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高原明珠”!寻找异龙湖“水下森林”的生命密码

中国基建报 2025-04-06 23:09:34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石屏县异龙镇有一处湖泊

名为异龙湖

异龙湖彝语称为“邑罗黑”

意思是龙吐水形成的湖

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也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

《徐霞客游记》曾有记载: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岛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水城,顶有海潮寺,稍东岛曰小水城。舟经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亩,巨朵锦边;湖中植莲,此为最盛。

△ 异龙湖全景

异龙湖的美景也曾多次遭遇生态危机

由于地势原因

这里自古多发洪涝灾害

后又经多次旱灾

加上人类大规模开河放水和水系改道

湖面面积缩减近三分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全湖干涸

伴随后期周边工农业快速发展

湖体富营养化持续加剧

水体透明度一度不足0.4米

超过了地表水体劣V类标准

△ 左侧为已修复区,右侧为未修复区

为了让这颗“高原明珠”重焕生机

天航局的工程师们因地制宜

采用“生态控藻-基底赋氧-水下森林”净化技术

通过人工引导,以生态链手段

科学系统地进行生态修复

生态控藻

异龙湖湖体富营养化严重

拟柱胞藻水华频发

由于拟柱胞藻藻体结构为纳米级

肉眼不可见

无法通过过滤、打捞等方式去除

藻型

草型

△ 从“藻型”向“草型”转变

项目团队结合自然界生物链体系

通过引进食物链中藻类的上一层级消费者

直接摄食拟柱胞藻以消减其数量

同时利用微生物抑制拟柱胞藻生长繁殖

从而达到有效控藻,提升水质的目的

此外,还利用潜水推流曝气机

向水体底部注入空气为基底增氧

减轻湖泊底部的营养负荷

水下森林

项目团队经过反复试验

从15种沉水植物品种中

最终选择轮叶黑藻、蓖齿眼子菜、苦草

微齿眼子菜、穗状狐尾藻等沉水植物

作为修复区的主要品种

利用湖底苦草与微齿眼子菜铺开

形成一片绿色地毯用来稳固底泥

中层50-80厘米高的轮叶黑藻

构筑“水下灌木丛”

上层蓖齿眼子菜和穗状狐尾藻挺立水面

△ 图为AI生成微缩景观拟态

三层水下森林不仅给湖水装上了防护网

更相当于装上了“生物净化器”

该项修复手段破解了

高原湖泊“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为透明度不足0.8米的湖泊

提供可复制的生态样本

自天航局承建的

异龙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

异龙湖的生态有了显著变化

水体透明度从不足0.4米提升至1.5米

化学需氧量浓度降至每升32毫克

总磷浓度稳定在每升0.026毫克

14个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Ⅴ类以上

部分核心区甚至达到Ⅳ类标准

△ 白骨顶鸡

△ 海菜花

更令人振奋的是

湖区内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菜花稳定恢复

底栖动物新增15种

白骨顶鸡种群突破千只

该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生态治理

成功修复的高原湖泊典型案例

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

首个在中大型湖泊中

稳定恢复二级保护植物海菜花的湖泊

如今的异龙湖

成片的海菜花如繁星铺展

各类水生植物随水流摇曳生姿

鱼群穿梭其间

成为重新舒展生态画卷的水下森林

(中交集团)

0 阅读:6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