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忠德
“老山裙”这件带点粉色情调的装具,似乎与血与火、生与死的沙场博弈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三十多年前的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中,它的确与那场战争密切相连,同“巨无霸”-152加榴炮和“81杠”新式步枪一样,成为撑起那场战争胜利的支点之一,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这是一场异乎寻常的战争,不寻常的背景、不寻常的环境、不寻常的战法,衍生出不寻常的战争后勤保障。
老山,这座敌我双方对峙的中心,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及其山岳丛林地势,导致整个作战环境极其恶劣。那里没有概念中的四季,只有旱、雨季之分。4月至9月,几乎昼不见日,夜不露月,终日阴雨连绵,潮湿闷热;10月至翌年3月,天干物燥,尘埃飞扬,大雾弥漫,能见度几乎为零。
潮湿闷热的气候给作战行动,尤其是在一线坚守阵地的战士们的生存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战争和战争环境的特殊性,迫使一线部队必须蹲守坑道和“猫耳洞”。每个阵地,都是一个个“猫耳洞”由堑壕连接而成,总共2000多个。
这些“猫耳洞”大都是借助自然洞穴和地形临时构筑的,虽说隐蔽,可生存条件极差,特别是几十个与敌紧贴的阵地更为艰苦。有的阵地与敌人一石之隔,连大声说话都能听见,别说待在那里,时间长了就是憋也能把人憋死;有的洞穴低矮得只能趴伏或曲身坐立,没有伸展活动的空间,一个姿势,1小时1天尚能支撑,可战士们数千小时上百天的坚守,其艰苦程度便可想而知;有的洞穴狭小得仅能容纳1个或2个人,2人还算有个伴,1个人在那里又是何等滋味。每名战士至少要在洞里坚守3个月,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雨水和洞穴渗水,大小便拉在子弹盒、手榴弹箱内,吃喝拉撒全在方寸之间。洞中阴暗少光,密不透风,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气温常常处于摄氏40度以上,如同桑拿房般,生存质量远不及原始人。
参战士兵大都来自天高气爽、雨少天干的北方,哪能受得了洞内闷罐式的折磨,于是都大面积地患上了湿疹病和烂裆病,加之蚊虫叮咬,手抓衣磨,不停地复发感染,驻守阵地的战士们的胯部、阴部溃烂不堪,血脓不止,疼痛骚痒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衣服在这里成了累赘,穿上反而加剧了病情。
为减轻痛苦,战士们开始尝试用急救包里的三角巾包裹,致使急救包的消耗一度直线上升;卫生防疫部门和军需部门又相继研发了一次性纸裤,其品质远不及现代版的“尿不湿”,也不适应战场环境;后来战区后勤部制作了大裤衩进行发放,但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战士们干脆脱掉衣裤,赤身裸体,虽说减少了不适感,可毕竟光着屁股打仗,既无法遮羞,也影响了作战行动。
对此,战区各级后勤机关、军需、卫生等科研单位也都在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一次,我们去坚守八里河东山方向的61师调查了解情况,正逢该师后勤在芭蕉坪二线阵地组织演练,几排特异装束的士兵正在演示各种战术动作。战士们精湛的技艺没能打动我们,倒是那奇异的下体服饰点亮了我们心里的明灯。原来,他们正在组织士兵试穿自己试制的新式战服,别具一格的造型和它的功能使人们耳目一新。
这种下身战服一改传统的品字形,下宽上窄呈喇叭状,酷似女式裙。这种服饰下摆十分宽松,中无隔挡,减少了传统服饰中裤裆对皮肤的摩擦系数,既通风透气又能遮羞,而且不影响作战行动,很适合当时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方式,解决了许多单位和个人想解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于是我们就把它命名为“野战裙”,并在裙腰上缀上了吊带,减少了服饰与腰部的接触,同时拍成录像片,宣传介绍这一新颖特异的战服,迅即建议上级在全战区推广。
这一新事物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和媒体,“野战裙”很快在战区流传开来,并延续到后续兄弟部队借鉴使用。因“野战裙”是在老山这个特定地区的特定产物,后来又将其命名为“老山裙”。
“老山裙”既凝聚了广大后勤官兵的智慧和心血,也凝聚了全战区一线战士们对后勤人员的期盼,同时也是献给这场战争的一份厚礼。它的诞生,极大地改善了一线坑道和“猫耳洞”士兵的生存质量,在战区各级后勤机关、卫生防疫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大面积的烂裆和皮肤溃烂也得到有效控制,复发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有效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作为那场特殊战争产物的“老山裙”,承载着那场战争的悲情与苦痛、奉献与牺牲,它和“老山精神”一并被载入史册,成为那场战争的见证。(作者时任集团军后勤部战勤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