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读伊利股份2023年的年度报告。
我们首先看一看伊利股份的营收情况。
2023年伊利股份的营业总收入达到了 1261.79亿元,同比增长2.44%。实话实说,其实伊利2023年的这个营收表现是不太如人意的。从营收的绝对增量的角度看,伊利2023年的营收仅比2022年增长了约30亿,而老对手蒙牛乳业的营收增量达到了60亿。而从长周期的视角来看,从2014年至2023年这十年间,除了2016年和2020年等个别年份,伊利均维持了10%左右的营收增幅。而伊利2023年这个仅有2.44%的营收增幅,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二低的营收增速了。
从收入构成的角度看,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占了整体收入的68.02%,奶粉及奶制品占了21.95%,冷饮产品占了8.5%。从业务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伊利的基本盘仍然是液态奶业务,但随着奶粉及奶制品以及冷饮业务的发展,液态奶业务占整体收入的比例有所降低,从十年前接近80%左右的比例,降到目前60%+的水平。
接下来,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液态奶业务。
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5.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仅增长0.71%。可以这么说,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在2023年几乎陷入了增长停滞状态,这是导致公司整体营收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了,我们也清楚,其实常温液态奶这一个品类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天花板,而伊利在常温液态奶的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安慕希作为常温酸奶的领导品牌,市占率也持续稳居第一。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后续给伊利带来太多增长空间并不大。而根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市场调研数据综合显示,伊利整体液态类乳品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31.6%,稳居细分市场第一。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比较,蒙牛乳业2023年度整体收入为986.24亿元,液态奶业务的收入达到了820.71亿元,占了整体收入83.2%。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液态奶市场,这两家巨头稳稳地占据着市场空间,其实大家也都差不多,谁也很难真正撼动这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方面。2023年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收达到275.98亿元,同比增长5.09%,整体奶粉销量已跃升至中国市场第一。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提升至23.3%,连续9年稳居行业第一;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提升至约16.2%,较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23.3%,稳居细分市场第一;奶酪业务在线下零售渠道市占份额约16.9%,较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
而相比较,中国飞鹤2023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业务实现收入178.76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下跌了10.3%,已经呈现出明显落后于伊利的趋势。而蒙牛乳业的奶粉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仅为38.02亿元,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仅为3.9%。而在奶酪业务方面,蒙牛拥有在国内奶酪领域第一的消费品牌“妙可蓝多”,2023年实现收入45.57亿元,占了整体收入的4.4%。这两者相加合计实现营收入83.59亿元,相比于伊利接近300亿元的业务规模,蒙牛在奶粉及奶制品领域确实是明显落后于伊利。
在冷饮业务方面,伊利的冷饮业务在2023年营业收入为106.88亿元,同比增长11.72%,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连续 29 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而蒙牛的冰淇淋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了6.61%,占整体收入的6.1%。
在创新性产品方面,2023年伊利创新性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6.8%,为公司整体业务发展贡献了更多增量空间。而这里所说到的创新性产品,主要是指伊利基于原有产品系列下,布局大健康产业推出的各种产品,比如:“金典”A2β-酪蛋白有机纯牛奶、“欣活”与“轻慕”系列膳底调味配方奶粉等等。
在海外业务方面,2023年伊利的海外业务表现出色,收入较上年增长10.08%,产品已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利在泰国和印尼的冷饮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泰国,伊利的冷饮市场份额位居当地市场前三,而在印尼,伊利从零起步,最终进入当地市场前四名。这些成就表明伊利在本地市场的深耕细作和品牌推广策略得到了有效实施。
具体来说,伊利的Cremo和Joyday品牌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出色,而Joyday冰淇淋在非洲市场也取得了强势的市场表现。这些成功不仅展示了伊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还体现了公司对地域文化和消费偏好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公司旗下泰国子公司凭借领先的质量管理水平,获得了泰国 2023 年度“最高质量奖”,成为首个获得“最高质量奖”的中资企业,也是泰国本年度唯一荣获“最高质量奖”的食品企业。2023 年 11 月,泰国子公司被泰国劳工部授予 2023年度“劳动关系与福利杰出单位”荣誉称号,目前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接下来我们看看净利润情况。
伊利股份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30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94.31亿,同比增长10.58%。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伊利净利润的增长显著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其中最主要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2023年内原奶价格的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了成本,从而使得伊利整体毛利率略有提升,此处整体增加利润额约3.5亿元(剔除营收增长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伊利明显加强了对费用的控制,其中销售费用(最主要就是广告营销费用)较2022年下降约3.5亿元,而管理费用也下降了接近两亿元,从而使得伊利在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维持了利润的较好增长。
其实品牌和广告营销是一件很玄乎的事情,你说它没价值,它的确会影响着人群的消费行为。广告业内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所以你说削减那么一点营销费用,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什么影响,这个确实不好说。所以很多时候,上市公司在业绩增长乏力的时候,优先减的就是广告营销的费用。
从长周期的视角看,2014年伊利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为41.44亿元,十年的时间增长了约2.5倍,归母净利润年化增长率约为9.67%。如果我们看伊利股份归母净利润的变动趋势图,就可以很明显看到,其实在疫情前2017年至2019年间,伊利的净利润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连续三年利润的增速均为个位数。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伊利已经成为一家成熟期的上市公司,而对于这个阶段的上市公司,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更多聚焦于现金回报方面。
在现金回报这方面,伊利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根据公司的分红预案,2023年伊利计划每10股派发红利12元(含税),分红总金额达76.44亿元,分红比例达到73.28%。以2024年5月中旬伊利股份的收盘价计算,伊利目前的股息率约为4.09%,这个收益率还是相当不错了。
伊利股份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7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432.10亿元 ,而公司在二级市场累计融资金额为184.61亿元,分红金额约为融资金额的2.3倍,累计分红比例为51.66%。而从2019年至2022年间,伊利股份的分红比例均超过70% 。而从分红的绝对额的角度看,从2019年到2022年,伊利股份的分红金额分别为49.13亿元增长到76.44亿元。
这种分红持续增长趋势一方面显示了公司管理层在分红方面角位慷慨,分红政策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伊利股份在财务健康和盈利能力方面的强劲表现。
此外,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回购股份完全也可以视作现金分红的一部分。而伊利在这方面做的是相当不错的,公司在2023年回购金额超10亿元,公司总股本由63.99亿元缩减到63.66亿元。而在2024年5月,伊利再次发布公告称,计划在12个月内,用自有资金以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1.88元/股,本次回购股份将依法全部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接下来,我们再简单看一看伊利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情况。
在现金流量方面,伊利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9亿元人民币,约为公司当期利润1.7倍,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36.29%。其实对于伊利这类拥有成熟经销网络体系的消费行业的上市公司,一般现金流状况都不会太差。
而资产负债率方面,伊利股份2023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62.2%,同比2022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但整体上仍然维持在健康的水平,考虑到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伊利出现财务危机的风险并不高。但话虽如此,对于一家已经过了高速扩张阶段的成熟企业,是否还有必要维持如此高的负债率水平,那是值得思考的。
最后,我简单提一下伊利股份的2023年度的审计报告,伊利的年审会计师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而大华所目前可以说是处于风口浪尖,因在对上市公司金通灵在2017年至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未勤勉尽责,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江苏证监局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大华所及三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共被罚没4132万元。实话实说,我个人认为,以伊利股份目前的体量与市场地位,是时候该换一家年审会计师了。
补充一个小点,其实从行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这个夏天,起码是夏天的开局,食品饮料行业的动销都不太理想,经销商压货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多做延伸了,大家自行理解吧。
好了,这次关于伊利股份就这么多,我们下次见!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