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故事丨百团大战中的任河大肃战役

义和江涛 2024-12-03 21:02:49

昨天看冀中的史料选编,看到了一份电报:《吕正操、程子华关于任河大战役计划》,是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冀中吕程二位首长发给各分区的,交代了各分区的任务,

在这份计划中可以看到,八分区主力及九分区十八团主力(由魏指挥)统归常司令员、王政委统一指挥。进入任、河、大、肃地区,有计划的克服敌伪据点并破坏津、保、平、大各公路;并以八分区一部配合游击队,积极破坏沧石路,以牵制敌人。九分区积极箝制高、博、蠡之敌,以袭击、伏击、袭扰来迷惑敌人,防其向东增援。十分区除仍以一部对北宁路破袭外,以主力向安次、永清、霸县一带以东地区挺进,收回某些据点,开辟工作。

关于战役的详细部署,由常、王、魏自行拟定计划电告军区。

八分区常王两位首长在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期间,双双牺牲,关于任何大战役的经过记录较少。屈培壅的回忆录《神奇的电波》一书中有过一些回忆。另外,八分区23团2营老兵宋述分在访谈中讲述过李虎村伏击日军。

屈培壅的回忆是这样的:

百团大战”第二期战役开始了。为了配合北岳区涞灵战役(冀西部队在破击正太路后,回师北上以涞源、灵丘为目标组织进攻战役),冀中军区于10月1日至20日展开了任(邱)河(间)大(城)肃(宁)战役,这次战役以八分区为主统一指挥。参加的兵力有二十三团、三十团及九分区的十八团和三十三团一部。

三十团为右翼部队,向子牙河东大城、青县地区进击,并派出了一个营带电台破击青县至沧州段的津浦铁路;十八团及三十三团一部为左翼部队,向平大路西任邱、肃宁地区进击;二十三团为中央纵队,直插任、河、大中心区。该团于战役开始前秘密伸入河间以南,在李虎村伏击了商家林出动之敌,歼敌百余人,打响了第一枪。尔后进至中心区。敌人发现是主力部队,即尾追合击,这样使两翼乘虚扩大战果。

三十团在大城以南一夜连克敌四个据点。十八团破坏敌任邱至高阳公路,攻克边渡口和梁家村据点。这次战役经过20天的激烈作战,共拔掉敌据点29个,破坏铁路、公路300余里,歼敌1500余人,摧毁了日伪组织,恢复了抗日政权,打开了任、河、大、肃大部分地区的局面。为了巩固战果,加强这个地区的斗争,将三十团一营与分区独立营合编为任河大支队,我们派去一部电台,分队长先是李炳昌后是黄学文同志。

在战役开始前的作战会议上,分区首长指出,这个战役是深入到已被敌人“蚕食”的地区作战,而且是两个分区的主力兵团并肩作战(注:指冀中八分区和九分区。参战的二十三团、三十团是八分区主力兵团,十八团和三十三团属九分区)。敌情变化快,部队大踏步地前进和后退,行军战斗频繁。左右两翼部队要密切配合中央纵队的行动。

首长最后说,这个战役主要靠电台指挥作战,要争取时间,快收快发,不能耽误;各部门要支持电台的工作,团队首长要善于使用电台,保证电台的安全。

并说,今年春末,三万余敌人兵分九路对冀中进行为期50天的“大扫荡”,主要目标是合击军区机关。军区机关当时驻在肃宁县南面,决定向子牙河东转移。为了搞清该地区的敌情,于是发报问我分区。可是,当时分区对河东的敌情也不太清楚,又发报问三十团。在分区未回报前,天已黄昏,军区机关该出发了。若等下去,天亮前就跳不出敌人的合击圈;不等吧,敌情不明,冒然出发有点危险。这时,军区首长采取了果断措施:机关立即出发,留下电台等八分区回电,并派一个排负责掩护。军区机关已走出了10余里,电台收到了我分区的电报,骑兵通信员带着电报快马加鞭追上机关。电报译出来一看,原来河东敌情也很严重,怎么办?军区首长决定回头向西转移,天大亮到了安国县伍仁桥地区,才避开了敌人的合击。

最后分区首长说,有了电台要会用,要学习军区首长善于使用电台。

分区开了作战会议之后,我们电台区队召集各团队电台分队长和分区直属台的报务主任开了个报务会,专门研究保证这次战役无线电通信联络的顺畅问题。根据战役的特点和首长对电台工作的指示,围绕着争分夺秒,不误一份电报的总要求,我们提出了早架、晚撤、中途架台;快收、快发、快送和组成专网,定时通播等三项措施。

深入到敌人控制区作战,部队行军作战极其频繁,每天晚上转移,有时白天也要行军,因而电台开设、撤收也很频繁,所以我们要求早架,即行军到达目的地后要快速架设电台工作。早把电台架好一分钟就可争取早一分钟把电报收来和发出。早架,包括架设天线,开设收发报机和马达,其中较费事的是架设天线。因为天线长二三十米,中间还有七八米长的梯形馈线引接到机器上,两端要用木杆支架在较高的房子上。为了争取早架,我们确定运输班固定五人负责架设天线。他们一到驻地,先是向房东和邻居借四至六根木杆(棍),接着迅速上房,每端两人将天线拉开,班长在中间指挥架好天线。战役开始前经过了多次练习,三五分钟内就可架好,较过去快多了。收发报机和马达也分别由值班的报务员和摇机员负责开设。

要做到早架的前提条件是,即每到驻地管理科应先给电台区队划分好住房。为了这事还闹起了一场小小风波。在战役开始不久,有一天半夜到达河间县东南的一个小村。负责分房的管理员跑来跑去只顾给首长安排住房,迟迟不给电台分房子。后来虽指定了一条小胡同,分到的房子也较低矮,不适于架天线。我们交涉调整房子,管理员又不同意。这样有个把小时电台还没有进房子,更谈不上把电台架好开始工作了。

正在这时,李弗畏参谋长(手里拄着木杖一步步地走过来。他看到一部分人还没进房,就带着浓厚的东北口音问道:“哪个单位的?”我答:“电台”。他又说:“咋搞的,还不赶快进房架电台?”这时,我想正好借此机会和管理科讲讲理,于是我说:“机关进了村,管理员好久不给电台分住房,现在分的房子又都是矮房子,不适合架天线”。李参谋长听了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相信房子矮就不能架天线!你们是不是嫌房子不好?”我还要辩解,正好来分区检查工作的冀中军区侦察科长原星同志也在场,他打圆场地说:“电台的房子要架天线,高一点对发报有好处,不过,今天已晚了,你们电台先架线试一试,不行的话再商量。”就这样,不了了之。

李参谋长原是东北军的,脾气火爆,好训人,但办事认真负责。经过这次小风波后,行军每到一地,管理科就先给电台划定房子,而且多是较高的砖房,为早架提供了条件。我想一定是李参谋长事后专门向管理科做了交代的。

晚撤,是指在行军出发前尽量晚些撤收电台,争取多工作一些时间。分区机关部队一般都是在出发前半小时左右到达集合场地待命。我们电台则先把备用器材、电池及个人行装准备好,集合在一个院内等待。负责撤天线的人上房坐等,临出发前十来分钟报告作战科(分区司令部的作战、侦察、通信、机要等部门,起先叫科,后来叫股),或经首长同意后再撤线到集合场。如果正在收发电报,多数是首长指示部队在集合场待命,等电台工作完毕后出发。

中途架台,是指在行军中大休息时若超过半小时,就先打开收报机进行守听,若听到了对方有特急电报则报告首长,经同意后架台工作。这次战役中分区曾用这种方法与二十三团和三十团联络过几次,收发了几份万万火急电报,其作用很大。

在战役中,二十三团电台分队长来分区汇报说,一次夜行军大休息时,他们开设了收报机,听到分区正在呼叫并有万万火急报。经报告团首长同意后在路旁一个窑坑里架台工作,很快将分区的电报收来。译出后,知道商家林据点之敌要出动抢粮,分区令二十三团相机伏击敌人。于是,团首长决定连夜秘密进至李虎村,第二天敌人中了伏击,百余人被歼。为此团首长表扬电台利用大休息进行工作,及时收到分区的特急电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为了使电报能快收、快发、快送,我们规定在天电干扰大和对方有特急电报时,要双人上机收,以便相互补充和校正。免得抄不好往返重复。同时经与机要科协商,当有万万火急电报时,也是抄好一页即送机要科,请他们先行译报,这叫做“一条龙”的流水作业法。而且管理科根据首长的指示,在宿营时,将首长、作战科、机要科和电台的住房尽量靠近,以缩短相互间传送电报的距离。

我们将参战部队的6部电台,即二十三团、三十团和三十团一营及十八团、三十三团(一部)各一台,组成了一个网络,分区二台为主台。这个网主要任务是保证分区对参战部队的战役指挥,但也可作中央纵队与左、右点队之间的协同。由于分区时常发作战部署、敌情通报、战报及政工指示等电报,这类报多是一份报发五个单位,叫做通播电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规定每天固定三个时间专门发通播报。到时各台除有万万火急报外,一律停止单向联络,专门抄收通播报。这样可做好主台发,五个属台同时抄收。我们还规定,发通播报时一律由老手上机。因此,双方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效率很高。

当时我虽任区队长,每天仍参加值班。报务主任庞树楷同志在排班时多把我排在发通播报的时间,若情况顺利,便一口气将电报发完。尔后拍出:“请抄收(OK)者先回答”。于是,常有两家三家一次抄好给了收据,暂时结束联络。然后再给未抄好者逐一进行重复,这种方法既提高了效率,也是对一遍抄好者的一种鼓励。这种方法工作效率很高,曾有过估算,一份发五家的400字的通播电报,工作情况顺利时只用三四十分钟。若一家一家的发,最低也要两个多小时。

八分区电台区队当时有5部电台,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圆满地完成了通信任务,没有误一份电报,受到了分区首长的表扬。不久前,(注:指作者写回忆录时间,回忆录出版时间是1988年,推测在1987年前后)我在阅读通信兵历史资料时,曾看到中央军委发各战略区的一份电报,表扬了“百团大战”中无线通信工作者。报文头一段是:“‘百团大战’之胜利,不仅又一次显示我军统一指挥,战术的灵活,而且说明了我军通信联络上的成就。没有通信联络的成就,欲遂行分散的大军同时配合出动作战的任务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引起敌顽特务机关对我无线电通信工作同志严密注意。最近连续发生冒充与干扰便是例证。……”这个电报表扬了华北八路军参战的电台,在“百团大战”中保证了作战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密切配合,。当然也包括了对八分区电台区队的评价。

宋述分回忆“李虎村惨案”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宋述分所在的冀中军区23团也参加了战斗。

  这时,宋述分已经是23团一位副排级的政治战士,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长。百团大战之初,他和战友主要在正太铁路附近破坏铁路、公路,以防敌人增援。1940年八九月间,23团的两个营奉命秘密前往河北省河间县,宋述分也参加了这次秘密行动,但他并不知道这次是要去执行什么任务。他记得,他们当时穿着当地的长袍,倒背着枪,打扮得有点像还乡团,为防止暴露目标,都在晚上行军。

  一个晚上,他们在献县一个叫李虎村的地方宿营,不经意间,与日军进行了一次遭遇战。在他们宿营之前,驻扎在献县四区张花村的共产党游击队员,得到日伪军将要来围剿的情报,就转移到李虎村。四五十个日伪军在张花村扑了个空后,也尾追到李虎村。

  宋述分当时正在村民家睡觉,听见啪啪的枪声,猛然清醒过来。原来是进村的鬼子已被战士们发现,就开始放枪。

  听到枪声,部队就开始做好战斗准备,在村里布防。鬼子没想到尾追游击队员会撞上八路军两个营的正规兵力,一时慌了神,开始到处乱跑。宋述分看见村边坟圈子附近有个鬼子正扛着一挺机枪往西跑,立刻带着本班战士去追。几声枪响后,鬼子被击毙,这挺机枪就被宋述分缴获了。

  这次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除了一个翻译官在战斗刚开始时绕道逃跑外,其他日伪军全部被歼。战利品共有两挺机枪、一个掷弹筒和数十支长短枪。

  战斗结束后,估计到鬼子可能会前来报复,2个营的兵力立即向东北方向转移。果然,敌人在第二天下午集结了数百兵力,来到李虎村,发现八路军部队已经转移后,立刻尾追过去。在任丘县青塔一带,再次遭到八路军的伏击。

  宋述分事后得知,鬼子在9月12日包围李虎村,将未予撤离的村民关在三间坯房里,放火烧死。献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是,村内共有57名无辜群众被杀,670余间房屋被烧毁。史称“李虎村惨案”。

  战斗在河间

  “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

  此后,宋述分所在的部队开始深入河间县。河间县是敌占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拔掉日伪的据点。除了紧急需要,仍然选择在晚上行军。

  在一次鬼子偷袭之后,连队在附近打了几天游击,他们把公路边的电线杆都给拔了,以破坏敌人的通讯,抽时机还去攻击几个据点。宋述分说,他们的行动使敌人误认为有共产党的大部队在,就从天津派部队开着汽车来围剿。

  一天晚上,营队驻扎在一个村子里,刚刚做好面疙瘩汤准备吃饭,枪声就响了。敌人的炮火很猛烈,在抵抗不住的前提下,各连开始突围。

  宋述分说,“这次敌人来了很多,我们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我们边还击边跑,一气跑了40里路。没有路,战士们在地里跑,那地是种黑豆的地,黑豆割完了留下的茬子不太高,把战士们的鞋子和脚都扎破了。”

  部队已经跑乱了,有的连整个都被打散了,大家一溜烟地往南跑。跑到一个村子里,鬼子已经在村南的公路上布好阵来阻击了,在突围的过程中,宋述分眼看着很多战友被机枪打倒。

  宋述分和7连连长林志祥及一些战士会合在一起冲出村子。向西跑了一会,发现前面有个据点,炮楼很高。“这怎么办?大家一看,往北、往南都走不了,都是鬼子,再不能回头了,只有往前走,死活得攻下炮楼。”战士们抱着拼死的决心向前冲,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具有喜剧色彩,宋述分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端着机关枪上了刺刀朝着炮楼冲。炮楼里的鬼子和汉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见到这么多人,以为我们端他们的炮楼来了,弃楼就跑了。”

  战士们开始欢呼。不过饿着肚子跑了四十多里路,他们实在太累了。在布置完岗哨之后,战士们就躺在地上休息了几十分钟。奇怪的是鬼子并没有追过来。

  百团大战在12月5日结束。23团为此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团长公布了二十多个受到嘉奖的战士的名单,其中就有宋述分。他得到的奖品是一套白布的内衣裤和一把铅笔。这次获奖让15岁的他异常兴奋,不只是因为荣誉,还因为物质奖励:“在那艰苦时期能得到一套内衣裤,对我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我长到15岁还没穿过内衣裤呢!回到班里,我把铅笔分给战士每人一支,在那时能有一支铅笔,用现在的话说是‘时髦’,对战士们来讲是很奢侈的东西了。我们都是用树枝在沙盘上学习写字,根本没有铅笔用。”

关于任河大战役的更多资料,相信还要很多遗落在不同人的回忆文章里,需要去寻找

0 阅读:0
义和江涛

义和江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