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整体风向趋严的背景下,对于投资退出渠道,IPO这一过往最有效的方式本次未被提及,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递交的提案重点强调并购重组。此外,今年两会围绕“鼓励投资”、“支持投资环境更便利”两方面的提案也增多。
对于资本市场后续监管趋势,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于3月6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回答了相关问题。
新帅到任近一个月首次公开亮相记者会,表示当前还在了解情况。一方面是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方面是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
以下为汉鼎咨询对本次吴清主席相关发言的重点内容汇总提炼。
主基调不变,监管将持续更强更严
吴清主席表示,正在梳理下一步的工作,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要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一些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后续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
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和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同时,证监会也将与各方协同发力,为促进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严就是严监严管,即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要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证监会将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同时,证监会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市场干预,但特殊情况出现或极端情况下,该出手也要果断出手干预,预防发生系统性风险。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监管将从四大方面着手
一是严把入口关。
IPO上市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能允许造假、欺诈上市。
当前现场检查覆盖面还有限,下一步将成倍、大幅增加现场检查,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线索的查处力度,申报即担责。倒逼发行人提高申报质量、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二是上市公司持续监管。
强调 “防假打假”,强化穿透式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强调规范减持,对于“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行为,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依法打击大股东违规减持。
强调推动分红,分红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企业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如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三是畅通出口。
要设置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做到应退尽退,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能够主动退市。
四是落实相关主体责任,优化制度。
将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调整完善,增强相关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能够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的结构,也从而投资者能够更好的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总体来看,监管总体趋严进一步被确认,但也算不上重大消息,毕竟已经严了很久。如汉鼎咨询此前文章所分析,短期内重大改革制度应该不会出。对一级市场而言,最具震慑力的恐怕就是现场检查覆盖面将会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