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英布、陈平、彭越、周勃、樊哙、曹参这些人可都是人尽皆知的。而这其中,说起来,樊哙是有外戚身份的,他是吕雉的妹夫,也因此,刘邦驾崩前还要陈平、周勃去杀了樊哙。只不过陈平比较聪明,留了樊哙一命,也保住了自己的脑袋。但还有一个人其实也有外戚身份,只不过他的外戚身份不像樊哙这么令人注意,这个人就是周勃。周勃不仅是“安刘氏者”,是拥立汉文帝的功臣,而且他和汉文帝还是亲家。换句话说,说起来周勃比樊哙还小一辈呢。周勃和汉文帝是这种关系,那汉文帝登基之后为何不断打压自己的功臣和亲家呢?
汉文帝之所以要打压周勃,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权力。
不管周勃是否想过要篡权,只要周勃威胁到了汉文帝的皇权,他就一定会被打压。就算他有拥立之功,一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
当然,从结果来看,周勃的结果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周勃退休之后又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最后平安落地了。而且周勃去世之后,周家依然还是顶级豪门,皇帝依然信任。和历史上其他拥立皇帝的权臣相比,周勃的这个结果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有关汉文帝和周勃的这段故事得从之前周勃拥立汉文帝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在那位吕后崩逝之后,周勃和陈平联手其他开国功臣以及几位刘姓诸侯王,一起干翻了吕家,然后拥立了汉文帝做新皇帝。
最初选择汉文帝做皇帝的时候,周勃他们的打算其实挺好。他们觉得,之前这些年里,刘恒一直默默无闻。而且刘恒母亲那边也没什么势力,没法和他们争权。所以刘恒登基之后,多半是任由他们拿捏的局面。
刘恒
然而周勃等人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刘恒,实际上却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权谋高手。从刘恒入京那天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恒将会用一番极限拉扯,让这些开国功臣不知不觉间失去所有的权力。
汉文帝和周勃的较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回合。
刘恒入京在被拥立之前,刘恒原本是在山西那边做诸侯王。直到周勃带着那些功臣在京城这边铲除了吕家,彻底控制了局面之后,这才给他发消息,让他回来接班。
而当刘恒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是不相信。毕竟,从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不管落到谁头上,肯定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原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硃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
而到了京城之后,刘恒也并没有马上入京,“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同时,“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在迎接刘恒的时候,汉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周勃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从刘恒接过玉玺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真正的天子,接管了汉朝的最高权力。
至于周勃,“太尉勃进曰:‘原请间言。’”周勃当时到底想说什么不得而知。有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刘恒悄悄入城,然后逐步架空刘恒。也有可能是想和刘恒说明,此时在长安城内,当初汉惠帝留下的几个孩子都还在,周勃想要询问该如何处置这几个孩子。
宋昌
反正不管周勃是怎么想的,在这之后,“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如此一来,周勃架空刘恒的机会也就彻底没了。
到这里,第一个回合结束。而在刘恒入城之后,第二回合就开始了。
执掌京城入城之后,刘恒第一时间开始派手下全面接管京城的军队。一个心腹宋昌,直接升任为卫将军,全权负责皇宫内部的军队。另一个心腹张武,则是升任郎中令,负责控制京城内的其他军队。
随着军队被控制,汉文帝也开始越来越有底气。之前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周勃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每次上朝都显得很骄纵。对此,汉文帝最开始也没有任何疑问,反倒是每次上朝,都对周勃极为恭敬。
而且,为了安抚周勃,在刘恒登基之初,刘恒就直接把周勃升为丞相,然后给他增加了不少封地。反正只要能让周勃满意,刘恒肯定是竭尽全力。
但是,等到刘恒控制了军队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刘恒逐渐控制了军队,他对待周勃的态度开始越来越严肃。
周勃
对此,周勃自然也有所察觉。而且没过多久,他的很多下属就开始提醒他,让他避免功高盖主,不要引火上身。直到被下属点破之后,周勃才真正意识到问题。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周勃已经再次失去了机会。
没了军权,这时候的周勃,其实已经沦落到任由汉文帝拿捏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周勃只能再退一步,选择暂时辞去丞相的职务。“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
到了这里,第二个回合结束。在第二个回合当中,汉文帝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拿走了周勃的军权和行政权。
在第二个回合结束之后,周勃虽然暂时退休回家,但是在京城这边,威望还是有的。毕竟,作为开国功臣,周勃的人脉关系以及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接下来,第三个回合开始之后,刘恒开始针对周勃的影响力下手了。
逐出京城在周勃主动让位之后,没过多久,另外一位拥立汉文帝的大功臣陈平就因病去世了。陈平去世之后,汉文帝主动下令,让周勃再次担任丞相。汉文帝的这一招其实也不是因为要再次重用周勃,而是为了保持平衡,确保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的权力平衡。
而周勃这一次担任丞相之后,虽然有丞相之名,但是却没有丞相之实。很多属于丞相的权力,都被汉文帝给拿走了。
刘恒
而且,仅仅十个月之后,汉文帝就再次出手。因为当时很多开国功臣以及诸侯王,都居住在京城。而他们的封地却可能距离京城很远。如此一来,他们封地内收税之后,就只能大老远运到京城,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对此,汉文帝直接下令,让这些人全部回到自己的封地。因为很多人都表示抵触,所以这个时候,汉文帝就再次找到了周勃,“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而被汉文帝这样要求之后,周勃也很识趣,很快就主动上书请辞,然后返回了封地。
等到周勃离开封地之后,接下来,汉文帝再利用一系列手段把周勃的那些关系彻底打乱。如此一来,周勃在京城这边的威望也就逐渐被打消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周勃再次返回京城,想要振臂一呼威胁汉文帝的皇位,他也没这个能力了。
而等到周勃回家之后,接下来,就是双方过招的最后一个回合。
平稳落地周勃回家之后,虽然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权力,但还是担心汉文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后来,周勃每次见客人,总是身穿铠甲,并且把自己府上的家丁组织起来,生怕客人是来杀自己的。尤其是每次有中央官员下来巡视,代表汉文帝来看周勃的时候,周勃就更是紧张到了极点,生怕汉文帝会让人刺杀自己。“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对此,汉文帝倒是没太在乎。反倒是下面有些人开始举报周勃私藏甲胄,有谋反的嫌疑。谋反这件事,肯定是个大事。所以被举报之后,汉文帝就只能下令,把周勃抓起来审讯一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周勃
到了这一步,周勃已经彻底失去了一切。是生是死,都只在汉文帝一念之间了。
好在汉文帝还比较念旧情,没有对周勃斩尽杀绝。再加上周勃被抓起来之后,及时给狱吏送礼,汉文帝的那个舅舅薄昭和周勃关系有不错,所以薄昭去请太后帮忙说话。“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经过一番操作之后,汉文帝知道周勃已经被折腾得不轻,再加上那位薄太后求情,汉文帝这才释放了周勃,让周勃平安落地了。
在这之后,周勃虽然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和威望,但是却让汉文帝彻底放心了。自此之后,汉文帝也就不再过问周勃,周勃也得以返回自己的封地,彻底安享晚年了。在家享了几年清福之后,最终去世。“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而周勃去世之后,汉文帝对周家的后人也是非常照顾。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后来更是成了汉朝名将,“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
回顾周勃的故事不难发现:其实周勃之所以能够善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造反的念头。从始至终,不管汉文帝如何打压周勃,周勃都很少反击,也没有凭借自己的拥立之功去和汉文帝进行对抗。这是汉文帝能够容忍周勃的根本原因。
周勃
当然,也有可能是周勃这个人,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这种权谋斗争,根本就不擅长,所以才会被汉文帝一步步逼到死角,最后只能束手待毙。
不过要从根本上来说,周勃其实还是得感谢汉文帝。周勃能最后平安落地,还是归功于汉文帝本人念旧情。如果换做其他心狠手辣的皇帝,估计最后周勃就很难善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