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闻名于世,然而,在他辉煌的政治生涯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家庭秘史。
你能想象吗?这位铁腕首相,竟对儿媳的出轨行为假装不知,甚至还送出价值近百万英镑的油画给儿媳的情人!

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尘封历史的神秘面纱 。丘吉尔的儿子伦道夫,长相十分帅气,有着父亲当年的翩翩风度,然而却没有遗传到父亲的才华和本事。
在英国上流社会,他的口碑极差,就是一个奢靡、傲慢、酗酒且玩世不恭的公子哥,而且他的私生活极为混乱,常常同时与多名女性交往,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在他28岁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个家了,所以开始寻找妻子的人选。但由于自身除了有个声名显赫的父亲外,并无太多闪光点,他连续向 8 位女士求婚,均遭拒绝 。

直到他遇见了帕梅拉・迪格比。帕梅拉是迪格比男爵的长女,是贵族家庭出身,但时局动乱,她的家族也落寞了。
年少的她在乡下大庄园中长大,热爱运动,尤其擅长骑马,是一个拥有独特的自信贵族女。她一心想要成为上流社会的焦点,尽管长相并非惊艳绝伦,好在她乖巧懂事,一头红发更是为其增添了别样魅力 。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受邀请前往丽兹城堡做客,在他人的介绍下,帕梅拉结识了伦道夫。伦道夫当时正在到处物色妻子,于是对她献殷勤。

可她初来乍到,并不知道伦道夫的臭名昭著,所以在第二次约会时,伦道夫向她求婚,她就答应了。
1939 年 10 月 4 日,两人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 。婚后,伦道夫的不良习性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严重。他嗜赌如命,在前往开罗服役的途中,便欠下了巨额赌债 。
无奈之下,他只能写信向帕梅拉求助。帕梅拉心地善良,为了维护家庭的体面,独自承担起了这笔债务,并且没有让公婆知晓此事 。

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憧憬的美好婚姻不过是镜花水月,伦道夫根本无法给予她稳定的生活和可靠的依靠。
从那以后,帕梅拉的心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婚姻 。1941 年,帕梅拉结识了时任美国罗斯福总统特使的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 。哈里曼出身显赫,家族富可敌国,他本人更是风度翩翩、气质不凡,尽管比帕梅拉年长 30 岁,却散发着成熟男人独特的魅力。
当时,帕梅拉的丈夫远在开罗,她独自一人在伦敦,时常感到孤独寂寞 。而哈里曼作为美国特使,肩负着重要使命来到英国,同样在异国他乡有着深深的孤独感 。

两个人频繁的接触中,逐渐产生了感情,一段婚外情就此展开 。为了能与帕梅拉幽会,哈里曼不惜在伦敦购置豪宅,为他们的恋情提供隐秘的空间 。
在那段日子里,帕梅拉沉醉于婚外情的浪漫之中,暂时忘却了婚姻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纸终究包不住火,帕梅拉与哈里曼的婚外情逐渐在社交圈里传开,很快便传到了丘吉尔的耳中 。
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在政坛上雷厉风行、铁腕强硬的首相,面对如此关乎家族声誉的丑事,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与不满 。

不仅如此,丘吉尔的后续举动更是让人跌破眼镜。为了讨好哈里曼,他竟然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七幅油画作品,通过帕梅拉转赠给哈里曼 。这可不是普通的画作,丘吉尔在绘画方面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备受追捧 。
其中,一幅描绘清真寺宣礼塔的油画更是在后来的拍卖中拍出了高达 1000 万英镑的天价!丘吉尔对儿子伦道夫的行为深感失望,他清楚地知道儿子的种种劣迹给帕梅拉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
在他看来,是儿子的荒唐行径把帕梅拉推向了别人的怀抱,所以内心深处对帕梅拉充满了愧疚 。这种愧疚之情使得他不忍心去责备帕梅拉,反而选择了默默容忍她的出轨行为 。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二战的艰难时期,经济遭受重创,军事力量也在战争中消耗巨大,急需外部援助来扭转局势 。
而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其援助对于英国来说至关重要 。哈里曼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肩负着决定美国对英援助力度和方式的重任 。
丘吉尔深知,若能与哈里曼建立良好关系,就能为英国争取到更多的物资、武器和资金支持,这对英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至关重要 。

因此,他不惜以儿媳的婚外情为契机,试图通过讨好哈里曼来获取美国的大力援助 。后来,哈里曼被调往莫斯科任职,他与帕梅拉这段隐秘的私情不得不画上句号 。
此后,帕梅拉的感情生活依旧跌宕起伏,她先后与多位男士传出绯闻,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风流人物 。而当年丘吉尔的一系列行为,在道德和政治层面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
毕竟儿媳出轨这件事情,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甚至很多娱乐报纸都刊登了桃色新闻的内容。

自己的儿子顶着巨大的绿帽子,丘吉尔还主动向儿媳的情人示好,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丘吉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一切代价争取美国援助的做法,的确是一位卓越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决策之下的决定。
他深知,在二战的严峻形势下,英国若想生存并战胜纳粹德国,美国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他利用儿媳的关系讨好哈里曼,从战略层面而言,是为了拯救英国于水火之中,为国家赢得更多的生机和希望 。
参考文献:
澳大利亚中文新闻网.2024.9.23丘吉尔的儿媳帕梅拉·哈里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