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气候热,雨水多,日晒、暑热、水湿互结,达到一年中的高峰。
另外,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表,腠理开泄,出汗较多,容易伤津耗气,这个时期调养当以解暑祛湿,敛阳固表为重点。

上面的文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难懂,其实归纳起来,就“四个三”:多吃三绿,常饮三茶,切忌三多,宜护三处。
吃三绿吃苦瓜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严寒、能清热泻火,针对毒火上涌引起的口舌疮、咽干、咽痛、疖肿等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且其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大便排出。
此外,苦瓜中还含有苦味素,可健脾开胃,增强食欲,增加体内以及肠道内的脂肪代谢,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中医认为,绿豆能够起到清热和利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解毒。
夏季喝绿豆汤,能起到消暑以及利水的功效。

另外,绿豆在谷物类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热量较低,对于健康减重、增加免疫有一定的功效。
不过,如果在服用中药期间尽量不要吃绿豆,以免影响到药效。


现代研究表明,丝瓜含有一种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的皂甙成分,这与中医认为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相符。
所以,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时,用丝瓜食疗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时,则能收到较明显的止咳化痰效果。


“大暑前后,热死泥鳅”,此时体内常常火气较重,因此清热消暑,适当消火对身体有益。
方法除以上介绍的食疗外,代茶饮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蒲谷丁菊花泡水代茶饮,具体是用蒲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泡水搭配在一起饮用。

蒲谷丁,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用其泡水饮用,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
菊花,能清肝名目,又能散风热、清热解毒;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平时在家可取薏米、赤小豆、山楂、陈皮一起煮水喝,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薏米,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增加湿气的代谢;山楂、陈皮也都有很好的调节脾胃、帮助消化的作用。


大暑时节,炎热难耐,常饮一杯解暑茶,防暑效果甚佳。
紫苏叶,可发汗解表,健脾祛湿;《本草纲目》记载紫苏能“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天热胃口差,紫苏有着行气和胃的作用,还能减轻生冷食物对脾胃的伤害。

《中国药茶配方大全》则认为: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且“荷叶减肥,令人瘦劣”,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在中药书经的记载中都有“轻身、化油”的作用,不但能去除体内油脂,还能改善面色。

两者相结合能起到清热消暑、和胃降脂、润肠通便的作用,尤其适合血脂高、便秘、肥胖人士作为夏季饮品。
