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到底做错了啥?朱元璋让他十年后再当官,朱棣更狠,直接冻死

糊麻酱历史来咯 2024-12-23 14:37:08

朱元璋看着身前的少年,眼神复杂。

他开口说:“你啊,别藏着掖着,有什么话就直说。”这句话看似随意,却隐含着他对这个年轻人的期待。

少年名叫解缙,年仅二十出头,才华横溢,是当时公认的天才。

他的才华却让这个皇帝又爱又恨。

短短几十年后,这个被称为“明朝第一才子”的人,竟然死在冰天雪地里,连尸骨都没人知道埋在哪。

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解开曾经考中进士,但拒绝了朱元璋的邀请,不愿做官,只想教书育人。

朱元璋欣赏这种态度,不仅没有责怪,还专门送了锦旗鼓励。

这种环境下,解缙从小耳濡目染,才华横溢,十八岁就拿了乡试第一名,次年更是直奔进士榜前列。

朱元璋一听说他是解开的儿子,亲自召见,破格任命为翰林学士。

按理说,这是一条平步青云的路,但解缙显然不满足于只做个安分的官员。

他敢说,敢写,甚至敢直接上书朱元璋,劝他少杀人。

朱元璋表面夸他有骨气,但杀人的手却一点没停。

这就是朱元璋的厉害之处。

他喜欢有才有胆的人,但更看重的是对皇权的绝对服从。

解缙没看透这一点,甚至在胡惟庸案后,还替人写文申冤。

虽然没署自己的名字,但朱元璋一眼就看出来是他写的。

朱元璋没有直接惩罚他,而是让他父亲把他领回家,名义上是“再读十年书”,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告诉解缙别再多管闲事。

可惜,解缙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冷落,他始终以为自己有一天会大展宏图。

朱元璋死后,解缙觉得机会来了。

他一路赶到京城,主动请缨,想为新皇帝朱允炆效力。

朱允炆听说过他的名气,但觉得他轻狂无知,只是随便给了个远离京城的小官位。

直到靖难之役,朱棣打进京城,解缙才真正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他很快投降朱棣,并替朱棣写了登基诏书。

朱棣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提拔为内阁首辅,又让他主编《永乐大典》。

解缙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明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意识到,朱棣的信任是有条件的。

解缙的直言不讳又一次惹了麻烦。

朱棣的两个儿子,为了太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

解缙站在朱高炽一边,还在朝堂上公开夸朱高炽“仁而爱人”。

朱棣听了虽然没发火,但对解缙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

解缙不知道,他无形中成了权力斗争的棋子。

朱高煦得知后,彻底对解缙怀恨在心,开始在朱棣面前说他的坏话。

朱棣一边听着,一边冷眼旁观,最终以“扰乱朝政”为由,将解缙贬到广西。

解缙虽然被贬,但依旧不安分。

他回京汇报工作时,试图与朱高炽私下见面,却被朱高煦的眼线盯上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朱棣耳中,成了压倒解缙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棣没有亲自处理,而是默许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他关进大牢。

几年后,朱棣在翻阅囚犯名单时,冷冷地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这句话成了他的死亡信号。

纪纲领会圣意,直接将解缙拖出大牢,丢进冰天雪地冻死。

解缙死得凄惨,但他的死并不意外。

从朱元璋到朱棣,他始终没看透皇权的游戏规则。

他以为直言进谏是忠臣的本分,却忽略了皇帝最看重的不是忠诚,而是服从。

很多人说解缙是天才,但天才未必适合做官。

他的才华让人敬佩,但他的性格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0 阅读:5
糊麻酱历史来咯

糊麻酱历史来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