员。1934年左右,在刘书春的领导下,张进昶又发展了县城隍庙的张德兴、冯庄的马恒信、郭庄的张春华、张文斌以及本村的杨继、王球加入共产党。

同时,刘书春、刘俊生,还对饶阳县寺岗村爱国青年许佩坚进行了长期培养,使其成为保属特委直接掌握的共产党员。这样使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南王村党支部主动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刘书春按照上级要求,他除负责开辟肃宁党的工作外,还担任蠡县县委交通员,经常以卖笔墨纸张为掩护,走村串学,出入府,进行党的秘密交通工作。刘的直接领导人是蠡县县委组织委员兼军事委员王之(公开身份是教师)。经常联系的人有张化鲁(原博蠡中心县委委员,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县党部指导员,高蠡暴动失数后,转保属特委,公开身份是保定育德中学训育主任)、曹承宗(原蠡县县委负责人之一,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县政府财政科长)、李宪周(蠡县县委负责人之一,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县政府的公安局长)、于涛(又名于澄波,蠡县县委书记)、李跃亭等。

同保属特委的联系人是姚春峰。此外,还经常同蠡县二区的各村党支部书记(如宋岗郭登第、滑岗陈国繁、蔺岗张贺九、南埝田风鸣、七器齐朋育、洪善堡杨升甫、蠡县刘町张敬堂等)取得联系。

1930年秋,保属特委曾派张兆丰、芦子江到蠡具,准备乘八月十五中秋节敌人大吃大喝的时机,在蠡县城组织一次暴动,先搞掉公安局,夺取枪支,再拿县政府,把敌人的政权搞垮。南王村党支部也奉命参加。各地的队伍自农历八月十三日开始向大宋村集结。这次暴动,由于张、芦二人强行收缴地主枪支暴露了意图,使计划落空。

1932年高蠡暴动时,博蠡中心县委组织肃宁的党员参加了这次暴动。当时把肃宁的党员编为一个小队,刘书春任队长,刘俊生任副队长。队伍统归蠡县大队支挥。暴动那天,刘书春、刘俊生带领十几名党员在蠡县蔺岗村搞了十几支枪,即向高阳县北辛庄进发。当队伍行至蠡县城北潘营村时,突接县委通知,说保定敌人出动大批步兵和一个骑兵连,把暴动队伍全部包围,双方开了激烈战斗,我方在突围中遭受重大损失,暴动失败了,要求各小队回原单位待命。这样,刘书春、刘俊生即把队伍拉回。

高蠡暴动后,党的组织有的被破坏,有的党员暴露了身份调离原地,也有的转入地下。环境更加残酷,工作愈来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张化鲁根据特委的指示,派刘俊生担任了特委的交通员。从此,刘俊生经常以卖儿童玩具为掩护,奔走于保属特委所属各县。

他的领导人是保定育德中学张化鲁,他经常从那里领取文件及宣传品,到各联系点去传递。他联系的人有,蠡县蠡吾书局齐经理和王之、蠡县大百尺警察所长李献文(原名李宪周),深泽何庄何朗、饶阳张家庄王春辉等。

1933年冬,保属特委巡视员范克敏(又名范克明、范陈训,肃宁县大张庄人)被捕叛变,使保属特委机关和所属24县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因其出卖而被捕者多达120余人,在这种情况,党组织为保存力量,派王之的哥哥通知刘书春、刘俊生立即离家隐蔽。南王村党支部与上级暂时中断了联系。

敌人搜捕过后,刘书春、刘俊生陆续回到南王村,在上级党的领导下,继续为党进行工作。1936年农历正月初三,刘俊生受党的派遣,携洋300元去南京国民党最高监狱,为营救许佩坚等三同志而奔走。”

许佩坚经刘书春、刘俊生培养入党后,保属特委即派其打入在任丘驻防的国民党38军,后该部调往福州,特委又派其打入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许在其军部驻北平办事处为党做地下工作一年多。于1935年被蒋孝先的宪兵三团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两同志。许佩坚等三人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始终未暴露身份,敌人将他们做为“共党嫌疑”解往南京,押在陆军最高监狱。刘俊生在南京见到许佩坚等三同志,说明党正在设法营救,要他们保重身体,耐心等待。后经我党营救出狱。

组织武装抗击日本保略者

1937年七七事变,激起了全国火民愤怒,共产党员刘书春、刘俊生、许佩坚等胸怀国难民仇、决心抗击日本侵略者,当他们看到中共中央的通电后,立即决定在饶,肃、蠡三县边界组织抗日武装,抵抗日军的侵略。他们商定之后,由刘俊生、许佩坚去保定育德中学,通过张化鲁向保属特委请示。特委同意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迅速着手组织,到一定时机,组织上派人来指导工作。

他们首先在南王村树起了“人民抗日游击军”的大旗,并在肃宁县城的连升馆、保和栈两饭庄设立了报名站。此时,国民党县政府县长谷耀山为标榜抗日,在肃宁成立“守望队”。南王村党支部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研究决定,利用建“守望队”这一合法形式,组织各村青年进行军事训练,迅速发展抗日武装。

刘俊生、许佩坚还以谈判的方法改编了饶、肃的保安队,收缴了警察局的枪支,后又收集一部分民间枪支,并在献县的北峰、陌南、三角等地,联系了一些爱国人士,使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

8月间,河北省国民政府保安处参谋向佐民(又名向修文,原冯玉祥抗日同盟军师长,因他同情抗日,与我党有一定联系)持保属特委介绍信(信中指示刘俊生、许佩坚要支持向的工作,借助他的名望迅速发展队伍)来指导工作。向来县后先找国民政府县长谷耀山,谷派人在南王村找刘俊生、许佩坚,向佐民和刘、许二人会面后,对发展武装进行了商谈。

不久,原平汉省委委员萧悌又派共产党员师荣之前来指导“人民抗日游击军”的工作。师来后不久,萧悌也亲自来指导工作,并根据斗争需要,将“人民抗日游击军”改名为“人民抗日自卫军”,这是由平汉省委掌握的最早的地方武装。后吕正操率部北上抗日,平汉省委为统一抗日武装,将“人民抗日自卫军”统编为“人民自卫军”。当时,这支队伍由向佐民任军长,许佩坚任副军长,师荣之做党的工作,为政治主任,萧悌为不公开的党代表。“人民自卫军”下设四个大队,刘俊生大队驻肃宁,董庆云大队、刘玉章大队、何世荣大队驻饶阳,此时,全军共计5000余人。

刘俊生在肃宁驻守期间,博蠡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王之密令刘俊生乘叛徒范克敏住家之机,立即将其逮捕。刘遵照这一指示,在对范的住址活动规律侦察清楚后,于旧历十月初五率领纠察队和十几名战士,突然包围了范的住宅,以“扩军收枪”为名,将范诱出逮捕。

晚上,刘一面将范押在县城保和栈进行审讯,一面派人连夜报告王之。当对范进行审讯时,他自称是范三,不承认是范克敏,后经反复审讯,范无法抵赖才供出了罪行。

第二天,刘将范押往饶阳县城,交给“人民自卫军”军部。这时王之接到报告,也赶到饶阳,对叛徒进行了辨认,并由萧悌主持再次对范进行审讯,在审清问明认定无误后,由刘俊生率纠察队员马保贤等,将范处决在饶阳县城。

“人民抗日自卫军”后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由许佩坚带领,在饶、肃边界活动,称第一支队;一部分由刘俊生带领,在肃、献边界活动,称第二支队;警卫营由向佐民带领驻饶阳。

刘俊生带领第二支队在肃宁驻守一段时间后移驻窝北,窝北地主组织武装阻止“人民自卫军”进村,刘向其发起猛攻,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地主武装周世豪、周永盛率众投降。“人民自卫军”开进王家大院后,立即开仓放粮,他们除留足军需外,拿出20多万斤粮食救济饥民,方圆十几里的百姓得到了救济,“人民自卫军”的声望迅速提高,报名参军者络绎不绝。部队人数不断增加,领导机构也相应建立健全起来,大队以下设立了政治部、敌工部、宣传科。后又建立起参谋处、秘书处、管理处、供给处、军训处、医务科。刘书春任特务大队第二中队副队长兼教导员。此间,他发展了很多党员。

至年底,“河北游击军”司令部在孟庆山、侯玉田率领下,由高阳移驻肃宁。刘俊生率部队接迎,并向孟庆山表示愿意把部队编入“河北游击军”。孟庆山根据刘的要求,将“人民抗日自卫军”编为“河北游击军”第九团,刘俊生任团长。从此,“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正式纳入冀中抗日武装系列。

改编后的第九团,在滏阳河边的臧桥阻击战、潴龙河畔的解家营伏击战等战斗中,英勇杀敌,日军闻之丧胆,为党为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我党在冀中的一支抗日劲旅。

张学忠整理

0 阅读:0
义和江涛

义和江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