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凯歌》的出版——陈启军戎马祁连62

绿拂晓 2024-02-22 17:16:44

作者:陈启军

1997 年作者与张伟松(右)陈家夫 ( 中)在55师大院留影

1995年夏的一天,时任55师政委李太忠交给我一本书说:“这是某师一位同志编写的《世界屋脊大战》,是写 1962 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你拿去看看。”

我读完后,当即萌发了组织人写一本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反映那场战争之书的念头。朱锦林师长和李政委赞同我的想法,让我尽快物色合适人选,着手写作。

陈家夫和张伟松两位老同志是55师和19军上下公认的笔杆子、军事通。两人长期在作训部门工作,陈家夫担任过19军作训处长,张伟松曾担任163团团长,都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全过程和战后的作战总结。他们两人是编著这本书的不二人选。

巧的是,这年秋天,两位老同志陪同19军老军长郭时胜回老部队访旧。我们便正式邀请他俩写这本书。在郭军长、朱师长、李政委等领导的动员与鼓励下,两位老同志欣然接受了我们的请求。真可谓无巧不成书。

本该由政治部门负责牵头这项工作,1996 年元月 26 日师常委开会讨论时,却让我这个提出建议的参谋长牵头负责。从这年上半年开始,年逾花甲的两位老兵便奔波于西安、兰州、北京、西宁、张掖等地。逐一找当年参战的师团主要领导采访,到兰州军区档案馆和总参查阅资料。

1996年春节前,两位作者经反复研究,完成了对全书的框架构思,确定写19章55节。这一精妙构思,很快得到19军与55师老首长们的肯定。

春节后,闭门谢客,陈家夫在西安继续收集整理资料。张伟松则在湘潭自家阳台的书桌上开始了书的写作。1997年4月写成书的第一稿,两人又相约西安,开始了对书稿逐章逐节的反复修改。

为帮助作者写作,我先后从司令部抽调颜礼友、党耀江、甘学荣参谋携带打印机和经费协助作者查阅整理资料、打印书稿。又通过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张臣刚,协调当年19军作训处战友,军区档案馆馆长薛双泉、陕西省人防办胡文龙、吴振霆等帮助查阅资料,提供写作和生活的方便条件。

1996 年1月 26 日,师党委常委会研究“喜马拉雅的凯歌”提纲。左起陈家夫、陈卫民、陈启军、朱锦林、袁建国、刘克智、钟朝有、陈金铭、张伟松

我从1996年6月起,先后四次前往西安,召开55师老首长座谈会,拟定写作提纲,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1997年秋,第7稿定稿封笔。张伟松于“8·1”建军节写下“《凯歌》搁笔有感”:

笔底惊雷写春秋,万千战友雄赳赳。

为国甘洒满腔血,守土岂容半寸丢。

雅江滔滔鸣长号,喜峰巍巍奏凯歌。

藏南杜鹃红胜火,小花一束奠毛周。

该书起初定名为《火红的杜鹃》。据作者介绍,之所以定这个书名,是因当年作战的亚热带喜马拉雅山麓,满山遍开火红的杜鹃花,55师英烈们的鲜血也洒在了杜鹃丛中。但我向两位作者提出此名文学色彩太浓,后又改为《跨过麦克马洪线》。1997年 8 月 26 日师党委常委会讨论时,袁建国政委等感到此名有违积极防御方针。后经在全国战友中征集书名,经作者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了现在的书名。

印度败将约翰、达尔维旅长战后写了一本书叫《喜马拉雅的失策》,他们的失策就是我们的胜利。作者请55师老政委,当年在青海省军区副政委任上全力支援老部队参战的王文英老将军题写了书名。

书稿送到集团军。军政治部在送兰州军区政治部的报告中称:“该书政治性、政策性、艺术性都很强,是一部我军优秀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意出版发行。”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认为“该书写得很有激情,很能鼓舞人,非常难得”。随后,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军内发行。

1997年10月,55师党委常委会就《喜马拉雅的凯歌》一书做出决定:印刷 5000 册,经费实报实销,对参与协助写作的参谋颜礼友记三等功,对已调离师的党耀江、甘学荣予以嘉奖,给作者张伟松、陈家夫各5000元生活补助。

参加过那场战争,后调到总部和军事科学院工作的我师老同志徐培义、王仰贤等也对此书给予了大力支持,鼎力相助。

这里必须特别提出,当年休养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地的55师老前辈王文英、王玉昆、姜玉安、郭时胜、任友恩、项志毅、解全威、孟移山、冀廷璧、王广义、王拯中、周悦发、霍银山、尹志超、刘林固、杜炳光等老同志,以及王志文、杜绍三等老首长,都参与了本书的座谈和书稿的审定。

两位作者功德无量,所有为这部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老首长,和方方面面的同志,同样功不可没。老部队应当记住他们。

(待续)

0 阅读:13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